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家父刘备但我蜀黑 > 第290章 从屯田制过渡到均田制
  第290章 从屯田制过渡到均田制
  眾人也意识到,就是因为攻略关中,才导致南阳现在面临的压力。
  准確点说,是因为抽调五万青壮运粮前往关中这项艰巨的任务。
  诸皆严肃闻麋竺娓娓道来。
  “南阳至武关路段,多沼泽陷车......武关至商县路段栈道维修占据大量时间,劳夫坠崖日均十人.:::..商县至上洛地段可借丹水水运,子敬经营半年,此路段不成问题......上洛至蓝田经七盘岭,崖高险峻气温骤降死伤.....
  》
  南阳至武关,武关至商县,商县至上洛,上洛至蓝田,这就是整条武关道的路段。
  六百里经过二个月,才能將一批五万石粮草送达,其中包括天气变冷或栈道坍塌等各种因素。
  “多沼泽地,可铺竹排路,郑宝率本部再徵发三千民夫,执行任务。”
  “诺!”
  南阳至武关的沼泽地就是丹江口,汉水丹水形成的水库蔓延形成,没什么好办法,直接铺路。
  郑宝此前在九江巢湖活动,水贼嘛..:::.克服沼泽不是问题。
  “栈道维修也令军队执行,李通率本部前往。”
  武关至商县有一小段的悬崖峭壁,也不算高也不算长,对於久在桐柏山大別山活动的李通来说,不说如履平地那也是问题不大。
  “子敬做的不错呀....
  刘升顺嘴夸了句鲁肃。
  半年前提早经营商县上洛,也使得这段路程是最好走的。
  “至於七盘岭..::
  ,
  刘升微微眉,眾人皆摇头微嘆。
  上洛至蓝田是最难走的路段,刘备前军精锐都能在这里死三百人,除了天气寒冷温差大,那就是山势险峻栈道难行。
  若要推著辐车行走,那是臥牛漫步,更是容易不小心连人带车一起翻进深渊。
  “孔明!你立刻带一批工匠去研究木牛流马!”
  此言一出眾皆懵逼,连诸葛亮都是一头雾水。
  什么是牛马?不是!什么是木牛流马?
  “咳咳!”
  刘升神色自若,咳嗽一声,真是一时嘴快。
  “简而言之就是改进传统四轮辐车......让它变得灵巧便捷......就好像能在悬崖上行走的牛马!”
  刘升重新强调道。
  眾人恍然大悟,齐齐看向诸葛亮,不想孔明还有这种才能?
  只有诸葛亮面无表情,心中暗,我哪有这份手艺?也只有躬耕时改进过农具的经歷辐车还没做出来,鸿起你倒是先起好名字呢?
  “我曾在江夏见过黄守的改进连弩,或安陆黄氏精於此道?不行孔明就回去问问黄氏.....”
  刘升胡诊了一个理由。
  他真不知道到底是诸葛亮还是黄月英有这个才能,那简单..::..你二人去慢慢合计,
  再给你配一批工匠细细琢磨。
  怎么刘升作为穿越者连点科技都不会?
  文科生!
  “诺!”
  诸葛亮点头领命。
  刘升这才放心..:...实则也是抱著聊胜於无的態度去办这件事,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於诸葛亮能不能造成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也无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以上针对麋竺提出的难题所作的解决办法,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此为步惊云..:::.鲁子敬来报,诸位不妨看看?”
  刘升令麋威將步隆鲁肃的军情来报,转阅诸人。
  眾人看后莫不是神情黯淡,摇头嘆嘆。
  步隆所言內容即为,他作为第一批向关中运粮的部队,在七盘岭损失严重,死了不少人丟了不少粮草.....
  更关键的是,竟然有人逃跑。
  而鲁肃所言则是,其经营上洛商县,实行军屯,因是军屯又经营时间不久,自然无法產出粮食。
  更关键的是,战斗力太差,连上洛县北部的洛南豪强都打不过,吃了败仗。
  洛南属於上洛县,位於洛水起源之南部,此地也为小小盆地,因此聚集不少豪强。
  “步隆乃徐州人,未曾见过秦岭大山,不適应是很正常的..:::
  麋芳见场间气氛凝重,於是笑哈哈道。
  谁知刘升之冷眼令他当即屁股发烫。
  “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
  刘升饱含深意道。
  “诸位难道不觉得屯田已难適应我等眼下局势?”
  此言一出眾皆深思,特別是陈登,深有感触。
  屯田制最早是汉武帝在边关实行的军队成边之策,所谓兵农合一,乃解决粮草以及土兵没事干可以种田的一举两得之法。
  此时曹操也是最先施行屯田,乃是乱世一大利器。
  就连刘备与孙策也开始效仿。
  屯田制在乱世是真有用,以极低的代价获取土地,收拢流民,再极尽剥削压榨,那利益不就是槓槓的?
