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彻底拿到砖厂
第二天一大早,关门许久的兄弟砖厂,轰地一声传出了制砖机开动的声音,柴油燃烧的黑烟直衝云霄。
兄弟砖厂这次是真的復工了。
兄弟砖厂復工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得整个雪野乡都知道了。
孙俊海还不信,又以为像是上次那样虚晃一枪,所以他还骑著自行车去看,果然见到制砖机不断吐出一块块砖坏出来。
孙俊海知道,兄弟砖厂真的復工了。
他气咻咻地又骑著车回去了,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果然一打听,就知道赵小波拉到了一大笔存款,一问,才知道是沈砚存的。
孙俊海的心直往下掉,完了完了,千算万算,还是把沈砚算漏了。
不是才挣了两三千吗?怎么又来了一万二?
他不是文化人,不懂啊!
孙俊海第一次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其实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他还去问了县城的一个文化人,那个人说:“一个作家一年拿一次这么多稿费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写作又不是捡钱,哪里那么容易?”
不想,沈砚写作就相当於捡钱。
其实孙俊海输给沈砚不丟脸,別说你孙俊海了,换个再厉害十倍的人来,和重生者比,都不够看的。
孙俊海已经做到他能做到的所有了,要不是沈砚,换谁来,都死。
孙俊海在雪野乡也算是一个人物了。
明白了情况的孙俊海一下子慌乱了,像只无头苍蝇在他的砖场走来走去,看看这些砖瓦,苦上心来,痛苦,悔恨,不甘,各种情绪,像是翻倒的姜醋瓶,一下子在他的心窝里倒得到处都是。
他狠狠抽了自己几个嘴巴,骂道:“畜生,鬼迷了心窍。”
他没骂沈砚和沈墨,却只是骂了自己。
他不是那种普通的乡野村夫,他能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坏了整件事的关键点不是別个,就是自己。
所以他抽的嘴巴子,是抽的自己,骂的也是自己。
几个嘴巴子抽下去,他一下子清醒了,他明白过来,现在自怨自艾没有用,把自己抽死了,骂死了也没用。
现在要做的是断尾求生,所以他赶紧找了他榨油厂的沈彬,让他开著厂里的拖拉机,载著他直接往那些砖厂跑,他要做的是把没生產的砖瓦,停了,把没运出来的砖瓦,退了,把开到半道的,
拦了。
这样一来,一千块的定金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但和那大头的损失比,折损定金无疑是最合算的已经运来的砖瓦,只能提价卖了。
孙俊海在心里过了一遍,在几种方法里比较来比较去,还是决定放著慢慢卖。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慢慢卖,自己可以提到正常价,那样每块砖只亏一分钱。
二是虽然卖得慢,但是自己手里不那么缺流动资金,可以慢慢卖。
三是退给砖厂,虽然能一下子卖完,但运费又是一大笔,別人也不可能原价收,少个一厘两厘的,总体算下来也不少。
主意虽然是打定了,但是这么一算下来,加上之前的亏损,实打实地要亏三千多块钱。
这还是在手里的这批砖能卖出去的情况下,要是卖不出去,那亏损就大了,大到他都不敢细想。
但孙俊海是能人,他在拖拉机上,就已经有所盘算了。
盘算一通后,心越来越烦恼,在那里唉声嘆气的。
等他再把这事从头到尾盘算了一遍后,一股冷意就从他脊椎骨冒了起来。
他发现,他的每一步都被沈砚算到了,从一开始,沈砚就压著他算,他的那些心思,一个都没逃出沈砚的眼睛。
他想去买,被看穿了。
他想鼓捣秦奋永使坏,被看穿了,还害得自己和老婆现在都有芥蒂。
想比拼財力,把他们耗干拖死,还是被看穿了,让自已落得这个下场,亏了三分之一的身家。
桩桩件件想起来,孙俊海就越想越怕。
他实在想不通,沈砚就一个21岁的奶娃子,眼晴怎么就那么毒辣?
想不通原因,孙俊海只好归结为沈砚不是普通人,是普通人能成为大作家,能短短几个月就成为万元户?
越想,孙俊海就越心灰意冷了。
要是別的人,吃了这么大亏,恐怕要拿出全部身家和人搏命,但孙俊海是何许人也,他是识时务的俊杰,要是他是愣头青,他能成为万元户?
见到了老虎,还上去和它搏斗,是傻子,聪明的人早就跑得远远的了。
所以孙俊海的打算是,以后都躲沈砚远远的,不和他爭了,他进自己就退,他凶自己就柔。
这才是孙俊海的生存智慧,有希望时,全力一搏,没希望时,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孙俊海在外面跑了两天,终於用自己的高超手段把那些事情都了了。虽然亏了定金,但那些砖厂主终究是答应了解除合同。
倒不是这些砖厂主这么好心,是因为他们也怕孙俊海深究,在孙俊海这么大的採购下,这些人也鬼迷了心窍,弄了虚做了假,以前三天才能烧好的窑,两天就开了。
所以砖烧得並不牢实,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並不一样,久了,就看得出来了。
但孙俊海是门外汉,又一心想搞垮兄弟砖厂,也就没有看出来。
所以孙俊海不知道,又有一个风险埋在了那里。
和孙俊海同步的,孔权和后一天去的沈墨两个,走街串巷,很快就谈妥了五万块砖的生意。
这些正好是弥补之前的空缺。
但价格要少五厘,相当於是买方卖方各承担了五厘的运输费。
沈墨算了一下,这么大销量,亏五厘也划算,就答应了。
回来后,一行人天天埋头苦干,很快,復工后的一窑砖就烧上了。
沈砚去邮局给李亿打了电话,李亿说他现在在省城,明天就回来。
这么大一笔钱,他也不放心,寧愿亲自来。
第二天,李亿就来到了雪野乡。
在乡政府的乡长办公室,李亿十分异沈砚这么快就能把转让费挣出来。
他原本以为怎么都要卖个半年的砖瓦才能把钱挣出来呢。
沈砚和沈墨都很高兴,在孔军见证下,把钱数给了李亿,李亿数了两遍,確认无误,才打了条子,签了字盖了章。又在合同上补上转让费已付讫的字样,照样写上日期,签了字盖了章。
如此,这事就彻底了了。沈也感到鬆快,沈墨更是鬆了一大口气,为这事,他担惊受怕太久了,现在砖厂终於属於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