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王朝融合:我的神国被曝光了! > 第15章 朱棣:龙国皇帝,为我发声!为我发声!
  只见深夜时分,本该入睡的李世民,却点著油灯熬夜批阅奏摺。
  日夜轮转,李世民数个昼夜不曾休息。
  整个后宫看起来虽有人气,却一点都不奢侈。
  殿外宫女太监,往来稀稀疏疏。
  他提倡节俭,以身作则,將前朝的两万余宫女,嬪妃,裁减到三百多人。
  大大缩减了开支!
  【嬴政:一个皇帝,侍寢之人和宫女加起来仅有三百余人,后世之君,竟如此节俭?】
  在这一点上,就是始皇帝也有些自愧不如。
  毕竟他光修建阿房宫,就役使民夫七十多万,耗费甚多。
  每次巡游天下,也是声势浩大,耗费不小。
  【刘邦:真是惭愧,我一开始也提倡节俭,只是偶尔也会忍不住起了享乐之心,且大唐君主之勤勉,鲜有人能做到。】
  【忽必烈:不过是作秀给世人看罢了!】
  【朱元璋:胡说八道,你裁减大量宫女看看?只要他做到了,不管最开始出於什么目的,总是给后世之人立了一个好榜样。】
  唐朝节俭之风盛行,至今仍深深影响著许多人。
  【朱棣:父皇说得没错。】
  画面继续播放。
  李世民日常膳食不过四个菜,停建乾阳殿,拒绝劳民伤財,与民休息……
  就是有人提议他修建避暑行宫,都被他拒绝了!
  並给出了“岂敢劳人而图己乐”的回答。
  就是陵墓建造都讲究节省。
  李世民的龙袍更是三浣而更,长孙皇后的常服衣裙也无文绣。
  甚至是带领后宫一切节俭,为民表率!
  正因为李世民打了个好榜样,不主张铺张浪费。
  下面的人效仿者眾多,就是门阀世家也有所收敛。
  结合丝绸之路的胡商,农业的改革发展。
  大唐的国库也逐渐充盈起来!
  【嬴政:躬行节省,克制己欲,確实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皇帝。】
  【朱元璋:后世王朝能做到这几点者的皇帝,寥寥无几。】
  朱元璋自问自己也做不到。
  好不容易能够享乐了,谁又愿意过上之前那些苦哈哈的生活。
  所以对於这位歷史上有名的贤君,也是十分钦佩的。
  李世民看著这些弹幕,內心十分舒坦!
  玄武之变这根刺一直留在他心中。
  也鞭笞著他,不敢停下来享乐。
  不然怕是会遗臭万年!
  只是他有些疑惑,从这天幕上来看。
  民间的胡商数量比他想的还要多,贸易也更繁荣。
  为什么国库这几年的收入却增加的还不够明显?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完全认可。
  【多尔袞:在我看来,李世民之所以励精图治,为的还是担心自己死后被人所詬病,说是克制己欲,倒不如说是有目的在为自己清洗污名。】
  这种时候怎么能让这些汉人再有什么归属感和荣誉感!
  他们大清可是刚统治这片中原。
  正是人心动盪时。
  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王朝。
  大唐又展示出这么好的一面。
  加上其在歷史上的评价!
  那一旦让人找到大唐所在之地。
  他们统治下的天下,很大可能会有造成大量平民流失。
  这不是空穴来风的说法,因为前往多鐸所在的边境路上。
  他发现有的城市已经出现大量平民消失的情况了。
  找到当地包衣奴才一问,对方是这么回答他的。
  “他们都离开了,去找大明太祖所在的位置!”
  “有的想去找大唐所在的位置,还有的去找龙国了……”
  归降的汉人官吏瑟瑟发抖道。
  他们现在是进退维谷。
  本以为大清统一了中原,大势所趋,为了活命,不得不依附,臣服。
  可谁能想到,这突然间就连太祖皇帝都冒出来了。
  饱受战乱的平民,又极度反感剃头令等苛政。
  都不想在这地方多待,拦都拦不住。
  若不是他已经投降大清,怕找到明太祖也会被清算。
  连他自己都想逃离这里!!
  “该死的贱民!该死的天幕!!难不成以后我大清要统治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中原王朝吗?”
  “即日起,谁擅自离开所在城市,一经发现,统统处死!”
  “必须要让世人知道我八旗子弟的强大,让他们再也不敢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必要时候,哪怕是屠城也在所不惜!”
  不过在这之前,要先解决龙国的问题。
  拿龙国来立威最好不过了!
  看著多尔袞的弹幕。
  李世民脸色也一下子阴沉下来!
