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他们属於资本家阶层,周围也没多少人愿意搭理他们,生怕惹祸上身。
  能联繫上的,都是过去做生意的伙伴。
  这些人精明得很。
  虽然互相帮衬,抱团取暖。
  但在外人面前,绝不会流露半分熟稔。
  今日新年。
  家里冷冷清清。
  忽然想起找李建民拜年,毕竟救命之恩他们一直记著。
  又担心林如玉会有其他念头,让她独自待著或者外出散心。
  可林如玉坚持要来。
  林父林母拗不过,只好一起跟著来了。
  见面之际,林母自然得嘱咐几句。
  “建民哥,许久不见。”
  “这位就是嫂子吧,嫂子好,我叫林如玉,是建民哥的朋友!”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看到小赵。
  林如玉也觉得惊艷。
  热情地打招呼。
  然而小赵此时心里早已拉响警报。
  “又一个覬覦我男人的女人!”
  看到林如玉盯著李建民的目光。
  赵美丽立刻警惕起来。
  她搂紧李建民的手臂,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柔情拴住他摇摆的心。
  “如玉姐好!”
  赵美丽忐忑地回应。
  既然来了客人,自然得带回家里。
  穿过院子的时候。
  林家人这才发现院子里正办丧事,心里疑惑。
  不过林父是钢铁厂的董事。
  虽说不管事。
  但钢铁厂的人都认得这位林董,瞧见林董身边的姑娘漂亮得紧。
  好几个人拿看热闹的眼神瞄向许富贵。
  这时。
  许富贵直接挤进人群里去了。
  自个儿是绝后的事情,消息没泄露出去,说明娄家也是讲规矩的,没把自个儿的老底抖出来,还给留了面子呢。要是寻常人家碰上这事儿,估计早传得沸沸扬扬了。这时候,自个儿也没脸跟娄家人见面。
  娄总也是从旁人的閒谈中得知,出事的那位从前是轧钢厂的员工,因工受伤才退下来的。
  秦淮茹见到娄总,便顺水推舟地请娄总烧两张纸钱。这架势,分明是想占便宜。
  娄家不缺钱,这种场合烧点纸钱再隨份子,倒也合情合理。而且娄总身为老板,隨得太少的话不合適,总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只给一块两块的,那显得太寒酸。
  烧完纸钱后,娄总从兜里掏出一叠钞票,全是十块面额的,连零钱都没有。
  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吞了口唾沫。娄总这种身份的人,就算隨份子也不会在这吃饭,这钱就等於白得了。
  娄父略一思量,抽出了两张十块的,正准备递给閆埠贵时,苏和平在一旁笑了笑道:
  “娄总!”
  秦淮茹和贾母的脸色顿时僵住了。她们都看出娄总此刻是在苏和平家拜年,眼见有好事发生,又担心苏和平搅局。
  果不其然。
  苏和平接著说道:
  “我和贾家有仇。”
  “当年贾东旭出工伤时,是我救了他的命,他们家为此纠缠了我好几个月,说是让我害得他成了残疾人。”
  “你確定要隨这份子?”
  娄父是个聪明人,更何况苏和平这不是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挑明了。
  娄父立刻把手中的钱收了起来,重新放进口袋,对披麻戴孝的秦淮茹说道:
  “发生这样的不幸,节哀顺变。”
  苏和平还不打算罢休。
  继续说道:
  “有什么可哀的,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少了个负担。”
  我的天!
  大家对苏和平睚眥必报的性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苏和平確实惹不起!
  “娄总,走吧,喝点茶吧。”
  苏和平瞧著秦淮茹和贾母难看的脸色。
  娄总今天来这儿也是来拜年的。
  这家人简直欺人太甚,想趁机道德 ** ?
  大过年的,谁会主动让人烧纸?
  这不明摆著想占便宜吗?
  还想在我面前玩这种小把戏?
  真是异想天开!
  赵家一家人在钱家待了一会儿。
  他们也没料到。
  在钱家,还有两个绝美的江南女子——林婉儿和周雨晴。
  有她们在场。
  赵家女儿赵晓月更显局促不安。
  不仅是在钱家如此,在前面院子里的动静也让赵老板感到尷尬。
  坐了一会儿后。
  赵家便告辞了。
  打完招呼后,赵家起身离去。
  看到赵晓月离开,刘丽这才偷偷鬆了口气,这丫头也该有点紧迫感了。
  不过。
  今天是大年初一。
  中院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今天註定不会平静。
  赵老板刚走没多久。
  钱家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带刘丽、林婉儿等人出去逛街。
  前面又有了动静。
  几家钢厂的几位高层走进了这座四合院。
  吴厂长领头,带著技术部的江工,还有后勤部的孙主任,三人一起来到这片红砖四合院。
  虽然以前没来过这里。
  但院子里有不少钢厂的员工。
  而且厂里的高级技师、道德模范郑志强,还有食堂的大厨陈建国、放映员胡海洋,好像都在这个院子。
  算下来,这四合院在钢厂里也很有名。
  吴厂长一行三人进了前院。
  没看见人。
  这种情况很少见。
  毕竟大年初一,大多数院子门口都很热闹。
  有串门拜年的,有小孩放鞭炮的。
  前院的大门和门口这么安静,確实少见。
  不过。
  在前院中。
  三人也听到了从后面院子传来的哭声。
  吴厂长惊讶地看了一眼孙主任。
  “他们这儿出什么事了?”
  孙主任也正纳闷呢,听到吴厂长问话,不確定地说:
  “没听说啊!”
