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原来如此啊!”
  “我说平痴痴傻傻的六弟,怎么还会这些话术!”
  “哪是谁在背后坏我们的好事?会不会是那个兵部侍郎?我看六弟似乎对他颇为看重啊!”
  陈杭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对此,陈骏则摇摇头,面色阴沉的说道,“看今天的样子,六弟和那个兵部侍郎並不认识,应该不至於事先谋划,不过现在找不找到这个谋划之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决不能让六弟真把江南道水患治理好!”
  “这是为何?”陈杭一脸懵逼。
  “蠢!”陈骏嫌弃的看了一眼陈杭,“你难道看不出来,如今六弟在父皇心里的分量已经越来越重了,如果再能立下大功,日后父皇心中还会有我们兄弟么?”
  “是,是。”陈杭连忙点头,隨后恨恨的说道,“那三哥,你说怎么办,四弟我全都听你的,不然我再去找父皇,让父皇撤销六弟的江南道钦差大臣的职位,让三哥你当!”
  “你……”
  陈骏不禁深深的看了一眼陈杭。
  如果不是从小到大,陈杭都是自己的跟屁虫,这个傢伙算是被他看著长大的。
  他甚至怀疑,真正智商有问题的人不是陈起,而是陈杭!
  早朝上,炎帝才刚刚任命了陈起作为钦差大臣。
  就凭陈杭几句话,就想让炎帝改变想法,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罢了,此事我自有谋划。”陈骏想了想后,还是决定先不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陈杭这个脑子缺根弦的傢伙。
  “那就好。”
  “反正三哥你若是需要我的帮助,直接告诉我就是!”
  说完,陈杭就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看他的那个样子,显然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让陈骏又是恼火又是无奈。
  从某种角度来说。
  未来,他如果想要参与夺嫡,身边一定需要有人帮助,如果有陈杭的帮助自然再好不过了。
  可问题是眼下的陈杭却好像一个烂泥巴一样,扶不上墙。
  甚至还会拖后腿?
  ……
  另一边。
  回到住处之后。
  陈起也告知王世,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江南道。
  当然,他没忘了派铁柱前去赵洛樱的住处,把自己当上江南道钦差大臣的事儿,专门告诉赵洛樱。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
  赵洛樱著实有点意外了。
  她本以为,就算陈起为人正直,有一个为国为民的心,可是终究是个出了名的疯癲皇子。
  对於大炎国的朝政不会有什么帮助。
  可没想到,炎帝连江南道治理水患的钦差大臣,这么重要的位置都给他了?
  这足以说明炎帝对他的信任。
  “我家殿下已经稟告陛下,让赵將军隨我家殿下一同前去江南道,还请赵將军收拾行囊,明日出发。”铁柱毕恭毕敬的说道。
  “什么?还要带上我?”赵洛樱微微皱眉。
  “是。”铁柱点头。
  “你家殿下可还说了什么別的?”赵洛樱不禁有点意外了,“为何要带上我前去?”
  “这倒是没说,只是,此时已经得到陛下恩准,还请赵將军早做准备。”铁柱善意提醒道。
  “知道了。”
  赵洛樱脸上一红,
  她虽然是大炎朝廷將军,可更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
  如今,和一个大男人前去江南道,这一路上岂不是惹人非议,以后他还怎么嫁人?
  得到赵洛樱回復后,铁柱才主动告退。
  等到他走了,赵洛樱身边的侍女才主动走上前来,面带担忧之色的问道,“大小姐,这六皇子前去担任江南道钦差大臣,为何会让您跟著一起,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谋划?”
  “这应该不会。”
  “六皇子虽然有时候有点痴傻,可却並没有什么坏心思。”
  赵洛樱摇摇头,“而且,淮北王之事,还要多亏了六皇子仗义出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说起来,本將军还欠他一个人情,这次就隨他去一趟江南道就是,你们准备收拾行囊,明日前去江南道。”
  “是。”
  见到赵洛樱做了决定,几个侍女也不敢多说,点头下去准备了。
  反而是赵洛樱自己,一个人走到院落之中,拿著长枪舞了一会后,心思却有点莫名的烦乱了。
  自从获封將军之位,来到皇宫之內居住后。
  她一直颇受到炎帝爱护。
  只是,她一直心怀为父兄復仇的意志,但这么多年以来,她对当年父兄战死沙场的事情多方打听,当事人几乎都对那场战斗的细节讳莫如深,不愿提及。
  加上当年父兄用兵最为谨慎。
  直觉上,她感觉父兄之死有些蹊蹺。
  只是这么多年来,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关係的她,几乎找不到任何证据佐证。
  如今,阴差阳错之下和陈起扯上了关係,后者还厚著脸皮叫她老婆?
  或许以后,她可以藉助陈起这个六皇子身份,调查当年的父兄之死?
  想到这,赵洛樱脸色也闪过了几分坚定之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当年父兄的死彻底弄明白!
  ……
  官道上。
  陈起坐在马车上,赵洛樱和王世则是骑马追隨在后面,这也让他多少有点无奈。
  本来在他的安排之下。
  他应该和赵洛樱坐在马车里,让王世一个人骑马的。
  可面对他明显不带好意的要求,赵洛樱却果断拒绝了,非要一个人骑马追隨。
  这让他多少有点无可奈何。
  但说起来,这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反正在他心里,已经把赵洛樱这个大炎第一美人当成自己老婆了,早吃晚吃都是吃!
  而前往江南道的一路上。
  陈起也发现,越是往江南道的方向行进,路上的流民难民就越多,而且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衣衫襤褸。
  很显然因为水患的原因,江南道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这让陈起心中不禁有些怜悯之感。
  江南道乃是江南水乡,因为土地肥沃,温度適宜,水稻每年能两熟乃至三熟,百姓的日子理当比北方富庶。
  可因为一个无法治理天灾水患,却让百姓困苦至此。
  这不就是大炎地方官吏的无能么?
  “铁柱,除了朝廷的賑灾粮餉,再准备五百万两银子採购粮食,分发给路旁的灾民。”陈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