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编的野史都成真了 > 第143章 发现
  第143章 发现
  挪威北部的苔原上,连绵起伏的丘陵被厚厚的苔蘚覆盖,徒步旅行者埃里克正艰难地跋涉其中。
  他原本计划用三天时间穿越这片无人区,享受一次孤独而刺激的探险。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雪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狂风呼啸,他只能凭藉著模糊的方向感,在能见度不足十米的雨雪中摸索前进。
  “该死.”埃里克裹紧身上的衝锋衣,眯起眼晴抵挡著刺骨的大风。
  就在他准备找个背风处搭帐篷避雨时,远处风雪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那像是一座被积雨半掩的石塔,又像是某种人造建筑的屋顶。
  在这片连地图上都標记为无人区的荒原上,这显然极不寻常。
  埃里克拖著冻僵的双腿,艰难地向那个方向挪动。
  隨看距离的拉近,那个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个由粗糙石块垒成的圆形结构,半埋在泥土中,露出地面的部分约有两米高。
  每块石料都经过刻意打磨,表面附著著厚厚的地衣,在风雨侵蚀下呈现出斑驳的灰黑色。
  石柱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凹槽,隱约构成某种连续的图案,是某种他从未见过的文字符號。
  埃里克打开头戴式强光手电,小心翼翼地踏入石圈中,光束穿透潮湿的空气,照亮了內部。
  洞內的空气异常乾燥,与外面狂风暴雨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岩壁上布满了精细的几何图案,在灯光下泛著奇异的光泽。
  地面上散落著数十片各种顏色的金属碎片,形状各异,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则是带有不规则边缘的薄片。
  他弯腰拾起一块,发现上面刻满了细密的符號,那绝不是北欧的文字,反而更像某种复杂的数学公式。
  继续深入,石壁內侧下,隱约可见排列整齐的刻痕。
  埃里克用衣袖擦了擦,竟然发现石壁异常温暖,很快融化出一小块透明区域。
  里面封存著无数细小的金属片,每一片都刻著不同的图案,有些像天体运行图,有些则是复杂的机械结构。
  埃里克在石圈內停留了约莫半小时,仔细查看著那些奇特的金属碎片和石壁下的刻痕外面的风雪依然肆虐,但石圈內却出奇地安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他尝试用手机拍摄了二十余张照片,发现闪光灯在冰层表面產生强烈反光,最后只能关闭闪光,藉助手电补光拍摄。
  等到风雨终於减弱时,埃里克收拾好背包准备离开。
  走出石圈的那一刻,刺骨的寒风立刻扑面而来,与石圈內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接下来的两天,埃里克按原计划完成了徒步路线。
  直到第三天傍晚,他才抵达最近的小镇。
  在旅店的房间里,他迫不及待地连上wifi,將手机里的照片导入笔记本电脑。
  经过简单的亮度调整后,那些刻在金属片和冰层下的符號变得清晰可见。
  “这太神奇了,”埃里克自言自语道,一边將照片上传到他常去的户外探险论坛“北欧探索者”。
  他在帖子標题写道《挪威北部荒原上的神秘石圈发现》,並详细描述了迷路,发现石圈的经过,以及里面的奇特符號。
  “这些符號看起来不像任何已知的北欧古文字,”他在帖子中写道,“更像是某种古老的天文记录或计数系统,有谁见过类似的图案吗?”
  帖子发出后很快就收到了几条回復,大多是其他徒步爱好者表示惊嘆。
  十几分钟,一条来自瑞典的徒步爱好者回復道:“路线附近的地形图我查过,那里不应该存在人造建筑!”
  又有人回復道:“徒步圈就是被你们这些捏造虚假信息的搞臭的。”
  埃里克尝试著解释,但依旧有人不相信他的话。
  有人发出了同样的徒步路线,结果並没有出现他见到的那个石圈。
  难道是最近才修建的?他这样想到。
  但第二天早上,当埃里克再次查看时,发现一条长篇回覆:
  “这是在哪里发现的?”一位认证为理论物理学博士的用户回復,“这里的有些符號明显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但里面有一段內容和最近的那个公式好像——.“”
  这条回復立刻引发了热烈討论。
  有人质疑这种跨越千年的相似性,也有人要求提供更多细节。
  埃里克完全看不懂这些专业討论,但他还是礼貌地上传了更多照片,包括他拍摄的金属碎片特写。
  当天下午,帖子被转发到了一个物理学研究群组。
  一位网友留言道:“虽然图片解析度有限,但那个相似度確实高得惊人,只是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么偏僻的地方。”
  “所以这就是公式的来源?”
  “谁留下的?穿越者?还是贴主捏造的?如果是,那你成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埃里克看著不断跳出的专业术语和激烈討论,完全没想到自己偶然拍到的这些古老符號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更惊讶的是,傍晚时分,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奥斯陆大学的邮件,询问是否可以提供更精確的发现位置坐標,並表示有兴趣组织一次科考。
  消息不断传播,更多人了解了此事。
  “这不同形態的描述我怎么感觉在哪里见过?”
  “修正节点,有个专门总结nicto现象的网站,里面有人分享的內容里提到过这个。”
  “那是什么东西?”
  “你可以简单理解成修正在现实中的载体。”
  “还有这玩意?一共有几个啊?那毁了它是不是就没有修正了。”
  “恐怕不会这么简单,你把你电脑砸了,你帐號的瀏览记录就会消失吗?换个电脑不就又行了,而且正常都不会想著去毁灭吧。”
  “这说不一定,不要高看某些政客和国家。”
  而隨著討论的深入。
  很快,更多的信息就被挖掘出来。
  通过照片確定具体位置,根据符號判断石圈垒砌的时间修正都已经被证实了,那么修正节点的出现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