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这个学霸是魅魔 > 第33章 Yu Zhou是他们机器人工程系的!(求追读)
  周宇迷茫了数秒后,好奇道:“哪三个?”
  “我今天接触的女生有点多。”
  周宇这话一出,成功让宿舍另外三人破防了。
  机器人系女生本就不多,想和对方说上话,对於宅男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比做微积分题还难。
  周宇一下搞定三个女生,徐胡三人眼里全是羡慕嫉妒。
  都是一个宿舍的,凭什么他这么秀?
  长得好看了不起吗?
  还是说,要学周宇一样,经常去自习室学习能遇上?
  “你们说的那三个……”
  “应该是人工智慧系的学姐,苏若萱还有……李浩然。”
  宿舍里面安静了起来。
  “李浩然?!”
  “鱼哥你男女不忌啊!”徐胡说完立刻將手捂在了自己的胸前。
  一副要保护他节操的样子。
  周宇无语。
  “我特么直男!”
  “李浩然最近头髮又变长了,估计被人认成女生了。”
  “他和苏若萱来找我去看已经完工的机器人。”
  徐胡鬆了一口气,放下了胸前的手,关心问道:“你们的机器人如何了?最近都没有听到你提起?”
  “就那样吧,能正常走起来。”周宇谦虚说道。
  徐胡和其他两人把周宇的话解读成了做出来的机器人只能走。
  “能走就行了鱼哥,我们都还没有造出第一台机器人呢!你已经很厉害了!”徐胡连忙安慰道,他压根不知道周宇造的机器人到底是什么。
  “没错!机器人正常能走就很棒了!”其他两人也附和著说。
  “鱼哥,你刚才说人工智慧系的学姐是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认识的?”
  陈一航安慰了两秒,但不多。
  他的注意力还是回到了学姐身上。
  “对,鱼哥,细说学姐的事!”
  其他两人立刻把椅子搬了过来,在周宇旁边坐好了。
  “嗯,今天人工智慧系的陈教授让我过去分享自学的经验,那里有不少学姐想要加我……”
  周宇扫过三人期待的眼神,早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
  他想起了陈教授的话。
  机器人工程系和人工智慧系的关係是相辅相成的,就像硬体与软体,缺一不可。
  无论是机器人工程系的机械构造、动力系统设计,还是人工智慧系的数据模型、算法优化,都是构建未来智能世界的基石。
  两个系的人如果能经常走动,那確实有利於一些课题项目的推进。
  “天杀的鱼哥!有多少学姐加你!”
  徐胡要哭了。
  周宇笑著说道:“你们要是有兴趣,以后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她们,反正我们两个系之间多走动下,更有利於合作。”
  “义父!”
  “义父!”
  “义父!”
  “我们的幸福就在你手上了!”
  三人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立刻对周宇的態度来了个180°大转弯!
  周宇看著三人瞬间转变的態度,不禁哑然失笑,他拍了拍徐胡的肩膀,说道:“行了行了,別闹了,不过说真的,咱们確实可以借这个机会,多跟人工智慧系的同学交流交流。”
  “你们脑子里面也別总是想著学姐,更重要的是能学到不少东西,对咱们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
  “对对对!鱼哥说得太对了!”
  “我们三个人眼里全是对知识的渴望,迫不及待想要认识学姐了!”
  眼里全是对知识的渴望?
  是正经知识吗?
  周宇深表怀疑。
  相安无事过了五天后,机器人工程学院的院长和孙主任正在办公室里面坐著。
  “院长,我们认为学院的工作要有起色,必须要高价去抢夺优秀的生源。”
  “去年清园机械系抢走我们省前50名中的43个,我们甚至没进全省前200名考生的志愿表。“
  “如果再不去抢些好苗子过来,我们院想要做出成绩太难了。”
  院长淡定地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才说:“我听张教授说,大一好像有个不错的好苗子,可以关注下。”
  “院长,你也说了,这个学生目前才大一,能不能做出成绩其实都难说。”
  “我明白你的顾虑,但你也知道我们院经费紧张,如果要高价去找好苗子来,我们要多少钱?”
  “要和清园抢人,少於100万肯定拿不下来。”
  “我们从哪儿挤出这100万的经费?”
  “就像你刚才提到的一样,学生在初期很难看出能不能出成绩,如果了高价找来了好苗子,但在我们院期间,好苗子没办法成长起来,那我们前期投入的成本是不是过多了?”
  孙主任嘆气,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院长,您说的確实有道理,高额的投入如果无法转化为实质性的成果,对学院的长期发展来说確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但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因为经费问题而错失培养未来之星的机会,同样也是一种损失。”
  “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加大对在校学生的激励和支持力度,比如设立奖学金、科研资助、实习机会等,让学生看到在我们学院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再者,关於经费问题,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申请科研项目资助等多种途径来筹集资金,这样既能缓解经费紧张的现状,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学院的竞爭力。”
  院长点头,拋出了一个关键:“你说的这个这些,其实都离不开优秀的学生资源。”
  “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按照你说的做,但是不能太著急了。”
  “我们学院才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
  此时院长办公室被敲响了。
  “院长,您现在有时间吗?”
  院长抬头看是学术委员会的杨教授,忙招呼对方进来。
  “院长,您看看这篇文章。”
  杨教授递上了一本书。
  院长接过一看,发现是ijrr,机器人领域很出名的刊物。
  他疑惑地问:“怎么了,上面刊登了新技术的论文了?”
  “是的,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有点……。”
  “您先看了再说。”
  院长经过提醒,首先注意到了作者的名字。
  一作是yu zhou,donglan university!
  东兰大学!
  而且,论文上的作者信息写的很清楚,这个yu zhou是他们机器人工程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