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被骂上热搜后,顶流赖上我炒CP > 第413章 好名字
  她没有立刻回答。
  那艘船,那个人类文明的奇蹟与赌注,在图纸上静默著。它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字,只有一个冰冷的项目代號——“迴响”。
  苏晚的手指从那个复杂的球形装置上移开,轻轻覆盖在顾沉的手背上。她的动作很慢,带著一种近乎庄严的仪式感。
  “它叫『原点』。”她说。
  顾沉的身体有片刻的僵硬。他咀嚼著这个词,那些刚刚平息的风暴,那些关於港口与航船的爭论,瞬间被这个名字赋予了终极的意义。原点。它出发的地方,也是它必须归来的地方。
  “好名字。”他最终说,然后收紧了手臂,將她更深地拥入怀中。
  研究所的走廊在他们身后一盏盏熄灭,將白日的喧囂与紧张都关在门后。他们没有开车,而是选择步行。城市的夜风带著初秋的凉意,吹散了苏晚额前的一缕碎发。
  他们走过灯火通明的街道,走过安静的居民区,最后停在一片视野开阔的河岸边。这里远离了市中心的光污染,天空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墨蓝色。
  苏晚仰起头,她的视线穿过稀疏的云层,准確地投向天鹅座的方向。
  那里,天鹅座x1,一个距离地球超过六千光年的黑洞系统。它是“迴响计划”发送出的第一张“名片”的目的地。那里有什么?一个能够接收並理解那张名片的文明?或者,只有亘古不变的、吞噬一切的虚无?
  宇宙以它的沉默回答了所有问题。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像是在对著一口深不见底的井里扔石子。”顾沉站在她身旁,顺著她的方向望去,“扔下去,然后用一辈子去等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回声。”
  “所以才需要有人守在井边。”苏晚没有收回视线,“確保井口是敞开的。也確保……万一从井里爬出来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有能力把盖子盖上。”
  她的话里有话。顾沉能感觉到。
  苏晚从外套的內袋里拿出一个东西。不是手机,也不是钥匙。那是一把木柄的刻刀,刀柄被摩挲得油亮,带著岁月的包浆。这是她父亲的遗物,一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是“迴响计划”最初的构想者。
  她紧紧握著那把刻刀,冰冷的金属刀身贴著她的掌心。她对著那片遥远的星空,用只有自己和顾沉能听见的气音低语:
  “爸,蜡烛没有灭。”
  夜风吹过,她的声音里带著一丝颤抖,却又无比清晰。
  “风还在吹,但光……已经点亮了。”
  说完,她像是卸下了千钧重担,整个身体都放鬆下来,自然地靠在了顾沉的肩膀上。他的肩膀宽阔而安稳,是她最熟悉的港湾。
  “好了。”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语调忽然变得轻快,“正事谈完了。”
  顾沉还没从她刚才那番话的郑重里完全抽离出来。
  苏晚却侧过头,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让他完全意想不到的话。
  “咱们夫妻,终於可以好好研究剧本了。”
  “剧本?”顾沉的思绪卡壳了,“什么剧本?陈导又给你递本子了?”
  他下意识地以为是她那个导演朋友。苏晚偶尔会帮一些硬科幻电影做顾问,对剧本挑剔是出了名的。
  “不是那个剧本。”苏晚摇摇头,她从他肩膀上直起身,拉著他的手,“回家。回去了你就知道了。”
  她的公寓里,那张摊满了图纸的桌子已经被收拾乾净。苏晚没有开主灯,只留了一盏落地灯,光线昏黄,恰好照亮了桌子的一角。
  顾沉看著她从那个装刻刀的布套里,小心翼翼地抽出刻刀。但他关注的不是刀锋,而是那个木质的刀柄。苏晚用指甲在刀柄的末端一个极其隱蔽的接缝处轻轻一撬,刀柄的尾盖弹开了。
  里面没有暗藏的刀片,也没有什么江湖传闻里的毒药。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闪著蓝色微光的存储晶片。
  “这是……”顾沉感觉自己的呼吸停滯了。
  “剧本。”苏晚將晶片插入一台被物理隔绝了网络的平板电脑。屏幕亮起,一个加密文件被解开。
  文件的標题,只有两个字——《壁炉》。
  下面是一行小字:写给守在壁炉边的人。
  顾沉凑过去,逐字逐句地阅读。他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慢慢转为震惊,最后变成一种混杂著恐惧和敬畏的凝重。
  这根本不是什么剧本。
  这是一份……一份应急预案。一份从未在任何官方文件里出现过的、属於“迴响计划”b面的、最黑暗的应急预案。
  它详细罗列了“迴响计划”可能遭遇的几十种最坏情况。
  ——如果接收到的迴响信號携带无法解析的模因病毒,怎么办?
  ——如果迴响信號是一种定位信標,引来了恶意的实体,怎么办?
  ——如果“原点號”在航行中被劫持或改造,它不再是希望的使者,而是特洛伊木马,怎么办?
  每一种情况后面,都对应著一套冷酷到极点的应对方案。
  顾沉的手指点在其中一条上。
  预案7:若迴响信號被证实具有强信息污染性或模因攻击性,启动“焦土协议”。
  “『焦土协议』?”他念出这个词,感觉喉咙发乾,“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苏晚的回答平静得可怕,“在確认信號源无法被善意解读的瞬间,物理摧毁国內乃至全球所有合作方的超高精度接收阵列。不留一片残骸,不剩一个比特的数据。让对方的迴响,石沉大海。”
  顾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物理摧毁?用什么?这……这等於是让整个计划自杀!我们投入的一切,所有人的心血……”
  “对。”苏晚打断他,“用自杀,来避免他杀。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最高指令。他把点燃火种的权力交给了我,也把熄灭火种的权力,交给了我。”
  顾沉无法言语。他看著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它们像一把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希望”这个词温情脉脉的表皮,露出了下面血淋淋的骨架。
  希望不是一厢情愿的浪漫幻想。希望是在悬崖边跳舞,並且隨时准备好,在深渊凝视你的时候,先一步炸毁脚下的桥樑。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顾沉问。
  “因为直到今晚之前,你都只是那个在港口等待的人。”苏晚直视著他,“你的任务是煲汤,是成为那个『家』的符號。我不能、也不该把这些东西压在你身上。那不公平。”
  “那现在呢?”
  “现在,”苏晚伸手,握住他放在桌沿的手,“你不再只是港口,你也是航向。你是『原点』的一部分。所以,你有权阅读这份剧本。並且,在我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成为我的参照物。”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一起,成为彼此的参照物。”
  良久的沉默。
  平板电脑的微光映照著他们两个人的脸。那些关於宇宙、文明和存亡的宏大命题,此刻不再是遥远的哲学思辨,而是化作了这份文件里一条条具体的、残酷的行动指令。
  家,是温暖的壁炉。
  但这份《壁炉》协议,却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亲手將整个壁炉连同房子一起推入深渊,以保全屋后的整片森林。
  顾沉的另一只手,缓缓抬起,轻轻点在屏幕上“焦土协议”那几个字上。
  “这个剧本,”他开口,每个字都无比沉重,“只有一个结局吗?”
  苏晚摇了摇头。“不。它有几十个结局。而最好的那个,是我们永远都不需要打开这份文件。”
  她说完,將平板电脑的屏幕熄灭。
  房间重新被昏黄的灯光包裹。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份看不见的“剧本”,已经横亘在他们之间,成为了两人关係新的底色。它比信任更沉重,比理解更残酷。
  它叫,责任。
  顾沉收回手,反手握住了苏晚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