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马大木虽然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转念一想閆埠贵说的话,还有妹妹的叮嘱。
  马大木也觉得心里有些不对劲了。
  四合院里的事,自然逃不过苏和平的眼睛。
  不过这个结果,他早有预感,料到刘家会破坏马大木的相亲。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苏和平在思考。
  是不是该提醒一下马大木。
  现在大家都打马大木的主意,而他却浑然不知,这事儿未免太缺乏戏剧性了!
  ……
  苏和平成了採购员。
  这採购员也有採购任务。
  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找到招待级別的肉,这种肉可不能去市场找。
  如今市场的肉都是由肉联厂供应的。
  在肉联厂出厂前。
  优质的部分早已被挑拣完毕,被不少单位提前拿走,剩下的肉虽不至於差,但肯定达不到招待级的標准。
  要完成任务,苏和平只能另想办法。
  再者。
  就算市场上有符合要求的肉。
  他也绝不会去买。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不然的话。
  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东西,怎么转换成现金呢!
  周一早晨。
  在厂里报到后,苏和平骑车出了城,在外转了一圈,从系统空间中拖出两头系统產出的肥猪。
  这两头猪,都是通过系统签到获得的猪崽。
  每头的重量都超过了五百斤。
  在这个年代。
  这绝对是个庞然大物。
  李建国在城外,发现路上空无一人,便牵著牛直接前行。
  路上遇到行人时,大家都傻眼了。
  这牛也太大了。
  是怎么养的?得消耗多少草料?
  李建国不再理会旁人的议论,走了几步后,终於拦下一辆准备进城的卡车。
  五块钱,请人帮忙运到钢铁厂。
  当这两头壮硕的牛被赶入厂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门卫本想拦下这辆外来车辆,但在李建国解释清楚后,只能一脸疑惑地看著卡车朝物资部驶去。
  还没到物资部,就已经有不少人跑出来围观。
  即便许多人不懂养牛,但大多数人还是见过市场上的牛的。
  通常一百多斤就可出售的牛,突然出现这么大一头,怎能不让人好奇?
  別说採购部门了,就连张主任也听说了此事,一脸怀疑地走出来。
  看清是李建国带来的牛后,张主任惊讶地说:
  “小李,行啊!这头牛长得真好,看来养了好几年吧?是在哪儿……”
  “哦,规矩我知道,来源就不问了。”
  张主任刚想询问李建国这头大牛的来歷,忽然想到採购部的规定,
  毕竟做採购的都有自己的渠道,能弄到东西,只要没人投诉,那就是本事。
  你非要刨根问底,岂不是砸人家饭碗?
  因此看到这么大的牛,虽然大家心中充满疑问,却也没多问。
  这一天是星期一。
  採购部门大多数人都在。
  近几天,陈玉梅和李建国已经混得挺熟了。
  这时看到这两头膘肥体壮的牛,不禁竖起大拇指:
  “小李,没话说,你的本事让我佩服!”
  “你要是早来搞採购就好了,这样才不浪费你的才能!”
  仅凭这两头牛的体型,
  就能猜测出
  出肉率应该不低。
  当然了,这也只是初步判断,具体能有多少,还需专业人士评定。
  因为此时活牛,也就是生猪,也有等级之分。
  生猪收购价是根据出肉率评估来定级的。
  分为12个等级。
  每百斤毛猪出肉达77斤评为一级,价格53.2元。
  每百斤毛猪出肉减少2斤,则降一级,价格相应减1.4元。
  如每百斤毛猪出肉75斤评为二级(caaf),价格51.8元;
  每百斤毛猪出肉73斤评为 ** ,价格50.4元。
  以此推算。
  最下一等是每百斤活猪出肉55斤,评定为12级,价格37.8元。
  这是食品部门制定的收购价。
  不是隨意决定的。
  这种分层次的生猪收购价既合理又公正。
  而且食品站的验收员都是经验丰富、技艺嫻熟的老屠户,对生猪出肉率的评估非常精准。
  这两头异常肥大的猪,需要专业人员评定等级。
  但即便普通人,
  从猪的骨架也能大致判断。
  苏和平找来的这两头巨型肥猪,出肉率肯定不低。
  可能是顶级猪。
  高级猪与低级猪的价格差距很大。
  李主任已派人去肉联厂请人来。
  不过物资部的地磅现成可用,可以先称一下猪的重量。
  此刻物资部已被人群包围。
  毕竟这么大猪,大家都没见过。
  正在把猪赶向地磅。
  有人猜测:
  “这么大猪,三百斤应该不止吧!看起来比菜市场里的猪大多了。”
  旁边有人不屑:
  “三百斤?”
  “猪只要大一点,重量就不在一个级別了。”
  “再看这猪的骨架,背宽都快有尺子量了。”
  “低於四百斤你就找我!”
  有人惊嘆:
  “四百斤?”
  “二百斤就已经算大猪了!”
  “这两头看著也没大多少,就有四百斤?”
  “听说是苏医生弄来的。”
  “中秋时,陈採购通过关係搞来一头两百五十斤的大肥猪,让大家过了个肥美的中秋。”
  “现在这头更大,还是两头。”
  “人家本事,没话说。”
  这时。
  猪已上了地磅。
  旁边有人称量,不禁惊呼:
  “514斤!”
