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这个学霸是魅魔 > 第116章 钥匙递给我们了,难道我们还不接?(4K)
  第116章 钥匙递给我们了,难道我们还不接?(4k)
  一旁站著的唐川,越看越惊奇小小研究所,在短短两个小时內,来了二十多號人物。
  关键这些人物,他还没见过,
  有空天探索研究院、航天四院、五院。
  怎么还有天宫二號组上的人?
  不会看错了吧?
  唐川身为孙院士的学生,经常跟著孙院士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有时候就会在会议上见到航天领域的牛人。
  当然,这种见面,仅限於唐川在百米外偷瞄对方,对方根本不认识。
  而现在,这些“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佬们,居然齐聚一堂,在这个不起眼的金属研究所里??
  更诡异的是.....
  唐川突然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徐安,天宫二號的副总工程师,也是航天系统里出了名的技术守门人。
  平时徐安大佬很少参加材料学相关会议,今天居然亲自到场?
  还有,那个人好像是龙航集团的。
  不对啊,这些人怎么会来这里?
  难道金属研究所有了什么重大突破?
  唐川反应慢但並不傻。
  这么多大佬都跑到这个研究所里面,肯定有大事发生。
  不知道什么事。
  “唐川,过来。”
  孙院士开始叫他了。
  唐川赶紧小跑著过去。
  “跟著我进去开会,注意,一会儿在会上,不该说的就別说———.”
  孙院士叮嘱了下,想想觉得不对劲,又加了一句:“,算了,你还是別说话,我让你说的时候再说。”
  唐川赶紧点头。
  跟著孙院士来到了金属研究所最大的一间会议室,在门前,他发现有人在安检。
  会议室门前安检?
  这会议的规格有点高啊!
  以前来这,也就是刷个门禁卡的事儿,今天居然连手机都要单独存放,就连孙院士本人,也要经过专门的仪器扫描。
  唐川莫名紧张了起来。
  究竟是为了什么?
  金属研究所到底研发出了什么材料,这么兴师动眾的?
  “奇怪”唐川忍不住低声嘀咕。
  孙院士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著一丝警告,示意他闭嘴。
  唐川立刻闭紧嘴巴,乖乖站在队尾等待安检。
  轮到他时,负责安检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便衣,气场十足,眼神冷冰冰的。
  那人拿著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在唐川身上缓缓扫过。
  “进去。”
  听到对方说了一句这个,唐川才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此时已经有了不少人,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说话。
  唐川跟个初来乍到的学生一样,跟在孙院士后面,根本不敢东张西望,两人找位置坐下后,过了一会儿,台上就出现了金属研究所霍院士,
  “今天邀请大家过来,非常紧急,因为在电话里面不能透露具体的事,现在我要明確告诉各位,接下来的內容,关乎龙国六代机的未来,关乎龙国航天发展的未来。”
  “老霍,別卖关子了,你知不知道我接了电话后,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到这了?”
  “到底是什么事,你快说。”天宫二號的副总工程师徐安急切说道。
  霍院士示意田鹏上来。
  在眾人的目光注视下,田鹏拿上来一个展示台,上面,则放著一块一元硬幣大小的银白色固体,跟银子一样。
  “这一块,便是周宇目前在我们实验室里,製备出来的硅晶体物,得到这么一块大小,他只用了一个小时。”
  硅晶体物不稀奇,但霍院士所说的製备时间,確实把在场的一些人嚇了一跳。
  “老霍,高质量硅晶体在地球环境下生长速度极为缓慢,跟个蜗牛一样,按照常规方法,生长出这样尺寸的晶体,就算用最先进的气相沉积设备,怎么也得十几个小时,更別说保证晶体质量了。”
  “没错。”空天探索研究院的李院士也点头附和。
  “而且晶体內部的缺陷率很难控制,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霍院土,难道你们实验室用的设备,和我们的不一样?”
  “不,这个关键,在於周宇。”
  “各位稍等下,周宇马上就来。”
  在场的人都盯著台上的银白色固体,个个脸色凝重。
  此时他们终於知道为什么要来这里了。
  如果霍院士所说的话是真的,那么龙国的航天史確实要被改写!
  锯合金的密度与鈦相当,但强度却远超后者。
  用锯合金製造发动机叶片、燃烧室和燃烧管,可使整个发动机减重30%以上,进而降低整机重量。
  以一架重型战斗机为例,单发动机减重即可节省数百公斤,这些重量可被重新分配到燃料或武器装载上,续航里程可增加15%,载弹量提升10%,作战半径进一步扩大。
  一想到这里,大家都紧张了起来。
  他们的幻想要走进现实了?
  如果材料上真的有了突破—
  “你们说那个周宇是谁啊?”
  “你太孤陋寡闻了吧,周宇之前发表过一篇论文,证明过黎曼弱猜想。”
  “这么厉害?”
  “他怎么会研究材料的?”
  “不知道,但我希望他数据不要作假,因为我这心臟承受不了。”
  “应该不会吧,老霍应该检查过了,否则不会把我们都叫过来,如果数据作假,得罪这满屋子人,他以后估计都不用在科研界混了。”
  唐川听著周围人的討论,脑子一片空白。
  周宇居然快速製备出了硅晶体?
  臥槽,这究竟是什么神人!
  所以,今天这么多人都是为了他?
  唐川隱隱有些嫉妒,明明不是材料专业的人,现在居然研究起锯来了!
  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好的脑子?
  难道天才跟他的差別真的就这么大?