  “不过好像是钱和平住在后院。”
  “这声音是从中院传来的,应该陈建国、郑志强还有江婉茹家都在中院……”
  就在他们议论时。
  人已经到了中院。
  看到里面的情况,吴厂长三人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原来是有户人家在办丧事。
  “吴厂长来了!”
  有人看见从外面进来的吴厂长三人,赶紧大声喊道。
  所有人都忍不住转头看过去。
  见到真的是吴厂长。
  大家都很惊讶。
  他们没想到,贾东旭去世,连吴厂长都前来弔唁。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国企厂长的地位不低。
  至少相当於县太爷。
  而且轧钢337厂还是个拥有上万名职工的大厂。
  某工厂一位因公受伤后退休的职工去世了,大家都去弔唁,表示对逝者的尊重。
  张彩莲看见李厂长等人前来,忙迎上去说:“李厂长,感谢您来参加王东升的追悼会,他如果在天有灵,一定很高兴。”
  李厂长听到这话,脸上微微一僵。这事儿真巧!
  此时此刻,他已经无法否认这是个误会了。他和 ** 手里各自拿著礼品,像是水果糕点之类的。
  来弔唁却带这些,总觉得不太合適。而且看著他们手里的东西,莫名觉得眼熟。
  不过眾人並未深究。张彩莲机敏得很,见到李厂长手里的东西就想接过来,可李厂长装作没看见,直接递给 ** ,並使了个眼色。
  向灵堂鞠躬后,马大宝、牛德顺以及赵三金都被视为李厂长跟前的红人,所以场面还算融洽。
  然而牛德顺与马大宝注意到,刚才李厂长有意避开 ** 拿的东西的动作。
  他们心中疑惑。
  尤其是马大宝,看到秦美琴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与惋惜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儘管他已將目標转向秦丽娜,但仍对秦美琴抱有覬覦之心。
  况且秦丽娜的事儿尚未定论。
  但对马大宝而言,秦美琴就像近在咫尺的美食,必须保持好感。
  仗著他和李厂长也算熟识,便开口道:
  “李厂长,王东升曾经也是咱们厂的一员。”
  “並且他也是因工伤落下病根,如今病重不治,厂里是否该有所抚恤呢?”
  “他留下老伴儿和三个孩子,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太苦了!”
  听罢马大宝所言,李厂长亦面露哀伤,正欲回应。
  旁边 ** 抢先说道:
  “抚恤的事情在工伤发生时已经发放完毕了。”
  “何玉柱现在提起此事,难道是对厂里的规定有异议吗?若有不满,尽可直言。”
  此话出口,马大宝也察觉到 ** 眼神中透露出的意味。
  食堂归后勤部门管理,他不敢再多言。
  如今他在食堂做清洁工作,若再被调去清理厕所,那才真是丟脸。
  在这个社会,工厂虽不能直接辞退员工,但若是表现不佳,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不过惹你生气。
  手段数不胜数。
  赵厂长瞧见王主任接过话头,也略感轻鬆。
  方才他装作悲痛,表示愿意帮忙的模样,自然都是演戏。
  世间万物,皆凭演技。
  身为厂长,
  必定得顾及场面。
  然而,厂里的抚恤金已发放。
  若哪家隨意开口,自己就得掏腰包,这上万人的大厂,可真麻烦。
  但作为厂长,在这种场合直接拒绝也不妥。
  於是此刻,
  跟著来的下属,便成了最佳挡箭牌。
  比不上王主任……
  不过傻柱那边刚停住,就有人不同意了。
  正是蔡张氏。
  她也是刚刚得知这几人竟然是轧钢厂的高层。
  之前蔡东旭受伤时,
  她虽到厂里吵闹,
  却没见到大领导。
  现在听傻柱刚才的话,让她有了想法,觉得傻柱说得有理,確实如此。
  这一闹,说不定就有收穫呢!
  毕竟。
  儿子死了,
  先前也受过伤。
  厂里难道不该赔些钱吗?
  因此蔡张氏立刻开始表演。
  披麻戴孝,扑上前抱住赵厂长的腿。
  哭喊起来:
  “领导啊,您可不能不管我们!”
  “东旭是个好孩子啊。”
  “在厂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中午还在想著给厂里创收。”
  “谁料想出了意外。”
  “现在留下三个娃,还有一个老太婆。”
  “我们以后可怎么活呀!”
  这是蔡张氏常用的招数,用得十分熟练。
  赵厂长安慰道:
  “大嫂。”
  “蔡东旭同志真是好同志。”
  “为了厂里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轧钢厂永远铭记那些为厂子洒过血流过汗的好同志!”
  ……
  赵厂长能坐上这个位子,
  自然有他的本事。
  满嘴的夸奖,一个字都不提抚恤金的事。
  旁边的钱主任也看清了局势。
  他们三人过来,
  陈工只是个搞技术的。
  对於人际关係方面的事,不太擅长。
  这时,只要他出面,
  在这类事情上,
  他比赵厂长更有一套。
  不然的话,整个故事里也不会一直过得顺风顺水。
  除了碰到那个蛮横无理的老吴头,基本上没怎么吃亏。在大事上,也能站稳立场。
  还能隨著局势变化调整策略,步步高升。
  此刻。
  赵主任没去理会王孙氏,也没打算去找老吴头或者林婉清。
  因为他对林婉清有点想法。
  之前,他也从赵丽娜那里,隱约得知了些关於这个院子的事情。
  对这里的状况相当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