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陆石桥的回收再利用
  “陆同学,你看老沈写的书不错,但他这个人可不咋地了,你別和他玩。”
  马广杰笑呵呵的diss沈睿书。
  “就是,我们没这种想法,陆同学你不用在意。”
  沈睿书笑呵呵的也不反驳。
  少了镜头前的约束感,眾人相处起来越发融洽,很快熟悉起来。
  三人给陆清风的感觉和之前看节目的时候差不多。
  沈睿书有种老小孩的感觉,和他说话你不会有那种大作家和长辈身份的那种距离感。
  马广杰则要老成持重不少。
  苏芸则有种杨秀秀的感觉,很会照顾人。
  聊了十来分钟,工作人员喊他们上车。
  陆清风要去从来时的车上把行李拿下来。
  夏都属於高海拔地区,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所以他这次带的衣服比较多,装了一个大的行李箱,另外就是小提琴。
  把东西搬到另一部车上后,眾人出发。
  为了有足够大的空间拍摄,节目组租了一辆小型巴士,用於旅途中的四人活动空间。
  上了车以后,拍摄继续。
  几人继续开始聊天,话题也主要集中在陆清风这个新人身上。
  “陆同学什么时候开始產生写作想法的?”
  话题是由马广杰开启,他算是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
  “因为缺钱,隔壁家的姐姐正好是《儿童文学》的编辑,所以就试探性的把写的故事拿给她看,当时就想著拿些稿费用来吃饭。”
  作为一个还没有出版任何一本书籍的新人,陆清风的履歷很单薄。
  他的名声也还没大到所有人都了解他的地步。
  这三人自然也不清楚他的经歷,所以听到这话挺惊讶的。
  沈睿书饶有兴致的问。
  “《儿童文学》,你最开始写的就是童话?”
  “嗯。”
  “我看过几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正在连载的那篇也很有意思。”
  马广杰接过话头。
  “谢谢。”
  陆清风连忙道。
  作为一位文化学者,这位在业界备受认可,这段播出去对他来说,能进一步扬名。
  马广杰摇了摇扇子。
  “写得好就是写的好,我这个人对文学上的事很严肃,我比较好奇一件事,你的作品中都有一种很强的自我反思的內核,你这个年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苏芸在一旁点头,这是她在看《山月记》时的想法。
  沈睿书因为没看过,所以不发表看法。
  陆清风沉吟一番,才回答道。
  “和我的个人经歷有关吧,因为父母的原因,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去怎么做。”
  “外界过多的恶意指向我的时候,我就会怀疑一切。”
  “因为那个时候任何所作所为,都被他人扭曲。”
  “当所有人都討厌你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话让三人一窒。
  陆清风解析的就是原身那时的心理状態。
  虽然没有亲身经歷,但这份记忆是实实在在的。
  话题过於沉重,车里都没了声音。
  陆清风立刻咧嘴一笑。
  “不过还好,我也有朋友和老师一直在帮我。”
  “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也是我的高中老师一直在支持我,会帮我梳理写作思路。”
  气氛回暖。
  沈睿书总结道。
  “所谓诗家不幸文章幸,过去的经歷也造就了现在你,孰好孰坏,说不清的。”
  都是作家,知识量丰富,可聊的东西非常多。
  一路下来,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候。
  车辆很快来到了塔尔寺,也就是这趟旅行的第一个景点。
  塔尔寺属於臧传文化寺院,人文景观值得一看。
  不过因为內部不允许拍摄,所以眾人也就只能在外面转了一圈。
  在这里,节目组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塔尔寺三绝,酥油,堆绣,壁画,其中酥油的最初来源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超纲。
  反正常驻三人组是一脸懵。
  “太难了,换一个。”
  沈睿书直接道。
  节目组哭笑不得,王皓给了提示。
  “和祭祀有关。”
  陆清风在旁边举起手。
  “陆同学。”
  王皓点到他。
  “幸饶弥沃创建了雍仲本教,把杀生祭神的习俗改成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盘的形式来代替,这就是酥油的最初起源。”
  王皓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回答正確。”
  其他三人也看向他,苏芸笑著问道。
  “你还看过这方面的书?”
  陆清风笑呵呵的回应。
  “有段时间看了一本关於佛教的书,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
  出了塔尔寺,眾人继续上路。
  车上,马广杰好奇的问他。
  “陆同学看的书很杂?”
  “对,我看书没什么太多指向性,一般感兴趣的都会拿来读一读。”
  陆清风借著这个话题把这个人设拋出来。
  事实他也確实在看书。
  包括九尾狐记忆库中的前世书籍,他也会看。
  不然,到要用的时候,连內容都不清楚,哪里知道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
  文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山月记》就是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马广杰继续问。
  不等陆清风回答,一旁的沈睿书开口了。
  “你们一直在说这篇文章,我实在是好奇了,这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网上就有,不如你现在找找看。”
  马广杰建议道
  沈睿书还真的拿出了手机。
  这个节目本来也很隨性,节目组也没阻止。
  文章本来也不长,他很快就看完了。
  马广杰问他。
  “如何?”
  沈睿书捏著下巴看向陆清风。
  陆清风静静等待他的点评。
  “有点意思,有太宰治和梶井基次郎的那种味道。”
  只能说老文学家的敏锐。
  在前世,中岛敦的这篇文章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梶井基次郎的《柠檬》並称岛国的物哀三书。
  沈睿书问他。
  “你文章中的这种性格原型从哪来的,我看你自己並不是这样的人?”
  这就问到了关键点上了。
  这么深刻的人物性格剖析不是说靠想像就能写的出来的。
  对一个还未进入社会的十八岁少年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点。
  而网上其实对这方面也有很多质疑。
  马广杰和苏芸也看向他。
  而陆清风对这点其实也有了完备的说法。
  他垂下眼瞼。
  “是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