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无敌世子 > 第146章 来个大的
  寧恕现在想的其实是昨天在谢安那里的见闻,眼下听到长公主问起,忍不住一阵感慨。
  “唉!百姓过得实在是太苦了。”
  长公主神情愈发疑惑,怎么寧恕突然谈起这个?
  “是什么地方又闹了天灾么?”
  这几年天灾的频率是有点高,这突然之间这么说,长公主难免会以为,寧恕是收到了什么消息,什么地方又闹了天灾。
  不过这显然是想错了。
  寧恕道:“不是天灾,而是昨天去找了一下工部的匠人。”
  寧恕把昨天的见闻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大致说了一下,而后道:“匠人手艺精巧,能做很多很有用的东西,不该过得如此悽苦。”
  “几两银子就足够让他们如此拼命,再反观我们这帮人,几两银子怕是连吃顿饭都不够。”
  “百姓太苦了,正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若是放在別的场合,长公主不免得夸一句好句子,但偏偏现在寧恕这话,直接把在场的人都给骂了。
  偏偏寧恕连自己都没有放过,其他人还不好说什么。
  只是一部分人看著寧恕有些迟疑,这位寧世子,最近又想到什么了?
  不一会,百官覲见。
  依然是例行匯报,难得天下安寧了一段时间,没发生什么大事,那就是好事。
  匯报过后,皇帝就准备下朝,不过寧恕却是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这一下確实让皇帝有点措手不及,毕竟寧恕没有提前跟他商量。
  不过既然站出来了,皇帝肯定没有不问的道理,便道:“讲。”
  寧恕躬身,而后道:“陛下,臣近日请工部的匠人帮忙打造了一些器具,偶然了解到,这些匠人在帮朝廷干活的时候,是没有酬劳的,敢问是否如此?”
  皇帝当即看向工部尚书何献春。
  何献春当然明白,立刻站出:“回陛下,的確如此。”
  “我朝工部制度乃是延续前朝,是不会给匠人发放酬劳,但干活期间每天都会包一顿饭,其標准是按照徭役的標准来的。”
  “且匠人干活的时间,可以抵掉徭役的时间,总的来说,匠人的待遇並不差。”
  徭役乾的活那一般都是一些大的土木工程,比如开拓运河,修建大型建筑,这可比那些匠人干的活儿累。
  单说能抵徭役这一项,这对匠人来说肯定属於福利。
  皇帝又看向寧恕,寧恕继续道:“陛下,昨以为,国家发展绕不开这些匠人的精巧手艺,对待这些匠人,不该只有这等待遇。”
  “所以臣认为,应当適当改变一下工部的制度,比如之后再让匠人干活,可以適当发放一些工钱。”
  话音刚落,沈江河就站了出来。
  当然这次他站出来不是因为以前和寧恕的恩怨,而是就事论事。
  毕竟要发工钱,那得户部出钱,他这个户部侍郎肯定要说两句的。
  至於户部尚书,他反而没有自己方便,毕竟现在户部的权力基本都在长公主那里,户部尚书平日的工作就是帮长公主打下手。
  “陛下,臣以为不妥。”
  “须知每次动工,所动用的匠人动輒成百上千,若全部都要发放工钱,这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工匠者,既不下地耕种,无法產出粮食,也不能走上前线,领兵打仗。”
  “臣以为,工匠和商人都是一样的,不事生產,不该提高待遇。”
  如今的社会风气,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打压商人的,否则寧恕也不至於开个店还要找代理人。
  但相比之下,工匠还是比商人好点,起码工匠还能做点有用的东西嘛。
  当然,这些都是以现在这些人的目光来看,以寧恕来看的,全是放屁。
  商人活动是有助於经济发展的,这般打压有好有坏,不过今天不是谈这个的。
  “沈大人此言差矣,敢问那些能用来灌溉农田的水车,耕地用的犁,是谁发明出来,並且製作出来的?”
  “可见,匠人虽然不种地,但他们却有办法让粮食提高產量,若没有匠人,如今一亩地的收成起码下降三成。”
  “甚至说,若遇上旱年,没有水车灌溉,单靠人力运水,能救得了多少农田?这其中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沈大人,敢问若能让粮食增產三成,是什么功劳?”
  这次不等沈江河回答,皇帝就先开口了。
  “能让粮食增產三成,就能多养几十万百姓,此乃大功,不亚於开疆拓土。”
  人口就是劳动力,劳动力就是財富,是一个国家运转的关键。
  多养几十万劳动力,这等功劳的確很大了。
  寧恕顺著这话道:“陛下,上古之时,没有水车,没有铁犁,粮食產量几何?如今粮食產量又有几何?”
  “其增长何止三成,而做出这一切的工匠,得到该有的赏赐了么?”
  话音刚落,冯环便站了出来:“寧世子,此话说的不对。”
  “发明水车的那个匠人,当年已经得到了赏赐,他一人的功劳,岂能算到全体匠人的身上?”
  “而且犁可不是匠人发明出来的,而是农人发明出来的,匠人只是根据这个想法,把它製造了出来。”
  “这等功劳,难道还能全算在匠人的头上?”
  冯环说得大意凌然,反驳完寧恕的观点,就该开始攻击他本人了。
  “陛下,寧世子刚才说,国家发展绕不开这些匠人,以臣之见,却是不然。”
  “国家是靠著士兵打出来的,那么多人口是靠农人种地养起来的,而匠人在其中,却未见几多功劳。”
  “倒是寧世子,这些道理你应该想得明白才对,竟还隨便找了个理由提起此事,该不会是,別有用心吧?”
  只能说冯环不愧是当了好多年京兆府尹的人,这泼脏水真是泼得熟练。
  当然,寧恕还不至於因为这种话而乱了阵脚。
  只见寧恕再度面向皇帝躬身,道:“陛下,臣觉得,冯大人说得对。”
  这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搞懵了。
  紧跟著,寧恕又道:“所以臣以为,真正应该改的不是匠人的待遇,而是整个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