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回2001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规划
  第117章 高中规划
  和工作室不同,【临高创投】办公地点在西城区。
  这边是bj金融行业聚集地。
  相较於两个工作室,杜未央基本上有空就过来这边两趟。
  “杜总,这是从02年开始的茅台股票行情”分析师递上一份资料。
  杜未央翻动文件。
  相比两个工作室,
  杜未央更加看重【临高创投】。
  娱乐圈来钱只是周期快,但是市场相比其他行业真的不大。
  从影视公司发展上挣的钱,估计不会比他未来十年从比特幣上捞得多。
  而且杜未央也不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在影视行业中取得成功,秉承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的原则。
  【临高创投】很有必要好好搞。
  就算是影视公司经营不下去,他也不至於一朝回到解放前。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真到那个时候他就直接退隱,
  做娱乐圈背后大佬,又或者,享受生活,环游世界。
  出於对投资公司的重视,除了老爸老妈在公司掛名股东以外,
  还有一个学会计的表姐王婷婷在公司担任財务,过两年接任財务总监问题不大。
  老妈王荣荣没事的时候也跟著表姐学財务管理,好列掛著监事职。
  一个法学院出身的堂哥杜健,待在法务部。
  投资经理、行政和分析师就都是来自猎头公司招聘的。
  其中,投资经理涂文东,三中一华硕士毕业,有过两年投行经验,杜未央给他年薪开到30万,算是行业高薪。
  其他支持岗位,有新人有老人,目前磨合的也不错。
  一个小的投资团体基本构成。
  杜未央牢牢把握著財务、法务两个部门,还有投资报备,公司大体出不了问题。
  而且临高创投就是为了踩著最后一波网际网路浪潮,投资入股新公司用的。
  例如12年的字节和喜马拉雅。
  至於等待期间投资什么?
  杜未央用笔写下几个时间节点,
  “视频网站?”他自言自语地划掉了这个选项。
  谁都知道网际网路、短视频是风口,问题是他体量小啊。
  土豆网和乐视正在烧钱大战,但很快就会被bat的资本碾压。
  现在入场,无异於给即將到来的巨头混战当炮灰。
  杜未央心里非常有数,他不如等等12年张亦鸣的字节跳动天使轮。
  茅台倒是可以先投一些,股市有风险,但是茅台可以长期持有,大不了22年拋出去。
  上一世,出差迎来送往,买过不少次,多少了解一些。
  被称为“a股神话”的白酒股,
  上一世陪客户应酬时,那些金融圈老油条提起茅台就爱念叻“allin”。
  至於短期操作,歷年的股市最强王者,杜未央也略知一二。
  11年新华联涨了1135%,
  12年浙江世宝涨了626%,
  13年中青宝涨了907%,
  14年兰石重装涨了626%,
  15年安顿信息涨了579%,
  20年英科医疗涨了1482%,
  21年九安医疗涨了813%,
  22年九安医疗涨了1105%,
  23年剑桥科技涨幅800%,
  这些股份完全可以短期持有,然后套现一大笔现金离开。
  即使是杜未央將来入股了其他网际网路公司天使轮,这些短期投资依然可以保持持有套现。
  起码在他的先知优势没用完之前,【临高创投】想亏钱有点难。
  解决了投资项目问题,確保公司平稳运行,他就返回了四合院。
  坐在书房,杜未央喝了口水,
  思考著最后一个问题,高中这三年,他要靠什么来维持自身的热度?
  如果放任之前积累的名气消散,就太浪费了。
  影、视、歌、综,四条路。
  发歌,比较契合他的需求,耗时短,作词作曲全省了。
  既不会影响他高考复习,也不会影响他日常去公司。
  歌曲爆火就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热度,而他恰恰知道很多会火的歌。
  在短视频兴起之后,火了眾多歌曲,他每天被洗脑,记的挺清晰。
  同时发歌也符合他“跨行”、“全能”的人设。
  音乐性高不高不重要,就他这个顏值,再混个网络音乐几巨头的,应该没多大问题。
  就是他得学一学是编曲。
  抖音热曲旋律都挺简单的,把完整的旋律扒出来就行了。
  他学学编曲,扒谱和声乐,以后应付採访,好过一问三不知。
  同时杜未央想到了【启明文化】。
  仿佛又被打开了一扇门,他的思路瞬间变得无比宽阔。
  他还可以重拾写作事业,不过写长篇小说就算了,动不动几百方字,原著作者来了都写不出来。
  影视改编也是一条好路子,版权还能直接转到自己工作室,省了一部分影视买版权的钱。
  还能再安慰一下书粉。
  杜未央拿出一张纸,先把还能记住大致情节,或是主线剧情的影视作品全都写上。
  桌上铺著的白纸,不一会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跡。
  盗墓笔记、唐人街探案、扬名立方、復联、战狼、流浪地球一个个前世名声响亮的名字在杜未央的笔下跃然纸上,仅仅只是作品的名字,就已经写满了大半张纸。
  “呼!”杜未央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他短时间內能想起来的所有他看过的影视作品了。
  国內的,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好评的、差评的,全都被一一罗列了出来“先就这样吧,有什么遗漏的,等以后想起来了的再往上加。”
  杜未央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颈,看著纸上的名字,心中暗道:“接下来,就是排除法。”
  首先,是那些已经发布的作品,或者时间上太靠近的作品都pass。
  比如网文最强ip:《盗墓笔记》和《鬼吹灯》,都在网络连载。
  青春电影“开山怪”:《那些年》和《致青春》,估计已经立项了。
  其次,並不是所有的文字作品都適合影视化改编的,同理,也不是所有的影视剧都適合改编成文字。
  再次淘汰一批。
  最后,就是那些和杜未央经歷不符合的作品。
  例如,影响力巨大的《人民的名义》和《我不是药神》,都是好剧。
  问题是一个还未满十八周岁的年轻人写出这个,阅歷不够,太假了。
  又是一批名字划掉。
  再排除质量不高的,本身抄袭的。
  原本密密麻麻的名单,如今只剩下为数不多十几个名字了。
  杜未央要做的就是从十几个里面,选出一个,来作为他的回归之作。
  “题材要足够特殊,能引人注目;要符合国內文化;最好再顺应影视发展,”
  一个个要求从杜未央脑海中划过,名单也在一步步的缩小。
  终於,他找到自己想要的作品了,没有比这更合適的了。
  他本身就写过同类型的作品,单元剧的形式,也符合他的行文风格。
  杜未央晃动滑鼠,在桌面上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目沉思。
  良久,他睁开眼睛,显然已经打好了腹稿,手指敲击著键盘,缓缓的打出了第一篇开头。
  “444號便利店!”
  “我叫夏冬青,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准备考研,正在寻找兼职。”
  “我在孤儿院长大,特点是穷,爱好是睡觉,一切都很普通。”
  “但是,我有一个秘密——”
  “我能看见鬼!”
  没有比《灵魂摆渡》更合適杜未央的作品了。
  他写过《夏木友人帐》,同样是志怪风格,不同的是,一者纯真美好,一者以鬼写人。
  符合他的年龄成长。
  而且,故事写完了,之后他大学还能顺势拍网剧,然后接洽视频平台。
  流量有了,平台搭上了,天才名气刷了,钱赚了——
  总结,贏麻了!
  《灵魂摆渡》不论是点击量、话题度还是作品质量都颇为优秀。
  杜未央以它作为第一部作品,小製作,低成本,导演生涯完美开篇。
  总之,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部非常適合杜未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