  但问题就是屯田制太苛刻,说是农奴也不为过,
  百姓或许会为了先活命选择当屯民,但时间一久,没有情绪那是不可能滴,牛马都会不想干活,何况是人?
  简而言之屯田制有用,但会抑制屯民的生產积极性,统治者只能不断地威逼压迫。
  眼下南阳正是因为要向关中运粮,相当於本就艰辛的屯民还得肩负沉重的役,所以才会出现有人逃跑之事。
  若是没有攻略关中,没有艰难的运粮任务,那南阳也能通过打压拉拢继续屯田。
  没听说过屯由刚屯一年就会崩溃的..:::.曹操孙策不都在屯吗?
  但刘升想的更远。
  三十万屯民一半来自汝南,来南阳只是为了暂时生存当屯民,结果刘备你让我们承担向关中运粮的任务?
  关键是或还打算带我们去关中那个破地方?
  若不是南阳也有关中流民,这次徵调的五万青壮怕是一时半会都徵调不齐。
  这种情况长此以往,那汝南人都该跑回相对没有战爭隱患的老家汝南去了。
  关中本就残破,又无法收拢人口一起重建,那取关中还有什么意义呢?
  必须上猛药!
  要让全天下的流民都涌向关中!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通俗又粗暴的口號还真得打响。
  封建王朝更叠其实就是对土地资源的重新分配,
  均田制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均田制就是给农民分地,都去当自耕农,土地国有农民使用,分了就是你的死后归还。
  没有中间商.....
  按照常理说来,东汉末年没有发展均田制的土壤,土地都被士族豪强私有占领,你这么做等於在革他们的命。
  但关中不一样。
  大量的无主之地,大量的流民,看似残破凋零,或已经退出歷史爭霸之舞台,实则未尝没有暗藏逆袭之剧本?
  实则。
  均田制也不是要把士族豪强革命,直接拿他们的土地拿去分,而是先解决大量无主之地与流民的问题。
  甚至是直接把士族豪强的私有土地合理化..:::.不过也会导致士族豪强手里的人口自动剥离出来......
  总之.....
  其內容深究起来太庞杂,也不是与士族豪强对立那么简单,不过多阐述。
  就於现在將来的关中来说,绝对是有施行均田制的可能。
  而眼前的运粮问题导致的人心散乱,也不再是难题,若他们知道刘升要给他们分地,
  还怕没有积极干劲?
  去了关中就有地分,这难道没有吸引力?
  给自己种地承担一点赋税役,和给別人屯田结果还吃不饱,纯纯牛马,能一样吗?
  屯田看似也和均田一样,都是乱世出现大量土地流民而採取的经济策略。
  但屯田太过苛刻,五五分成,还承担役兵役,跟在地主家没区別,甚至地主家没那么多衍役兵役.:::.
  而均田明文规定,这地就是你的,你只需要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役,没有兵役!那么你的劳动剩余所得都是你的。
  屯田没有积极性,而均由则是充分发挥自耕农的积极性。
  “元龙!免除今年屯田赋税,屯民所得尽数归自己所有!”
  此言一出。
  眾皆譁然。
  眼下正是攻略关中的关键时刻,哪有时间改革土地制度?只能先免除屯民一年赋税,
  让他们积极参与运粮工作。
  待拿下关中大部分土地,那才是均田制真正出手的时候,此为慢慢过渡,终会来临。
  而相应的配套制度租庸调......府兵制..:.:.都会孕育而生。
  府兵制就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施行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那不就是屯田制中的军屯吗?
  最大不一样还是积极性,当府兵可是在保护自家分的土地,还可以实现阶级跃迁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军屯兵则是一边屯田一边打战,不能保证战斗力的同时,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
  而且府兵制不仅能解决国家的经济压力,体现在自己的装备粮草自己准备...:..知道木兰的都知道......
  此时军阀作战保持战斗力的关键靠得仍是私兵,也就是某某部曲等等,府兵制短时间內无法发挥效用。
  而且府兵制的缺点也很多,如一旦均田制崩溃......府兵制无法撑过几代等等。
  一时难以言清。
  总之。
  在关键的时刻,东汉末年乱世,在关键的地方,残破而出现大量无主之地並有羌胡为乱的关中,又遇上关键的集团..:::
  刘备吕布张绣等边关武人!
  再遇到最关键的人,刘升!
  那这均田制府兵制就是最合適的逆袭剧本,若不能终结乱世开创盛世,那就乾脆再让张飞货车把刘升撞回去算了。
  人生若无曲折就如女人没有曲线,能不能成功不知道,总不能白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