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 第306章 先生可想重返华山派
  第306章 先生可想重返华山派
  路平参与论剑的时间极短。
  但对华山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他將阵法融入剑法之中,提出剑气和谐说。
  甚至他所论及的內功嫁接说。
  都让华山论剑產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他在最后和岳不群斗剑的过程,有些看不透,但大傢伙依旧以为,路司李总的来说做到了开诚布公、知无不言。
  在次日的论剑中,几乎所有观剑者,都以此为標准来要求论剑者。
  第二个登台的是方证。
  方证研习易筋经,內功已臻化境,更兼精通一十二般少林绝艺,在当世武林威望极高。
  方证开言,说的就是禪武之道,讲的就是禪在武先。
  左冷禪面无表情,心中则是激盪不已。
  昨日路平和岳不群论剑,对他的震撼极大。
  这都比不上路平派人来质问他:“岳先生一事,可与左先生有关?”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来人那张嘴脸,左冷禪记忆犹新。
  堂堂五岳盟主、嵩山掌门,何时受过这等气?
  他本要拍出一记大嵩阳掌,奈何心中却被路司李有些神秘且惊人的剑法所惊口中竟是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决计与左某无任何瓜葛。”
  他心中愤愤不平,岳不群发神经,关他屁事?
  五岳一出事,这路司李第一个怀疑的竟然就是嵩山派和他。
  实在是过分。
  方证说到《易筋经》,是因为峨眉山金光上人问了几句易筋经的事情。
  “《易筋经》为达摩老祖所创,少林僧徒修习易筋经,也有几条需要遵循。
  其一、自达摩老祖以来,这《易筋经》只传本寺弟子,不传外人。
  其二、少林僧修习易筋经,须要参透“空、无相、无作』这三解脱门的至理,不至於荒废禪法。
  其三、有缘之人。”
  方证讲到此时,便以为《易筋经》之事已经过去。
  谁知道峨眉山金光上人微微一笑道:“师兄说到此处,按说贫僧本不当多话,只是贫僧忽然想到一事,才不得不问,得罪之处,还请师兄莫怪。”
  方证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讲的手势。
  “贫僧以为,这《易筋经》不当为少林独有,我峨眉也有一份———“
  话音未落,台下台下顿时譁然。
  和方证隨行的几位少林高僧,立即面现怒色。
  方证心中一凛,隱隱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还请师兄赐教!”
  老和尚合十道。他说的客气,语气之中却有一股威严气象。
  “师兄,贫僧似乎记得,这易筋经是达摩圆寂之后,二祖慧可在他身边的蒲团上找到的一卷经文。“
  “正是。”
  “当年二祖未解其意,便游歷天下,四处寻访高僧大德,同解妙諦,歷经二十余载,终於在我峨眉山遇梵僧般刺密諦,二位前辈高僧就在我峨眉金顶,得悟易筋经禪法。”
  “不错。”
  话到此处,少林诸僧不禁愣然。
  台下群豪也恍然大悟。
  这位金光上人藏的好深啊!
  一直不动声色,原来就在此处等著方证,这竟然是打算—“
  与少林爭夺易筋经所有权?
  “多年前我曾经听师兄说起,一直到此时,慧可大师依旧未解易筋经武学,
  直到十二年之后,他又在长安道上,得逢三原李靖,二人论道,互相启发,如今的《易筋经》武学才最终形成。贫僧所知就是如此。”
  方证沉吟片刻,点头道:“师兄所言,分毫不差。”
  “这《易筋经》武学,合该有我三原李氏一份!”台下忽有人喊道。
  少林诸僧,更是吃惊。
  眾人目光,看向声音来源聚集。
  就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身穿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身材高大,一手握一柄鸦枪,一手举著一册薄薄的册子。
  离的近的看了一眼,就见上面“三原李氏家谱”的字样。
  有识者暗道,这位李项来自三原,江湖人称“铁臂哪吒”,这是说他双臂力道非常人所及。
  若是在平日,他这番说辞定然会遭到不少人的嘲笑。
  然而今日眾人齐齐闭嘴,只觉得-
  自从路司李昨日参与之后,这论剑变得如此热闹。
  这般才算不虚此行。
  石上的大佬们,也都是惊莫名,几位正教掌门心中暗自异,三原的李氏浑人倒也罢了。
  这峨眉的金顶上人,素来不管江湖上的閒事,来到华山之后也一直低调,怎么此刻石破天惊,竟然异想天开,要和方证大师论《易筋经》归属。
  几位魔教的长老以及某位魔教叛徒,均是面露笑意。
  这个正教的瓜、少林的瓜,吃起来甚是香甜。
  方证嘴角微微抽搐。
  他先看看金光,又看看台下的李靖后人。
  心中却是有些惊疑。
  以自己的江湖地位,从来都是自己怎么说,对方怎么信,这一次说的明白,
  却是屡受质疑,当真是前所未有。
  哪怕同在金顶,你金光上人的传承何人不知道,跟梵僧般刺密諦有什么关係?
