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皇太极的野心
  对于皇太极来说。
  今天议政的主要目的,便是定下未来一至两年内,后金的主要战略目标。
  而战略目标的对象,自然便是明朝。
  随着皇太极首肯示意。
  一名留着金钱鼠尾发型的将领率先站出来开口:
  “主子,奴才以为我大金接下来两年之内都应把兵力重心放在继续进攻辽东前线上。”
  “几个月前,您曾亲自率众进攻宁远、锦州以试其深浅,虽然并未一举破之,但通过这次试探性进攻仍能看出这两城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啃。”
  “况且若是能将这两城拿下,那对明朝来说整个辽东便将无险可守,而我大金亦可以此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
  “甚至说日后凭此南下问鼎中原也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着这位直属将领的策论,皇太极并未接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以鼓励其他人继续说下去。
  五六月份的时候。
  他曾率众先后在一个月内先后进攻宁、锦二城。
  二城守将虽龟缩于城内不敢应战,但对大金来说,还真没那么容易把这两座城池给啃下来。
  他们更擅长野战,而非攻城。
  但皇太极也没有斥责手下将领的提议。
  身为大汗,他要做的便是从一众提议中甄别出最合适的那一条,而非遇到不妥的便开口驳斥。
  至于手下所说的南下问鼎中原
  皇太极确实有这份野心。
  不过现在来说,太远了。
  见刚才那名将领的提议未被采纳,一名汉人继而跟着站了出来:
  “大汗,臣以为不值得在宁、锦二城上浪费太多兵力。”
  这名汉人并未以主子、奴才的称呼来与皇太极对话。
  当然,并不是他不想。
  毕竟指望一个投降的汉奸有太多节操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现在的后金朝廷之中,只有皇太极的一些直属部将才能这样与之对话,以示恩宠。
  顿了顿后,那名汉人继续说道:
  “明朝的一些世家豪族还指望辽东地区来与我大金行贸易之事,所以断然不会看着宁、锦失守!”
  首位上的皇太极点了点头,对这名汉人投去赞赏的眼光。
  自古以来。
  他们这些游牧民族不断南下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互市。
  烧杀抢掠只是手段,互市才是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没那么容易达到,所以才一直反复使用手段。
  就拿后金这地方举例来说。
  缺粮食、缺布匹、缺各种手工制品但不缺金银等硬通货。
  更别提他们这些年来还抢了那么多金银。
  但问题是。
  光有钱没用,他们这地方不生产这些生活必需品。
  所以南方的汉人将这些东西走私到辽东,再通过那里的走私商人卖到他们手中。
  这其中的利润又何止翻了数倍?
  仅凭这一点。
  皇太极就知道明朝的那些世家豪族,必然不会让辽东前线轻易失守。
  要不然的话,他们赚什么?
  得到皇太极的赞赏,那名汉人顿时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谄媚表情道:
  “所以臣以为应直接绕过宁、锦二城,我大金或可从蒙古直接破长城入关。”
  “对于那些世家豪族来说,防蒙古的长城关卡无利可图,而明廷腐败欠饷成风,必然也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守。”
  “所以此等战略比死磕宁、锦二城要切合实际的多。”
  话音落下,便有金人将领开口反驳道:“哼!一派胡言!若是如此,我大金将士从蒙古入关后,岂不是直接落入明朝前后夹击之势?”
  “我看你分明是还心念着明朝!你这是在为明朝出谋划策!”
  见有人竟敢质疑一名汉奸的忠诚,那名汉人也是来了脾气,当即一改谄媚神色,义正言辞道:
  “诸位!我可比你们更想看到大金南下灭明!!!你竟然敢怀疑我对大金的忠诚?!”
  “好了!”大汗位上的皇太极摆了摆,制止了这次纷争。
  随即他又看向那名汉人:“继续说下去。”
  汉人瞪了反驳他的金人一眼,继而方才继续说道:“大汗,您可推演一下。”
  “若您处在那些世家豪族的角度上,看到大金直接绕过辽东南下入关,您是否还会尽心阻拦?”
  皇太极面色一凛:“当然不会。”
  对于那些世家豪族们来说,自己南下劫掠根本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
  甚至说。
  劫掠一番有了更多的钱财后,还更方便他们与自己做生意了。
  汉人见状,知道皇太极已有意自己的献策,便继续朗声开口道:
  “所以臣以为绕过宁、锦二城,直接从蒙古入关南下,才是我大金未来数年的战略发展方向!”
  “就算不成,凭此入关之事,我大金也有了与明朝议和的资本!”
  议和两个字,深深触动了皇太极的内心。
  他太想议和了,他简直做梦都想议和。
  议和。
  就代表着他们从辽东采买物资不需要再由走私商人供应了。
  能一两银子买的东西,谁愿意十两去买?!
  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袁崇焕私下找他议和时他是那么欣喜若狂,发现被骗了后又直接当场破防暴跳如雷的原因。
  现在回想起来。
  皇太极觉得自己当时可能有些冲动了,不应该站出来直接骂他的。
  袁崇焕身为宁远守将,乃是世家豪族推出来的代表。
  按常理推断。
  他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应私下提出议和之事才对。
  既然如此,袁崇焕便肯定有更深层次不为人知的目的。
  可惜袁崇焕已经下岗不再是宁远守将了。
  要不然的话。
  反应过来其中弯弯绕绕的皇太极非得找袁崇焕勾兑勾兑,问问他到底是怎么个事不可。
  此时。
  皇太极已被那名汉臣说动了心思。
  绕道从蒙古入关,既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又可以为自己赚取议和资本。
  他刚想开口让众人深度思考此举的可行性,便听到手下一名亲信大将开口了。
  这名大将不通兵事,但他的地位和职责在皇太极眼中,要比其他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要重要的多。
  因为此人,是主要负责对明朝方面的情报工作的。
  留着金钱鼠尾的将领开口道:“主子,奴才听说明朝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手段狠辣且有励精图治之心。”
  “所以若是轻易绕道入关南下的话,恐怕会生出变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