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黑海舰队的末日-上
埃伯哈特上将在得知卢金少将有快速覆灭的消息时,就已经想掉头回塞瓦斯托波尔了。
但这时候也已经晚了,他已经快要跟南边威廉.苏舜中将的德系前无畏舰分队交上火了。
(注:昨天有书友提醒应该叫“威廉.苏雄”,这只是不同版本的译音问题,我就保持原样写了,“苏舜”应该是比较古老的前朝音译)
而施佩的战巡分队在终结露沙人的敖德萨分舰队的时候,他与苏舜中将的前无畏分队之间的距离,也就只剩十几海里了。
如果埃伯哈特上将这时候想逃跑,以他21节的航速,肯定跑不过施佩上将亲率的那两艘27节的“毛奇级”战巡。
与其被迂回着白白追到大残、甚至彻底追死,还不如放手一搏,赌一把临死前能拖几个垫背的。
尤其这几天下来,黑海舰队一直是处在纯亏状态。
被空袭时毫无还手之力,空袭结束了,舰队也不敢回港熄火。要让锅炉一直开着,就怕哪天飞艇又来了临时生火不够快。
而中午的那场小战斗,一支分舰队被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几乎无伤全歼。连遭如此大难,便是泥人也激出了三分火气,谁还愿意最后一直窝囊死?
“全舰队准备战斗,列横队!目标,正前方德玛尼亚前无畏分队!”
埃伯哈特上将咬牙切齿地下达了死战到底的命令。
露沙黑海舰队很快开始转向,形成了战列线。
位于队列最前方的“玛丽亚皇后号”无畏舰,对上了威廉.苏舜中将的座舰“施瓦本号”;
位于次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号”无畏舰,对上了对面战列线第二条的“维丁号”;
同为前无畏的“圣叶夫斯塔菲号”排在最后,对上了对面最后的“扎林根号”。
很快,露沙人的305毫米炮弹,和德玛尼亚人的240毫米炮弹,就开始彼此对射。
德玛尼亚人的舰炮型号虽然老了差不多十年,但因为口径小得多,所以两者的射速还是差不多的。
双方都是半分钟一轮的速度,彼此抛射着炮弹。
以无畏舰的实力,要碾压对面的前无畏舰,原本应该是挺轻松的。
但可惜埃伯哈特上将的2艘无畏舰,状态都不是处在全盛姿态——
“玛丽亚皇后号”在前天的塞瓦斯托波尔港空袭中,刚被飞艇命中了1枚500公斤的航弹,还有2枚小炸弹。炸坏了2号主炮塔的转动机构,以及后烟囱。
这导致“玛丽亚皇后号”全舰的火力被废掉了四分之一,四座主炮塔只有三座能开火,最大航速还从21节掉到了19节。
虽然炸坏的烟囱经过了紧急封堵,可一旦航速高起来,还是有各种黑烟漏出来、弥漫在甲板上,对观测造成了一定影响。
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号”当时中了6枚小炸弹,炸坏了一些上层建筑和外设,测距仪、观瞄仪器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紧急抢修也未能完全弥补。
交战开始后,双方按部就班地交换着炮弹。
露沙人的辅助舰艇因为已经不占数量优势,倒也不敢往上冲,只是低调地护在主力舰左右、提防敌人的雷击舰发动鱼雷冲锋。
“轰轰轰~”
首轮炮弹,在彼此相距15公里的时候,由露沙舰队率先轰出。
而当露军三舰轰出第二轮炮弹时,德系三舰也不甘示弱地还击了,算算也就晚了30秒左右。
随后,双方以低频率校射,慢慢打慢慢计算修正,在17分钟里打了20轮炮弹,但却始终没有战果。
交战距离也从15公里一路打到12公里,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该死!军舰被烟囱的漏烟干扰,导致瞄准效率下降了!”
“叶卡捷琳娜大帝号也是,肯定是那天轰炸后重新换上去的那些观瞄硬件精度磨合有问题!”
