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 第597章 社庙医馆
  於是说干就干。
  在这位老炭翁的指点下。
  罗长生便组织河头村的兵户们入山烧炭。
  这烧炭有很多讲究。
  选用的木料,最好是那种密度高的硬木为佳。
  上好的炭一般是用榆木,枣木烧制,这两种木材並不容易获得。
  好在河头村的附近山中,樺木,杨木与柳木也不少。
  这些也都是烧炭的好材料。
  此外就是如何烧炭,一般来说有堆烧法和炭窑两种。
  堆烧法烧制简单,但出炭率很低而且很容易失败,所以並不適合大规模生產。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修一座炭窑。
  但修造炭窑所费颇多,眼下的同袍社可没这个財力。
  结果老炭翁带著他们到山中,找到了一座半废弃的炭窑,只要稍加修缮就可使用。
  据那老炭翁讲,这处炭窑是他父亲当年带人修建的。
  他本想將这处炭窑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儿子战死在了赤水河前线。
  他本以为自己再无人赡养,结果罗百长组织的同袍社。给他送来了粮米柴薪。
  老炭翁无以为报,便將这座炭窑送给同袍社,也算是尽一份心力。
  罗长生一听自然是大喜。
  心说果然是好人有好报啊。
  有老炭翁的指点,烧炭进行的很是顺利。
  第一窑便烧制出了上好的木炭数千斤。
  有了木炭,罗百长便组织兵户走了一天的山路到县城去卖炭。
  此时刚刚入冬天气骤冷,城中对木炭的需求很大。
  一秤十五斤左右的木炭,就能卖上一百文左右。
  而这一窑炭,刨去成本,同袍社便能得钱三十余贯。
  有了这烧制木炭的收入,河头村的同袍社总算是能维持下去了。
  李原一听,也是频频的点头。
  心说这位罗百长,確实有些本事。
  他记得罗长生因功升任百长也不过是月余时间,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此外,李原对罗百长组织的同袍社也非常感兴趣。
  刨除去守田这一部分,兵户互助的这个想法非常好。
  李原决定在河头村,好好的观察一番。
  如果这同袍社,真的如罗长生所说的那般有效果。
  李原倒是有心將这种互助组织,在北川各个兵户村寨中推广。
  如此一来,像权三利那种人,再想残害兵户便找不到机会。
  当然,像同袍社这种组织也不是没有隱患。
  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反倒容易酿成祸事。
  所以这同袍社,必须由自己的青原伯府直接管理才好。
  而这位罗百长也確实是个人才,自己不妨看看能不能大用。
  正在这时,李原又想起了一事出言问道。
  “你们村这次出征伤亡几何?”
  “伤患都是如何安置的?”
  “为何我没在村中看到有受伤的兵户?”
  罗长生连忙回道。
  “启稟伯爷。”
  “此次北岸四城大战。”
  “我河头村出兵八十九人,其中阵亡三人,重伤者八人。”
  “阵亡者我已安排统一安葬。”
  “家中遗孤,我们同袍社也出资救济。”
  “而伤者的话。”
  “伯爷请隨我来。”
  说著,那罗百长便在前面引路,似乎要带眾人去什么地方。
  李原与几名陪同官员都有些好奇,互相看了一眼便跟在了罗百长的身后。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罗百长是如何安置伤员的。
  罗长生带著眾人在河头村中穿过主路,绕过了几处屋宅,来到了一座小庙的面前。
  李原抬头一看,只见庙门上不大的牌匾上写著【河头社祭】四个字。
  原来这是一处建在村中的社庙。
  人们自然听过社稷这个词。
  其中“社”就是代表土地的意思,而“稷”就是粮食穀物。
  所谓社庙,其实就是建在村落中的土地庙。
  罗长生站在庙门口,躬身请李原入內。
  李原也没客气,迈步便进到了庙中。
  这座社庙其实很小,进来之后內部只是个四方的院子。
  算上正殿与左右耳房,也不过是五间屋子。
  李原提鼻子一闻,在庙中闻到了一股草药的味道。
  一旁的罗百长对李原介绍道。
  “伯爷,您这边请。”
  “咱们村中的伤患,其中不少人並无妻妾,只是孤身一人。”
  “若是让他们在家自己养伤,恐会无人照料,吃喝也多有不便。”
  “我便让人把他们,都搬到了村中的社庙中一起照顾。”
  “又安排了几个婆子,负责给这些伤患们做饭换洗。”
  李原放眼望去,社庙的左右厢房已经被改成了病房。
  走入厢房一看,只见屋內摆放著数张草铺,七八名重伤兵户正在此处养伤。
  社庙中,呼啦一下进来了许多人。
  也引得这些兵户伤號们的好奇。
  他们抬头一看,立刻就有人认出来了,这不是青原县伯大人吗。
  於是眾位伤兵,激动的都要下床行礼。
  却被李原及时的给拦住了。
  他怎么会让这些伤员给自己跪拜呢。
  正在这时,从正殿之中走出了一名白髮老者。
  罗长生赶忙向李原介绍道。
  “伯爷这位陈伯,也是这社庙的庙祝。”
  “陈伯懂些草药,现在这些伤兵都由他负责照料。”
  一般这种村中社庙的庙祝都是兼职。
  这位陈伯,其实也是本村的老兵户,只是早年曾做过採药人。
  所以知道一些草药的药性和使用方法。
  村寨中谁要是受了伤,都是由他来医治。
  这次照顾伤患,自然也是由这位陈伯负责。
  庙祝陈伯,听闻来的这位是青原伯李原,赶紧过来要下跪磕头,却是被李原阻止了。
  让这么一位白髮老者给自己磕头,李原觉得不忍。
  比起见礼,李原其实更想看看这位老庙祝是如何治疗伤患的。
  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位伤兵需要换药。
  那陈伯便从后屋,拿出来一个捣药用的臼杵。
  在臼杵之中,盛著一些黑色粘稠的物质。
  老庙祝对李原介绍道,这是他父亲传下来的草药方子。
  李原用鼻子一闻,確实是某种草药又混合了油脂。
  所谓治伤,其实就是將这些黑乎乎的草药抹到伤口上,在用绷带仔细缠好。
  虽然这位老庙祝不了解什么微生物病毒知识,但还是凭经验使用沸水煮过的布条。
  治疗还是很有效果的。
  至少河头村抬回来的这七八名重伤患,基本都活了下来。
  看著小小的社庙,李原不由得是心中感慨。
  这不就是军医院的雏形吗。
  自己扫平北邙山山匪的时候,当时还想著修建医院。
  后来事情一多,此事便耽搁下了。
  看著眼前的社庙,李原觉得自己的青原医馆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原又命人取来了伤药与酒精交於这位老庙祝。
  有这些药物的帮助,想来能让伤兵儘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