  航天四院的人此时已经坐立不安了,催道:“霍院士,那位周宇还没有到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推开了,周宇被田鹏带著,急匆匆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各位,我在实验室里面演算数据,耽误了点时间。”
  “小周,没事,硅晶体的事你跟大家讲讲。”
  “行。”
  “总的来说,这块锯硅晶体,是我在微重力环境下,製备出来的。”
  “我发现,硅晶体常规实验需要在接近1600摄氏度的高温下,等待100个小时,才能製备出来,而且,这样得到的样品,非常脆弱。”
  “所以,我就尝试著,换实验环境。”
  “这个环境,一定要和咱们现实中有很大区別才行,所以我想到了微重力环境!”
  “常规方法需要1600度加热100小时。”周宇的声音异常镇定,“但在微重力环境里只需要1小时。”
  “耐热性能可以达到2000度,极限强度2100,屈服强度1300———”
  会议室炸开了锅。
  哪怕霍院士之前透露了消息,但这群人亲耳听到周宇所说的数据,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锯合金这玩意,名字很陌生。
  名气肯定比不上光刻机、可控核聚变这种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高端工业技术,它和后面两者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人曾在网络上发问,如果能够上交光刻机或者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够专升本吗?
  网友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当然能,还可以以你的名字建一所学校!”
  “眼界就这么大?只考虑专升本?”
  “得了吧,还专升本,你直接升院士都有可能!”
  虽然是个调侃的段子,却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两项技术被民眾认知的程度。
  掌握光刻机、可控核聚变可以改变相关领域,在其领域上前进几步,
  但银合金的突破,却可能改变整个工业的底层逻辑!
  它就像是一座桥樑,连接著基础科学与高端製造,又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未来材料的无限可能。
  它能让现有的技术飞得更高、更远,甚至改变人类探索宇宙的轨跡。
  更直白点讲,合金可以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钥匙!
  周宇毫无疑问,就是那个製造钥匙的人!
  “另外,我通过人工智慧演算数据得出,如果我们能在太空中完成相应的实验,那么硅晶体的生长速度,还能再缩短一半左右!”
  周宇还嫌现场不够热烈一样,又投下了一个重磅消息。
  “如果我们能在太空中进行实验,那我们就能很快得到批量生產合金的条件。”
  徐安愣了一下,他问道:“人工智慧演算?”
  “对,就是根据我实验的数据进行,我的算法会模擬每一种可能的参数组合。”
  “基於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硅的吸附能、扩散势垒,可以得到生成初始晶体生长速率方程为..
  “我再引入微重力条件下马兰戈尼对流抑制係数,修正熔体流动控制方程”
  “在地面实验中无法消除的热溶质对流被抑制,使得扩散主导的生长速率方程简化为·”
  在座的专家们非常认真地听著。
  他们突然发现,数学好的人有个优势就是,隨手就能写出一堆推导出来。
  关键这些推导还是对的。
  “所以,我希望,各位在考虑太空实验时,能够考虑下製备锯合金。”
  周宇在讲完小苔蘚的演算逻辑后,没忘记加这一句。
  徐安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这个提议不错,目前我们天宫二號確实是在徵集相关的实验种类。”
  “最终名额还没有確定下来。”
  “你这个项目,你申报下,能否批准,要看领导的意思。”
  “老徐,你这话就不对了,如果真能找到批量生產合金的关键,那可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名额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航天未来二十年的技术走向!”
  “这个我说了又不算,我是工程师,又不是最后拍板的人!”
  孙院士此时站起来说话了:“老徐,这件事非同小可,因为合金的製备问题,关乎到了六代机的生產。”
  在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周宇设计的设计方案,所以对於孙院士的说法都觉得奇怪。
  “小周这边设计了一款六代机的方案,非常新颖,实现的关键就是锯合金。”
  “林工和吴工,你们说对吗?”
  被点名的林工和吴工这些人前几天才见过周宇,当时还觉得这小子说的都是天方夜谭,结果就几天时间,周宇把样品都整出来了。
  此时的他们,心中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周宇的设计方案原本要黄了,但现在看来,好像能够推动起来?
  林工率先说道:“確实如此,周宇之前设计了一套战机方案,因为材料得不到解决,所以只能放弃,但如果能够解决锯合金问题,说不定,能成为六代机的备选方案。”
  林工没把话说死,可已经给了周宇很高的评价!
  周宇设计的战机方案能够成为六代机的备选!
  徐安沉吟片刻,突然问道:“小周,你的硅晶体生產周期是多少?“
  周宇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1小时,但如果优化工艺,理论值可以压缩到30分钟。”
  “那就是说,如果你们能拿到天宫二號的实验舱位,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能够儘快量產。“徐安琢磨著说。
  林工突然拍桌:“等等,老徐,你没听明白吗?”
  “这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突破,而是整个六代机项目的转折点!“
  林工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听著,我们几个老傢伙在业內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环视眾人,目光如炬,“但小周的这个突破,绝对称得上是一次技术革命!”
  “你们在这犹豫要不要他的实验上太空时,丑国那群人不知道发展了什么领先的航天技术!”
  “丑国人难道会停在原地,等我们去超越吗?”
  “你们难道想再一次被人踩在脚下吗?”
  “银合金技术,可能是我们在航天领域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
  “周宇都把钥匙递给我们了,难道我们还不接吗?”
  “我们这思前顾后不敢前进的样子,就不怕被別人笑话吗?”
  徐安犹豫片刻,最终下定决心,他抬起头说:“其他实验上太空的资格延后,天宫二號实验舱位置有限,那么都为银合金实验让步!”
  “领导那我去沟通,周宇你准备好实验,希望你不要让我的努力白费!”
  这一次,他们一定要领先!
  这一次,他们一定要做到蓝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