  “这头更重,526斤!”
  我的天。
  所有人都震惊了。
  大家觉得这两头猪肥头胖耳的样子,重量肯定不轻。
  但超过五百斤,还是超出所有人预期。
  两头加起来超过一千斤。
  而且。
  仅看猪身圆滚滚的,就能猜到出肉率肯定不错。
  这些年。
  通常是食品站的人下乡收猪。
  大家都省吃俭用,普通百姓家的猪卖出去,每百斤还能得到两斤稻穀的补贴。
  像这种千多斤的猪很少见。
  这不过是二十多斤稻穀的补贴罢了。
  如今既然猪是採购员弄来的,这些补贴的东西,都要折算进生猪的价格里。
  这么大的猪,真是少见。
  等级定了下来。
  工厂绝不会小气这点补贴。
  瞧瞧李主任脸上那快要溢出来的笑容!
  李主任真的很高兴。
  这两头肥猪,简直可以称为传奇了。
  此刻的李主任,正为自己当年把苏和平调到採购部而得意。
  要不是苏和平来了,他们的採购部哪有机会得到这样大的肥猪?
  这时,
  肉联厂的屠宰工到了。
  老师傅姓张,和李主任也算是老熟人了。
  轧钢厂每逢过节,都会自己弄些生猪到厂里自行宰杀。
  每次运回来的猪,不管是评级还是宰杀,都是找张师傅来。
  这次,
  去请张师傅的人说厂里又来了一头四五百斤的肥猪,张师傅还不信。
  倒不是觉得猪不会长得这么大,
  而是觉得,
  养这么大,太浪费粮食了。
  俗话说,“千斤猪难见,千斤牛更稀”。
  按理说,猪只要餵养,就会不断长肉,但过了快速生长期,一般人家就卖掉了。
  不合算。
  看到这么大的猪,
  张师傅也不禁嘖嘖称奇:
  “这么大的猪,我还是头一回见,应该超过五百斤吧!”
  要说还是专业的人厉害。
  一眼就能大致猜出来。
  李主任走上前:
  “张师傅,好眼力!”
  “这两头猪,都超过了五百斤。”
  “帮忙看看这两个大傢伙,能评上什么等级!”
  “等会儿还得麻烦您出份力。”
  张师傅也不客气。
  绕著猪转了两圈,然后伸手在猪身上摸摸按按。
  竖起大拇指:
  “厉害了,这身肥膘,肯定都是一级猪了。”
  嘶……
  周围的人惊呼。
  看著苏和平的眼神,都带著震撼。
  这才是真本事啊!
  不用说了。
  先扎帐。
  两头猪一共1040斤,按照一级猪的价格,每一百斤53.2元。
  这是食品站的价格。
  但厂里的採购部有自己的定价。
  不然,別人为什么要卖给你们?
  而且,
  整头猪拉回去,
  別的不说,所有的猪肉都是你的。
  平时去市场上买肉,很难挑到好肉的,就算是在厂里採购也一样。
  所以採购部给达到一级標准的生猪定价是每百斤55元。
  那是自然。
  这价钱里还包含了补贴。
  两头猪加起来总共572块,吴建国直接去財务报销。
  採购员买东西,不可能自己掏腰包,都是先从公司借支的。
  吴建国之前已经借了五百块。
  不过。
  这两头猪的费用还不够。
  必须平帐。
  他又从財务借了五百块,这也是当採购员的好处之一。
  手里总是有流动资金。
  当然啦。
  对很多公司而言。
  採购员必须是可信的人,或者有关係的。
  第49章 **登门拜访**
  钱到手了,而且是自己的钱。
  吴建国不管周围看杀猪的人,晃晃悠悠地离开了。
  不过在走之前。
  採购组的人都跟他打了招呼。
  他们知道,这位吴建国虽然以前是医生,但人脉广得很,能搞到不少好东西。
  必须搞好关係。
  採购员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
  尤其是高级採购员,有时会有特殊需求。
  比如特地找一些罕见的食材。
  一般人很难找到。
  比如说。
  要招待贵宾,而贵宾偏偏喜欢吃拍黄瓜。
  冬天的时候,即使反季节,为了取悦贵宾,这拍黄瓜还是得准备。
  这种时候的压力就落到採购员身上。
  这就得看人脉了。
  人脉广的话,在冬天也能搞到黄瓜。
  不管用什么方法,总之你能办到就是本事!
  能够经常完成这种任务的,才算是优秀的採购员。
  別的採购员,碰到这种情况,只能依靠人脉帮忙。
  像吴建国这样的,他们当然想巴结,大家都看出这个年轻人有些神秘。
  吴建国本来就是个游手好閒的人,嘴巴也很会说。
  別人主动接近,他也不会拒绝。
  没多久,他就和採购组的人混熟了。
  接下来吴建国的任务就轻鬆多了。
  有了这两头大肥猪做基础,其他任务也不算难。
  周末。
  吴建国的生活现在很愜意。
  不用每天都去公司上班,平时上班和周末差不多,但对公司里的其他人来说可不一样。
  一到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