埃伯哈特上将看着都互射了20轮了,还没命中,就知道肯定是军舰的精度受到了影响。
本来15公里应该是无畏舰交战的最大效率射程了,这个距离上打个十轮八轮总该中一炮的。现在因为仪器设备的精度误差,不得不再缩短两三成交战距离。
好在,当距离缩短到12公里时,“玛丽亚皇后号”终于在发射第23轮炮弹时,首先对“施瓦本号”取得了命中。
“轰!”305毫米的穿甲弹,硬生生扎在“施瓦本号”的225毫米主装甲带上。主装根本防不住这么猛烈的穿透,被撕裂出一个可怕扭曲的洞口。
但露沙人薄弱的冶金工业基础,生产出来的穿甲弹头比较脆硬,在硬生生扎穿敌舰厚实主装的同时,弹头自身也往往会发生碎裂。
在穿透第一层钢板后,弹头碎裂的炮弹在撞到内部穹甲时,立刻就爆炸了,并没能再造成二次穿透。
偏偏德系战列又是出了名的喜欢用穹甲护住核心区水线以下部分。最终结果就是露沙大口径穿甲弹、每每可以穿透主装、炸坏一些设施,却始终难以造成进水。
“施瓦本号”硬生生扛了一发炮弹,被炸毁了一侧的下层廊炮甲板,废掉了右舷的副炮火力,其余部分仍然运转如初。
“打中了!而且果然穿透了!”
“玛丽亚皇后号”上,埃伯哈特上将亲眼看到自己座舰的一枚穿甲弹硬穿了对方,还在舰体内部爆炸,把舷侧炸开一个大口子,钢板外翻,不由振奋起来。
憋屈了好几天,今天终于稍稍报了一点小仇!
要是按这个趋势的话,只要自己能在半小时内解决掉对面3艘前无畏,说不定整个决战的结果就扭转过来了!
即使半个多小时后,“毛奇号”和“戈本号”赶到战场,自己已经灭掉了德系3前无畏,到时候就能正义地3打2了!
“玛丽亚皇后”加“叶卡捷琳娜大帝”加“圣叶夫斯塔菲”,打“毛奇”加“戈本”。
优势仍然在我!
生死在此一举!
“快,继续拉近距离!尽快分出胜负!要在敌人的2艘战巡赶到战场之前,干掉敌人的全部3艘前无畏!”
为了抢时间,埃伯哈特果断选择了更激进的打法。试图用极近的距离,换取双方命中率都大幅度提升,拳拳到肉尽快分出生死。
交战距离从12公里快速缩短,渐渐缩短到了11公里,10公里。
露沙人一共25门305毫米巨炮,而对面只有12门240毫米炮,火力是被绝对碾压的。
交战距离的缩短,对于观瞄设备受损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号”提升最明显。
原本一炮未中的她,在缩短到10公里的过程中,连连击中了与之对线的“维丁号”足足3枚305穿甲弹!
“维丁号”的后舰桥和后主炮塔被剧烈的爆炸摧毁,但德系优异的结构设计、天然的损害控制能力,始终没有发生弹药殉爆。
“维丁号”在被重创之前,也反击命中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号”2炮240,其中1炮炸中上层建筑,又炸毁了一些设施,另1炮炸在主装甲带上,不幸被弹开——
如果此时此刻,跟“维丁号”交战的是比“叶卡捷琳娜大帝”更老一级的、波罗的海舰队的“甘古特级”,那么这一炮说不定还真有点希望、在1万米以内时实现击穿。
但很可惜换不得。
“甘古特级”的舷侧主装是227,“叶卡捷琳娜大帝”却强化到了252,这关键的一寸厚度强化,有时候决定的就是生死。
“太好了!240炮哪怕在10公里也穿透不了我们的主装!就保持这个距离,不,再靠近一点点,给我狠狠地打!”
埃伯哈特上将眼看敌舰始终穿不透己方主装,已经彻底放心,也越打越得意忘形。
短短15分钟内,露沙3舰累计击中了德玛尼亚人7炮,而德玛尼亚人只还击命中了5炮,始终没有造成任何重伤。
这还是德玛尼亚人水兵素质较高、炮术较为精湛才赢得的成果,但再强的炮术也抵不过硬件的绝对差距。
激战中,威廉.苏舜中将眼看局势危险,再次明码发电,请求施佩上将再加加速、争取让两艘“毛奇级”尽快赶到战场。
……
数分钟后,就在威廉.苏舜这边形势越来越急迫的时候,“施瓦本号”收到了施佩上将的回电。
“将军,施佩司令回电了。让我部再撑20分钟!电文还说,已知悉我主炮无法穿透敌舰装甲带。
但据情报显示,‘玛利亚皇后级’存在适航性与首倾问题。敌舰为配平舰体,或有削减船头装甲设计。若被迫在极近距离交战,可尝试尽量攻击敌舰首。”
苏舜中将看了这个电报,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仗都打了一半,哪来的情报?要有情报不早说?