  再说三原李靖后人,拿著一本族谱就想说自个是李靖后人,这就更加滑稽可笑。
  “少林传承《易筋经》已有將千年之久,其间峨眉崛起,也有数百年,李靖后人也一直播於人间,为何这些年,从来没有找过少林?”
  方证顿了一下,继续道:“当年般刺密諦也从《易筋经》中了悟妙諦,至於李卫公,建不世奇功,出將拜相,也从《易筋经》中获益不少。诸位这般说,让老訥极为不解。”
  金光上人笑道:“师兄以为贫僧贪图《易筋经》武学吗?”
  “不敢。”方证沉声道。
  “贫僧以为,《易筋经》武学能有今日之成就,当感谢慧可大师,若不是他目光远大,胸襟开阔,以达摩遗留之经卷询於当时禪林、武林,甚至於士林,如何会有少林之《易筋经》武学?
  只可惜千余年来,少林再无一位慧可大师,有这般破解门户之见的大无畏。”
  金光晞嘘著摇头不已。
  各派大佬和台下群豪听得此言,一时之间倒是颇为认可。
  眾人点头称是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倒是没有不长眼的敢站出来喊,少林当公开《易筋经》武学,以效慧可大师之行。
  方生等诸位少林高僧暗自著急。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心中对金光说辞,竟然隱隱有一些认同。
  少林修习《易筋经》其实是国朝以来的事情。
  但大多数少林僧其实被三条戒律拒之於门外,一向方证提起,就是参透“空、无相、无作”三法门。
  这就很无解。
  但凡你想修习,提出修习,那就一定没有参透。
  但凡你不想修习,方证又会说,既然悟了妙諦,又何必在乎什么《易筋经》
  哪怕在少林高僧中放开,也是好的,
  方证大师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他很想说,少林其实担心《易筋经》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中,从而遗祸无穷但这样的说辞,就属於没有参透三法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参透三法门,你老人家是如何得到传授的。
  金光的话,其实还触及他的又一个痛处。
  就是,少林的七十二绝技、易筋经武学等等,其实都是前人的馈赠,而少林的武学,其实一直都在固步自封。
  许多年来不进反退。
  方证甚至都有疑虑,金光今日提出此事,是因为《易筋经》武学已经外泄。
  金光其实在说,当年慧可拿著《易筋经》到处求解,现在江湖上流传经文,
  少林其实不应当感到奇怪。
  “阿弥陀佛。”方证合十,缓缓说道,“师兄所言,振聋发。令老訥汗顏。不过此事非同小可,需要从长计议,今日还是以论剑为上。”
  一段小插曲之后,论剑反而变得顺畅起来。
  当日依次登台的方证、冲虚、左冷禪、向问天等人,均是口答眾人质疑,而无人敢登台挑战。
  眾人问询少林的,多是內功修行。
  问於冲虚的,多是剑术。
  向左先生提问的,竟是寥寥无几。
  衡山、恆山二派掌门寒著脸不想问,方证犹然在回想刚才的金光之问,也无心思问。
  倒是向问天跃跃欲试,似乎有登台较技之意,不过他思索许久,还是打消了这一念头。
  他留著有用之身,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向问天一登台,魔教长老之下的群雄纷纷叫好。
  这位向右使顾盼自如,他於拳脚、长短软硬轻重各种兵器、暗器、轻功、內力均有擅长,眾人偶尔一问,他便可以举一反三,见解往往还比较独特,问者莫不心服。
  魔教中底层的教眾听得血脉賁张,喝彩之声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左冷禪目光闪动,他也有心思上台比试一番,毕竟此前曾经宣言於武林,华山论剑是要与向问天比试的。
  但他环顾左右,方证老神在在,冲虚神游物外,左冷禪也不復提起登台一事。
  他並无必胜的把握,一旦输了,五岳的事业必定大受挫折。
  倒是可以留在朝阳峰之巔,再与这位天王老子交手。
  论剑台上的小插曲早已经通过线报,传入路平耳中。
  路司李今日在杯渡庵,他並未出现在论剑现场。
  “你竟然去招惹少林?”
