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的时代1979! > 第42章 许成军是最伟大的青春歌颂者(求月票
  第42章 许成军是最伟大的青春歌颂者(求月票求追读)
  在许成军还在和李晓琳讨论魔幻现实主义的时候,
  许成军的“暴论”引爆了安徽包括但不限于文学的各个圈子后,
  更加魔幻的事正发生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和校园里,
  发生在能看懂字和买了《安徽青年报》的所有青年群体中,
  并正以一种夸张式,甚至是病毒式的速度在合肥传播。
  ——
  1979年,7月17日,《安徽青年报》“青年观察”专栏第一次发布了专栏作家许成军的作品。
  给所有因为“暴论”而期待专栏的人们一个最肯定的答案。
  你们期待对了。
  那是一首叫《向光而行》的诗,和一封叫《致青年朋友:明日起程前,与泥土和星光对谈》的信。
  给连日阴雨天的合肥,带来了最大慰藉。
  什么样的慰藉呢?
  非要说的话,
  就是那个访谈里带着刺的许成军,
  在给所有人一个巴掌后,
  又喂给他们一颗甜枣。
  甜,
  甜的发腻。
  ——
  安徽大学校园里。
  陆晓晓听骑着自行车卖报的老王说这份报纸里有许成军的作品时。
  当即拿钱买了一份,一路小跑的回到学校里,
  与因为各种原因,此时共同留在学校的中文系学子们一起看向了这张报纸。
  在专栏版面最前方的是一首诗,
  还挺长。
  从心理学上讲
  越是年轻越是情感充沛,感情浓烈。
  所以无论哪个年代的学生们都是是最容易被诗歌所触动、也是最喜欢诗歌的一群人,
  他们在还没读诗时就开始了好奇,
  写出《秤星》的许成军又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呢?
  有的学生说,会是艾青《我爱这土地》那样深沉的诗歌,因为《秤星》里体现了许成军对这片土地和这个时代的人性观察,
  有的学生说,会是像北岛《回答》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句子,因为许成军和他们的对话很有哲思,
  还有不少人知道许成军写过《时间》这样带着朦胧诗影子的小诗,而《回答》正是这年代朦胧诗的萌芽代表作,
  有人当场反对,觉得《回答》需要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可能会像顾城的《一代人》,
  要知道,这年代中文系学生就是一群实打实的“杠精”,当即有人不服了,难道《一代人》不需要人生阅历嘛!
  还没等话音落地,有人就提出了“年龄论”,北岛三十岁整,顾城才二十多好嘛!
  更有甚者会觉得是像郭沫若的《女神》那样以火山喷发式的激情歌颂“自我”与“新生”,
  没有人问为啥,
  因为能说出“笔杆子不是用来粉饰太平的,是用来挑破那些假正经的”这样话的人肯定胸腔里有股火;
  但是陆晓晓隐隐觉得都不对,
  争吵没多久,大伙也觉得无趣,
  毕竟答案就在那里,
  于是,学生们都看向了诗歌。
  名字叫《向光而行》,
  这感觉好像是朦胧诗么?
  诗很长,一首诗就占了一小个版面。
  陆晓晓慢慢沉了进去,
  起初期待;
  后来震撼;
  再到最后她竟然留下了两行眼泪;
  这个时代的青年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苦难的经历和过往,
  实在没有的话,也可能发生在他们的家人朋友上。
  而人这种动物有一种最奇特的心理效应,这效应叫做感同身受。
  最奇特的是有时候这种效应是不会边际递减的,
  会递增!
  当然这也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情感嘛,
  天若有情天亦老啊!
  当陆晓晓抬头时,发现女生们眼里都挂上了晶莹的泪珠,
  甚至不少男生都在拂面掩盖自己发红的眼眶,
  “这诗,真美好啊”
  陆晓晓发自内心的感叹。
  她又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好像报纸上那么些行小字是什么稀世珍宝。
  《向光而行》
  作者:许成军
  风把第一缕香递过来时
  你正低头数石阶的苔痕
  而一朵蒲公英举着绒伞路过
  它说——
  “我看最卑微的朵都有思想
  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
  /
  月光会漫过窗棂的裂缝
  在地板上种两株影子
  一株在黑暗里醒着
  数星子坠落的轨迹
  一株在光明中睡着
  梦着未拆的信
  /
  不必追山间的风
  它本就没有固定的形状
  你
  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
  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
  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
  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
  当晨雾漫过脚踝
  有人在身后喊你的名字
  像童年巷口卖人的吆喝
  “年纪越大,我越感激拥有那样的童年。那是天堂。“
  而你忽然想起出发时
  口袋里揣着的半块月光
  原来走了这么远
  仍握着最初的亮
  /
  别让恐惧蛀空掌心的温度
  人一旦有了恐惧,便失去了智慧
  那些被叫做“懂事“的铠甲
  卸下时才发现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不如学溪流
  在转弯处,也唱着自己的歌
  /
  路过的人会留下些什么
  可能是半片落叶,一句叹息
  但能勾起我们感情和记忆的人,都叫做过客
  其实
  大部分时间你都在拒绝你自己
  而不是别人拒绝你
  所以请把影子里的褶皱
  轻轻熨平
  /
  听到的蝉鸣在树梢
  听不到的心跳在胸腔
  听到的声音很美,那听不到的声音更美
  它说——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
  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
  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
  因此
  不必站在路口等一个迟到的答案
  有人说,若是等一个答案太久
  那答案本身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
  毕竟路的尽头
  总有新的苞在酝酿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世上的鲜会相继盛开
  壮丽而不朽的事物会接踵而来——
  震撼!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不,可能还有更多的感动!
  半晌,学生们才缓过来神,他们互相看了眼,原来发现不只是自己流了眼泪。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耐不住性子的“眼镜”周明远,先给出了评价:“好美的诗,比我所有看过的都美!”
  霍,多高的评价!
  但身边这群以“文学评论专家”自居的中文系“杠精们”竟然没一个反驳。
  “这诗如果每一个小节都拆开,感觉也都能成为一首诗,都放在一起,真的太奢侈了!”
  “在我眼里,这首诗就可以让许老师成为青春最伟大的歌颂者!”
  如果许成军在这,就会知道,这不是他的诗真的美的无与伦比,
  而是
  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年轻人们
  喝“鸡汤”喝中毒了!
  一时间,教室内有些静悄悄的;
  不知道谁先意识到报纸上还有一碗汤,
  啊不对!
  是作品!
  也不对,好像该叫给他们的信。
  毕竟,
  他们是真的青年人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