  因为他所说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一时竟无法反驳,但心头却有杀意浮现。
  【魏徵:胡说八道,自古以来,皇权斗爭,哪有不死人的?君王者,只要能让国泰民安,国强民富,那便是功大於过。】
  【魏徵:出发点是什么重要吗?你说我大唐皇帝是为了洗脱自己的罪,才励精图治的?那我问你,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同流合污,以假詔害死公子扶苏,胡亥可有因此励精图治?將大秦带向盛世?】
  魏徵几句话懟得多尔袞一时哑口无言!
  【赵高:???,污衊!污衊!!求求你们不要再污衊我了!我只是一个卑微可怜的小太监!哪有这么大的能耐!】
  求放过啊!!赵高不敢想陛下看到这弹幕。
  內心又会有什么想法。
  你们聊你们的,扯上我干什么啊?!
  【李世民:魏徵……你……】
  李世民没想到这个平时对自己各种行为都很有意见的魏徵。
  竟会站出来在这时候支持自己。
  原来自己在魏徵眼里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么?
  李世民垂首看向不远处,开完朝会,跟他们一起坐在大殿门口椅子,抬头望著天空的魏徵。
  心中一时十分感动!
  房玄龄,程咬金等人下意识看向了魏徵。
  好你个魏徵,平时你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这么会拍马屁!
  【多尔袞:魏徵你果然能言善道,我不与你做口舌之辩,但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长,是史书上记录的铁一样的事实,你也不是什么忠臣,真正的忠臣,是不会侍奉二主的,你的主子是李建成,他兵败时,你就该跟著一起去死才对!】
  【魏徵:只要对得起这黎明百姓!老夫问心无愧!何须向你一个不正统的小小异族解释!】
  【多尔袞:老匹夫!!你找死!】
  该死的魏徵,竟敢否定他们大清的正统性。
  【朱棣:说得好,帝王之过错,该以天下百姓过得好不好为评价標准。】
  【多尔袞:好什么好?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跟李世民也是一丘之貉!你朱棣后期的行为,也有他李世民的影子,什么永乐盛世,不过是心虚的掩护罢了!】
  玛德!懟不过魏徵,还懟不过你朱棣吗?
  【李世民:你也杀死了自己的……大哥?】
  李世民一听,顿时觉得自己好像並不孤单!
  很多东西不怕有人效仿,就怕自己是唯一的。
  那想避都没法避开。
  【朱元璋:你说什么?!老四当皇帝了?】
  朱元璋看著回京省亲的朱棣和其他皇子。
  朱棣一下子就慌了,连忙在天幕上澄清!
  【朱棣:胡说八道!父皇你千万不要听这逼死我大明皇帝的清贼之言。】
  “重八,別嚇到老四了,我不相信老四是这样的人。”
  马皇后安抚有暴怒趋势的朱元璋。
  “妹子,不是咱不信老四,只是……”
  朱元璋这时候才想起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而这时候多尔袞继续火上浇油!
  將他遗漏的东西又拎了出来。
  【多尔袞:我胡说八道,你们朱家不是严格按照辈分起的名字吗?那吊死的皇帝叫什么名字?你们之前不是也看到了吗?朱由检!】
  朱元璋对大清绝对是个威胁。
  若是能因此让朱元璋所在的王朝有所动盪。
  以后就算对上了,也会轻鬆很多。
  【朱棣:不,我怎么可能抢走大哥的皇位!】
  “那你怎么解释后世大明皇帝的名字?”
  朱元璋饱含怒火的虎目盯著朱棣。
  朱棣被盯得发毛!坏了!
  “这……我我……”朱棣哪知道怎么解释。
  对他来说,这些都是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
  【多尔袞:谁说你抢走了你大哥的皇位,你抢走的是你大哥的儿子,朱允炆的皇位!!】
  “只是侄子的么……”李世民有些失望。
  “朱棣!!”朱元璋怒火更甚!连大哥儿子皇位都抢?
  愤怒的朱元璋都没时间去想为何坐上皇位的为何会是朱允炆,而不是他的太子朱標。
  【朱棣:我不相信,后世的朱家人快出来澄清!】
  【朱由崧:成祖,他他……说得是真的!】
  【朱元璋:你还有什么话说?!】
  老朱已经开始在找不知尘封了多久的家传法宝——荆条!
  这时候连马皇后,朱標都不知道要怎么阻止好了。
  暴怒的重八,可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朱棣已经退到大门口,有转头就跑的趋势。
  他真不想莫名其妙挨一顿毒打啊!
  这都叫什么事啊?
  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什么。
  立马在弹幕上留言。
  【朱棣:不,我不信,我大明首都已经被攻破,说不定我朱家后人已经被清贼控制,我不信那个时代任何人说的话,对了……龙国皇帝,您之前说知道所有朝代之事,为我发声!为我发声,你告诉我父皇,说这些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