  某华山耆宿吃了一惊。
  这件事情的味道,太像路平的风格。
  华山耆宿一听之下,便知端详。
  这一位从昨日论剑之后,就一直纠缠著自己,还带了自家徒儿蹭吃蹭喝,当真是赶算了,风清扬他还是赶不走的。
  “这件事情和我可不相干。”路平眨眨眼道。
  风清扬冷哼一声,这位路司李,明显的言不由衷。
  “你想对少林下手?”
  “怎么可能!”路平瞪大眼睛辩解道,“我怎么会动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先生以为我狂妄到这种地步了吗?”
  风清扬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对少林下手,这位路司李眼下確实还不够资格。
  可是根据自己这两日所听到的关於路司李的传闻。
  谁又能说的准?
  二人正相对无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来到静室。
  正是华山派舒奇一一岳不群最小的弟子。
  “师父已经离开华山,去向不明。
  师娘派已经通知弟子门人尽皆回山,不必再寻。
  师父已经留书一封,说是暂时离开华山一段时间,叫我们大家不必记掛。
  师娘说,华山派与路司李的交情不会改变。”
  舒奇不时偷看一下路司李,有些怯怯的说道。
  路平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看起来,让寧中则出任华山掌门一事,確实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不管昨日论剑是不是岳不群挑起的,但看到自己的师父输的这样惨,一些华山门人说不定会心存芥蒂,因此结仇都大有可能。
  寧中则能够这样说,十分难得。
  “岳先生留书,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师娘是在师父房间里发现的,並没有说是什么时候的留书。”
  “你的那些师兄们都说些什么?”
  寧中则让最小的舒奇来传话不是没有缘由的,他年纪最小,受岳不群影响也最少,相反因为年幼,受寧中则的影响反而更加深一些。
  其他的人,怕是没有什么好听话。
  舒奇看了路平一眼,小声道:“师兄们並没有说司李忘恩负义。”
  路平心中一寒。
  平素岳不群是如何向弟子们讲述“他和路司李相交”这一故事,此刻也可以看到端倪。
  福州的故事,一定是岳不群决然出手相助,帮了路司李一把。
  而衡州的事情,从表面上来看,自然是岳不群一直在帮助路司李。
  其间还有岳灵珊的影响,那定然是,路司李一面勾搭小师妹,一面和诸多女子纠缠不清。
  还有双方的武学交流,在华山的弟子们看来,也是华山派有惠於路平。
  华山派是讲义气的,背弃两家相交之义的,就是路司李。
  这就是华山弟子们的视角。
  “你大师兄、岳姑娘怎么说?”
  “大师兄说,司李也是不得已。岳师妹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
  “剑宗的三位师叔呢?”
  “他们都一言不发。”
  路平思索片刻,让舒奇自回玉女峰。
  华山派这个队伍不好带啊。
  上上下下,就没有一个与寧中则同心的。
  而现在,寧中则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反而更加让弟子们的人心分散。
  剑宗三剩此刻怕是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
  令狐冲和岳灵珊,还不能帮上半点忙。
  路平眼角余光不禁看了一边的风清扬。
  他双目一亮,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先生可想重返华山派?”路平忽然笑道。
  风清扬脑海中顿时警铃大作,他毫不犹豫地摇摇头。
  “你是想让我给那位寧师侄撑腰?当真是白日做梦!”
  这位华山耆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