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最强毒士,我拉低女频世界下限 > 第445章 远方的战事
  大楚,长安城,皇宫。
  在那个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
  苏禾此时正坐在她的龙椅上,但她的动作却没有那么端庄,她將那双金黄色的龙履就那么踢在地上,一双白里透红的小脚在空中晃荡著。
  “陛下……注意仪態。”
  旁边次位上坐著的严正,声音非常厚重的提醒苏禾道。
  苏禾撇了撇嘴:
  “行吧……”
  她刚刚坐好,没一会儿,却又直接躺在了后面的靠背上,皱著眉头,道:
  “誒呀!南边的战事还没有消息呢,让我怎么放心啊!”
  “如今战事都已经三月有余了,捷报频传,南詔那边根本无力抵抗……后面我们也一定会有更多捷报传来。”
  严正却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淡定道。
  苏禾撇了撇嘴:
  “说的好听,这战场上风云莫测的,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个月以前,不是还说要议和什么的吗?咱们这边的条件也都很中肯啊!让他们认宗主国……將这次袭击的罪魁祸首都交给咱们,天明教连根拔起……”
  “別的他们都能答应,就是这个剷除天明教,是死活不同意!这不……又打起来了!”
  严正又喝了一口茶,道:
  “天明教本就是邪教,擅长蛊惑人心,这南詔的小皇帝,估计早就已经被蛊惑了……他不愿意帮我们把天明教连根拔起,那我们就亲自做这件事情,不就得了?”
  “就算后面继续开战……咱们这边也一直都是高歌猛进的,不用慌张。”
  “可是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苏禾仍旧有些担忧:
  “咱们已经有八千人的伤亡了……咱们总共派过去了十几万军队……八千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害怕时间拖得越久,咱们士气越差。”
  苏禾的担忧並没有错误。
  由於大楚的士兵每一个都是精锐……这足足八千人,是完全可以直接灭掉一个小国的,如今刚刚打下南詔不到三分之一的领土,就已经耗费这么多人了。
  再往后拖,只怕伤亡会越来越多。
  而士兵们远离故土,又看著身边的战友们战死,只怕是会军心涣散。
  严正对於苏禾的担忧,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其实严谨一些来说,咱们总共是阵亡三千余名士兵,两千重伤,三千轻伤。”
  “咱们共计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只用了二十分之一不到的牺牲,就能换来如此之大的战略突破,其实可以看到,咱们这一路基本就是摧枯拉朽的……”
  “可是三千人也是大楚的士兵啊!他们的牺牲也相当悲壮了!”
  苏禾忍不住道。
  她不愧是一个仁德的皇帝。
  即使只有一个士兵战死,她也是会切身的心疼的。
  “没有牺牲,就没有收穫……”
  严正接著说道:
  “据郭准他们的估算,在这场战爭之中,南詔的战死人数,起码要在五万人左右。”
  “啊?”
  苏禾懵了:
  “这……这怎么可能?”
  虽然说大楚的都是精兵,也是募兵制下最优秀的军队……和南詔那群徵兵征出来的歪瓜裂枣自然不一样。
  但……这一比二十的战死比例,是不是有点过於夸张了?
  更何况对方大多数都还是守城战……楚军这边都是攻城战。
  攻城的伤亡比守城的伤亡多,也是天经地义的。
  看著苏禾有些不敢置信的神情,严正继续说道:
  “其实很简单……咱们並不是每一座城池都是士兵们拿命去攻出来的……他们有很多城池都害怕遭到屠杀,所以都开城投降了。”
  “誒……我记得林先生好像一次屠城都没有吧?”
  苏禾忽然想起来了什么。
  严正点了点头:
  “林相確实是少有的,在战爭之中非常仁德的人了……虽然他的私德不怎么样吧!”
  “这里禁止以公报私仇……”苏禾眯起了眼睛,试图纠正严正这套带有强烈个人偏见的说辞。
  严正耸了耸肩,继续说道:
  “不管我对他的私德有多少意见,但是他从来不允许明鲁他们带兵屠城,的確是一件好事情……”
  其实在这种封建时代的战爭之中,屠城可是一个相当常见的事情。
  就拿现实世界里的歷史说吧。
  在战爭之中,许多攻城的军队在攻破城池之后,都会进行屠城,以此来提振士气,或者说是泄愤,以及让士兵们在烧杀抢掠之中提高他们的战爭积极性。
  即便是汉高祖刘邦这种英雄豪杰,也屠过两次城。
  而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又是一个极其爱屠城的军阀。
  而且在汉末三国时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军阀没有过屠城举动的。
  而刘备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口口称颂,就是因为他戎马一生,从来没有屠城过一次。
  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不然他也不会这么被歌颂。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战爭之中,屠城是一个多么常见的事情。
  但是林易……打了南詔这么多城池,愣是一个城没屠过,自然也是相当不错了。
  严正此时则继续解答著苏禾的疑惑:
  “其实你问为什么我们的伤亡差这么多,其实也很简单……”
  “什么意思?”苏禾皱了皱眉头。
  “咱们的军队,每攻进一座城池,就会收编他们当地的士兵……成为咱们的手下,为咱们战斗。”
  严正又喝了一口茶,道:
  “所以越往后打,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內部之间的战爭了……只有一些比较关键的战爭,才会自己自己的人亲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