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无敌世子 > 第115章 寧恕袭爵
  文武百官走进朝堂,在各自位置站好。
  已经长大的一眾皇子站在最前列,寧恕这次没有跟在最后,而是和一眾皇子站在一起。
  眾大臣一看这个站位就知道,今天的事情怕是少不了要费一番口舌。
  早朝开始,皇帝並没有急著说事,而是先让百官进行例行匯报。
  这去了近两刻钟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
  等所有人都匯报完毕,没人再站出来,皇帝这才把话题引向今日的重点。
  “前有天门关苦战三年,终於击退蛮族,然蛮族虽败,却有残部在关內肆掠,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所幸有寧恕、李建隆和沈月婷自动请缨,前往剿灭蛮族。”
  “此行一去,共废四月,成果斐然。”
  “寧恕,镇国公遗子,如今已经成年,按本朝规矩,可继承镇国公之位,不知眾爱卿可有异议?”
  听到果然谈起继承镇国公之位的事情,其下百官顿时传来些许骚乱。
  很快,便有人站出:“陛下,若按本朝规矩,理应让寧恕继承镇国公之位,只是寧恕如今年纪尚小,还未成家,仍是少年心性,恐有不妥。”
  “镇国公之位事关重大,不可如此草率,还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便又有人站出。
  “孙大人此言差矣,寧恕此行大获全胜,保得边关百姓免受蛮祸之苦,此乃大功。”
  “此战完美收尾,可见寧世子在领军打仗方面颇有才能,为何不能袭爵呢?”
  又有人站出。
  “镇国公之位,光是会打仗可不够,此位同有监察百官之权,岂能儿戏?”
  “非也,我以为寧世子完全有资格继位……”
  不断有大臣出来,反驳前一个的观点。
  朝会嘛,就是这样,有时候说急眼了还骂娘呢,大魏朝廷並不是死水一潭,正相反,还颇有活力。
  至於寧恕,眼下只是看著他们爭论,一言不发。
  现在支持他继位的,未必是为了他好,说不定是想等寧恕继位之后,从寧恕手中分走一部分权利。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而反对他继位的,也未必是要祸害寧恕,或许是担心寧恕登位之后,挡不住八面来风,落个悽惨结局。
  朝堂之上都是人精,不可单纯来分辨好与坏。
  一群人爭论了一番,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皇帝让眾人肃静,而后看向寧恕:“寧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寧恕这才站出来,先是对皇帝行了礼,而后才道:“陛下,臣以为,凡事都是按规矩来为好。”
  “既可以按照规矩,由我继任镇国公之位,亦可按照规矩,若我犯错,摘掉这顶乌纱。”
  “镇国公之位非同小可,说到底,无能者不得袭,既然如此,臣愿意试试。”
  既不强硬的说这个位置自己非要不可,也没有假装谦虚的拒绝,而是说愿意试试。
  寧恕这般说辞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刚才反对寧恕继位的,此刻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帝再度看向一眾大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要说?”
  朝堂上沉默一会,而后户部尚书站出:“陛下,臣以为,寧世子既然想试试,自然可以,但切不能一开始便將所有权利交给他。”
  “否则,有些事情一旦做错,那害的无辜之人可不是少数。”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不少人的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看著陆断续续站出来二十几个,也没人反对户部尚书的说法,皇帝这才开口。
  “好,那就依娄爱卿所言。”
  “寧恕听旨。”
  寧恕连忙跪地:“臣听旨。”
  皇帝道:“寧恕,按本朝规矩,本该由你继位,可镇国公之位绝非儿戏,此次便由你暂时继位镇国公,行监察三省六部之职能,但仅限监察,以观后效。”
  镇国公之位非同小可,以往可是有先斩后奏之权,眼下皇帝给的权利显然没有那么大。
  换句大白话来说,现在寧恕觉得谁不对劲,可以先向皇帝匯报,等皇帝点头了,他才能过去抓人审问。
  寧恕没什么异议,道:“臣领旨。”
  皇帝又道:“如此,就在七日之后,重开镇国公门庭吧。”
  眾大臣再无异议,站出来的臣子们纷纷走了回去。
  等他们回去之后,皇帝的脸色骤然多了几分冷意。
  “此战大胜,乃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只是此战却不光关乎大魏和蛮族,出发之前,关於此战还有个赌约,诸位爱卿应该还记得吧?”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下意识站直了一些,准备看皇帝怎么处置。
  前面的李建隆听到这话顿时慌了,他昨天压根就见到皇上,都还没来得及求饶呢。
  他忙站出来:“父皇,儿臣……”
  皇帝脸上戾气顿现,怒喝道:“住口!”
  “裴胜,周文晦,朕命你二人隨军记录,现在就出来说说,他们各自解决了多少蛮族吧。”
  听到这话的两人顿时站出,纷纷拿出这次隨军记录的小册子。
  这上面记录著,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杀死了多少蛮族,俘虏了多少蛮族,十分详细。
  两人就在朝堂之上,將上面的信息一一念出,直至最后。
  “此战,大皇子杀了二百一十三人,俘虏七千一百三十三人,整个应州之行,共计消灭、俘虏人数,八千七百四十一人。”
  周文晦念完之后,退到一旁。
  裴胜这边,记录多一些,自然要慢一点。
  等了一会才念完,他总结道:“此次边州之行,共计消灭,两万一千七百三十人!”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譁然。
  昨天寧恕他们回来之后,看到他们的反应,基本能猜到是谁输谁贏。
  他们只是没想到,两方的差距居然能有这么大!
  一些不是很懂行军打仗的文臣,此刻心里不免有些奇怪。
  李建隆他们不是带了足三万兵力吗?怎么比只带了一千人马的寧恕,少了这么多?!
  而那些擅长行军打仗的武將,听得这个数字,隱约能猜到原因。
  肯定是带的人马太多,行动不便,在追击上费太多时间了。
  不少人此刻不禁开始好奇起来,皇帝既然愿意公布这话结果,难道真打算让李建隆履行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