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22章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句话硬控所有人,听到此话一股出自灵魂的战慄。
  就算没有读过书的百姓,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汉”这个被融入血脉的名词,是华夏人的骨子里面的魂。
  秦始皇时期
  嬴政脑海中莫名其妙的冒出来一句话:“你要考研啊?”
  这大汉出了这么厉害的帝王不说,怎么大汉文臣武將们满嘴顺口溜。
  “诸位,你们作为大秦臣子,也学一学这些大汉,为后世子孙留下点秦言秦语。”
  “陛下,臣等定当尽力。”
  蒙恬、冯去疾等人对视,面露苦涩,后世子孙太卷了,他们压力真的好大。
  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字,能流传千年直到后世,岂会如此容易想出来。
  “真的是太难了,这道题我不会做!!!”
  唐太宗时期
  二凤骄傲的像只小凤凰,大唐虽然目前没有如此豪言,但大唐乾的是灭国的事。
  你去问问东突厥、吐谷浑这些国家,打听打听谁是爹!?
  不过作为大唐堂口一把手,李世民还是非常有追求的,直接命题作业。
  “辅机、玄龄你们集思广益一下,下次灭国之后,让带兵主將们喊出来,记录下来。”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靖为首的武將恨不得亲一口李世民,这样的老大哪里找?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硬赶著让你史书留名,名传千古!
  “几位老哥,想到了先想著我老程啊,我家的牛又自己撞墙死了,我请你们吃牛肉啊。”
  程咬金悄悄的摸到文官圈子边,向著几人开始贿赂起来,他程咬金太需要这个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几人眼底带笑,这好处来的太快了,陛下英明!
  永乐年间
  朱棣眼神羡慕的看著陈汤,他不羡慕那些豪言壮语,但羡慕大汉有如此將军。
  老头子朱棣太累了,北伐草原只能他老头子一个人上阵。
  他多希望大明有一个陈汤,能代替老头子,老头子也想感受一下唐太宗李二的待遇。
  不过大明现在主要对手是草原诸部,西域暂时顾不上,只能找机会派遣使节尝试一二。
  ......
  隨著大汉陈汤声音的落下,时光流逝正式进入东汉时代,一个万里封侯的猛男登场。
  【眾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所以大汉也分为东西两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西汉有卫子夫的嫁妆-卫霍家族;东汉班氏家族,被称讚为“文有班马,武有班超。”】
  汉高祖年间
  “萧何,你说咱们当年斩的那条白蛇,真的有这么神奇?”
  刘邦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当年起义不就是隨便找了条白蛇,以鬼神之说糊弄的嘛?
  “陛下,冥冥之中皆有定数,陛下作为赤帝之子,乃天命所归!”
  萧何正色的说道,天命在汉,也必须是天命在汉室刘姓。
  大汉天下需要一个神话,普通百姓也需要一个心灵寄託,这是大汉不容动摇的根基。
  “没错,乃公是天命所归,尔等助乃公建立大汉,当同享此等荣耀。”
  “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班彪修补《史记》,班固修《汉书》,班昭续写《汉书》,世人称之为曹大家。三十六人定西域,西域诸国永远的大爹,汉定远侯---班超班定远!】
  天幕画面转动,播放典籍里的华夏---“班氏两代阴阳相隔的对话”。
  垂垂老矣的班氏三兄妹,一同见到了父亲班彪,作为孩子他们向父亲敘说自己的成就。
  班固:“父亲,修《汉书》,固儿用了一辈子。”
  班超:“父亲,守护西域,超儿用了一辈子。”
  班昭:“父亲,完成班家修史心愿,昭儿用了一辈子。”
  班彪:“我的三只小老虎啊,你们各成一彪!”
  天幕弹幕:
  “班氏一门三杰,两文一武。”
  “父亲看著孩子,骄傲,孩子看著父亲,孺慕[泣不成声]班固班超班昭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国家。”
  “班家个个都是厉害人物,特別是班超,他的一生真的是太传奇了。”
  ......
  班固、班超、班昭他们在各自年老的时空,泪流满面的看著天幕,是父亲班彪啊。
  他们这一生都只做了一件事情,他们没有辜负父亲对他们的培养。
  谢谢后世子孙演绎出来,虽然是假的,但父亲的肯定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父亲,孩儿定不会辱我班家门楣,请父亲放心。”
  光武帝年间
  刘秀终於听到了一个他熟悉的名字---班彪;班彪当年劝竇融支持自己,对国有功。
  秀儿没想到班彪不仅维护国家有功,现在天幕说其是为国生子。
  堪比卫、霍家族的评价,在大汉谁听了不迷糊,那可是世宗刘彻的最强嫁妆啊。
  “来人,给朕將班彪先生请过来,让先生带著几位子女,朕要见一见。”
  “诺”
  刘秀声音都透露著兴奋,他看到了三十六人定西域,三十六人就能收復西域了?
  如今再造大汉,但西域目前还未收復,西域是大汉的西域,秀儿心里急啊。
  ......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让我们走进汉使班超波澜壮阔的一生,一个横扫西域五十国的猛人!】
  【永平五年,我遇见一个相面的人,其断言:“尔將在万里之外封侯。”我只当其是神棍,没太在意。】
  【我叫班超,右扶风人,我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史学家,但我內心有个声音告诉我,这不是你的路。】
  【永平初年,班彪去世后,有人诬告班固私修国史,班固被捕入狱,班超到洛阳为兄伸冤,汉明帝特旨召见核实情况。】
  【班超將父兄两代人修史,宣扬汉家威德的意向告知了汉明帝,明帝为班固的才华惊艷,詔令其入京担任兰台令史,继续编纂《汉书》。】
  【“京城大,居不易”,班超为了养家到官府设置抄书的机关,和其兄班固一起支撑起了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