但眼下他还能怎么办呢?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呗。
反正交战距离已经被拉到很近了,双方命中率越来越高。
己方的“维丁号”已经很惨了,敌人似乎意识到这条船受伤最重,就想集火先干掉它,此刻“维丁号”已经累计中弹5枚了,两座炮塔几乎都不能用了。
也多亏了“维丁号”在吸引火力,“施瓦本号”和“扎林根号”的输出能力始终保持得还行。
苏舜中将立刻调整战术,在9公里的距离上,尽量对着“玛利亚皇后号”的前半部分开火,把提前量稍稍多拉几十米。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数轮炮击中,“施瓦本号”终于命中“玛丽亚皇后号”船头2弹240穿甲弹,“扎林根号”也命中“叶卡捷琳娜大帝号”船头1弹。
更重要的是,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到仅仅9公里,德舰的大量150毫米副炮也能开始发挥威力。
本来这些150炮是绝不可能穿透露主力舰的主装的,也就洗洗上层建筑。可贴近到9公里后,可以更精确地瞄准,就盯着船头打。短短几分钟内,露沙两艘无畏舰的船头,都被150炮炸了好几个大洞。
“露沙人的军舰果然底子就有问题!他们的船适航性差!会埋首!船头装甲都被削成纸了随便穿!”
威廉.苏舜中将在看到这一点时,整个人双目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至少己方的反击是有意义的了,而不仅仅是帮战巡舰队拖时间、抗伤害。
而对面的两艘“玛利亚皇后级”,在船头连连中弹后,立刻出现了非核心区舱室大量进水的问题。
那两条船本来就微微有些埋首,也就是船头下沉船尾上翘。
现在船头又分别进水了大几百吨和一千多吨,船头下沉就更严重了。
船头下沉首先就会导致弹道偏斜,露沙两艘主力舰的后续命中率,也因此下降了至少两成。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在于船头下沉后,航行阻力本就极大增加,航速会大大减缓。
而船尾一旦有上翘的趋势,螺旋桨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把水打到空气中,让有效推力下降,航速就更慢了。
很快,“玛丽亚皇后号”就从19节降低到了15节,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号”也降低到了16节。这个速度,相比于前无畏已经完全没有优势了,甚至比前无畏都略慢。
埃伯哈特上将再想拉近和威廉.苏舜的交战距离,已经不可能了。除非他让“圣叶夫斯塔菲号”单独全速前出去送人头。
埃伯哈特上将看着这个变故,气得直跳脚,连连吩咐三舰全部集火已经重伤大残的“维丁号”,不管怎么说要赶紧击沉一条。
剩下22门还能发射的305炮,一起朝着“维丁号”持续轰去,又轰了七八轮。最终累计被305穿甲弹穿了足足20多发的“维丁号”,实在支撑不住,当场爆炸沉没。
整个过程中,露沙人的火力其实有很大的浪费,当穿到15枚以上时,其实哪怕不动,放任“维丁号”再漂几个小时,它也会伤势恶化最终沉没。
但谁让埃伯哈特上将已经上火了,他隔着9到10公里根本判断不出敌舰到底会不会自己死,为了确保死透只好是拼命砸炮弹。
直到“维丁号”终于沉了,他才再次把火力转向相对受损严重的“扎林根号”。
但还没来得及打出几轮,随着双方距离渐渐拉开、己方的两艘“玛丽亚皇后级”航速也越来越慢、船头进水越来越多,彼此的命中率也都越来越低,而“毛奇号”和“戈本号”也终于赶到了战场。
更要命的是,随着两艘“玛丽亚皇后级”的航速跌到15节以下、而且船头大量进水导致转向困难,对面的德系辅助舰艇群也终于觉得逮到了机会。
5艘驱逐舰、还有十几艘的鱼雷艇,立刻开始发起雷击冲锋。
——
ps:今天差不多也是1万2千字,就这样了。黑海舰队覆灭-下,要等明早第一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