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cc潜在的竞爭对手(求订阅,月票。感谢!!!)
听到喻婉瑶的匯报,陈天眉头微,指节无意识地在办公桌上轻叩了两下。
橙天科技的发展势头確实很好,前段时间的闪电战更是令橙天在圈子里名声渐起。
但在当前国內网际网路环境下,网民基数有限、硬体设施落后,整个行业尚未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若只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风投登门,他倒不会如此意外。
毕竟橙天的用户规模有目共睹,即便从未公开过財报,但那些精明的资本猎手们也能从蛛丝马跡中推算出公司的盈利水平。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第一个叩响橙天大门的。
竟是红杉资本!
这个在网际网路投资领域堪称传奇的存在!
红杉资本的投资版图横跨全球,从硅谷到中关村,前世那些改写行业格局的网际网路巨头阿里、字节、某东等,无一例外背后都有红杉的身影。
最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投资战绩:近半数被投企业成功上市,剩余项目也大多实现超额回报后完美退场。
这样惊人的投资成功率,绝非偶然的运气。
而是源於其顶尖的行业研究能力、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遍布全球的战略人脉网络,三者相辅相成:
想到这里,陈天整了整西装领口,决定去会会这个投资界的传奇。
他也想要听听,这些资本大鱷会如何评估橙天科技的价值与未来。
“请他们到我办公室来。”陈天抬头对喻婉瑶吩咐道。
不到两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位四十出头、戴著金丝眼镜的儒雅男子在喻婉瑶引领下走了进来,身后跟著两名年轻助理。
看到来人陈天才適时起身,这场无声的博弈,从第一眼对视就已开始。
“陈天...陈先生?”
见到从总裁办公椅起身的陈天,郑庆鹏明显证住了,镜片后的眼晴微微睁大,片刻后才反应过来。
儘管他做过功课,知道橙天的创始人年轻。
但因为陈天比较低调又从没在公开场合露过面,所以不太清楚他的长相和年龄。
但在郑庆鹏潜意识里,陈天的年龄也至少应该三十出头,在国外留学后在知名网际网路公司积累了些工作经验,然后回国创业。
但直到见到陈天的这一刻,常年积累的识人能力让他清晰判断出,眼前这个面容青涩的少年绝对不超过二十岁,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
这个年龄別说出国留学,恐怕才刚刚高中毕业吧。
虽然內心已经泛起惊涛骇浪,但郑庆鹏的职业素养还是让他快速冷静下来,上前与迎面走来的陈天热情的握了握手。
握手时,郑庆鹏能清晰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却看不透那双过於沉稳的眼睛。
“郑庆鹏,红杉资本中国区负责人。”
“久仰。”陈天微笑頜首。
几句寒暄后,郑庆鹏终於忍不住问道:“冒味问一句,陈先生年方几何?”
“下个月过十九岁生日。”
郑庆鹏镜片后的瞳孔猛然收缩。
即便见惯了硅谷的天才少年,但像陈天这样白手起家、不到二十岁就打造出橙天科技的青年才俊,仍是生平仅见。
短暂的震撼过后,职业本能让他迅速回归正题。
落座会客区后,郑庆鹏开门见山:“橙天科技的成长速度令人印象深刻,红杉有意参与投资,不知陈总意下如何?”
“抱歉,郑总。”陈天语气平静得不像个少年:“橙天目前没有融资需求。”
这个回答让郑庆鹏眉梢微挑。
多少创业者挤破头想得到红杉的青睞,包括那位腾讯小马哥,曾托遍关係求见一面而不得。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竟连条件都不问就婉拒?
是初生牛续的傲气,还是对橙天未来的绝对自信?
郑庆鹏不动声色地推了推眼镜:“陈总不想听听我们对贵公司的估值吗?”
“愿闻其详。”陈天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身体微微前倾。
虽然没有融资的想法,但他確实想藉机了解专业机构对橙天的评估。
郑庆鹏嘴角浮现一抹瞭然的笑意,认为陈天刚开始之所以会拒绝,无非是想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但隨著陈天產生了兴趣,谈判的节奏似乎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轨道。
“在此之前,”郑庆鹏话锋一转:“能否听听陈总对橙天未来的规划?”
“抱歉,这涉及商业机密。”
郑庆鹏眉头微。
这是一句常规的询问,从业十余年,他听过无数种回答,这是第一次遇到將未来规划也列为机密的创始人。
这本是最能展现企业前景的话题,水分极大,面对投资人创业者通常会藉此描绘公司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以获取更高估值。
但是现在呢?
他听到了什么?
眼前这个年轻人,竟连“画饼”的机会都吝於给予?
这个年轻人確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不是有些飘了?
这样真的好吗?
“陈总,”郑庆鹏指尖轻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陡然锐利:“cc通讯说到底不过是icq的改良版。”
他语气中带著资本方特有的压迫感:“虽然现在用户规模可观,但如果有流量巨头入场模仿,再获得资本加持......”
在郑庆鹏心中,网易正是这样的潜在对象,其网络社区不仅拥有三百万註册用户,网页版的特性更使其功能比cc更加丰富灵活。
若能得到红杉的资金支持,不说让cc一不振,但未必不能撼动cc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市场地位。
陈天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模仿確实没有技术门槛,不过...郑总可曾关注过之前的oicq?”
不等对方回应,他继续道:“如果贵方持续关注cc的发展,就会注意到我们的选代速度。”
陈天的眼神突然变得极具穿透力:“短短一个多月,我们围绕cc构建了游戏大厅、虚擬商城等一系列增加用户粘性的配套產品::::::”
“还通过网吧系统解决了cc线下充值的难题。”
“用户已经在cc上建立了完整的社交圈子,形成了难以割捨的使用习惯。”
陈天声音渐沉:“试问,谁会放弃功能更完善、好友更多的原生平台,冒著被鄙视的风险去选择一个拙劣的复製品?”
他故意留下意味深长的停顿:“更何况,我们即將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