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 第86章 《梵谷之死》立项,目標威尼斯!
  掛断电话,韩三石闷头抽著烟。
  他著实想不通。
  棒子国的电影公司,真是不把钱当钱啊。
  一部文艺片,5000万美元投资?
  虽然这笔钱,中影也能拿出来。
  但韩三石要考虑到风险问题。
  於是,最后他和方元在电话里经过沟通,確定30%的投资份额,即3000万美元。
  这已经是他个人能做主的最大投资份额。
  几乎可以和《无极》持平。
  但《无极》那是史诗级魔幻大片。
  方元这边,剧本还没创作出来,但听介绍肯定是文艺片没错了。
  “亏了倒没什么,但至少要能获奖啊,我亲爱的方导。”韩三石心中暗暗祈祷。
  他不是不相信方元的能力。
  而是文艺片这玩意,真不能太指望票房。
  看看国內那些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拍的东西。
  哪一个能有高票房?
  能破1000万都算好的了。
  而且他们还经常被上头骂。
  因为在他们镜头下的老家,不说猎奇,至少也是破败不堪。
  这也是方元为何不想走文艺片这条路。
  有些人真的很噁心。
  表面说是为了艺术,心里全是生意,就是打压商业片,而且还经常腆著脸向上头要扶持。
  “结果,我现在兜兜转转,也要来搞文艺片了……”方元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缓缓呼出一口气。
  今年国际三大电影节,柏林在2月份就结束了。
  坎城的话,则是5月份举办。
  现在都4月了,就算方元再掏出一部像《活埋》这样的影片也来不及。
  所以他最后的选择,只剩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会在9月初正式举行。
  方元只要赶一赶,时间还算充裕。
  不过《疾速追杀》那边,估计得下半年才能开拍。
  “8000万美元,一部文艺片,这可怎么拍啊?”方元点击滑鼠,新建文件,看著空白屏幕忍不住挠了挠头。
  没想到有一天,他还会因为预算太多而感到苦恼。
  希杰娱乐和中影集团,分別占据50%和30%投资份额。
  剩下的20%,方元出工不出钱。
  当然,他並不是不想出钱占据更多份额。
  只是聚光灯影业,现在真的没钱了。
  別看方元每部电影都是大卖。
  但院线渠道回款之后,这些盈利又很快被投入到其他项目中。
  特別是《无间行者》,才刚上映没多久,全球电影市场的票房分帐,至少要到年底才能全部收回来。
  这也是为何说投资电影就像是赌博。
  製作周期长,回款时间也长。
  有这閒工夫,资本早就从股市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电影其实还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文化属性极强。
  所以即便投资跟赌博似的,依旧有很多人爭先恐后想要加入进来。
  没错,说的就是审美在线的煤老板们。
  “叮叮叮……”
  忽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打破了房间里的寂静。
  方元低头一看,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爱丽丝。
  “餵?爱丽丝,怎么了?”
  “你说啥?霓虹那边有人找到你,想要跟我们合作?”
  “不是……”
  方元已经有点人麻了。
  他就说,棒子国都来了,霓虹怎么会缺席?
  如果说棒子国是米国爸爸的小儿子,那么霓虹就是亲儿子。
  只不过,霓虹那边没像希杰娱乐这么不要脸,直接找上门。
  而是转了个圈,找到聚光灯影业。
  方元轻轻嘆息一声:“爱丽丝,感觉自从奥斯卡结束后,我好像真成了香餑餑,现在谁都想上来啃一口。”
  “我感觉还好吧……”爱丽丝不解。
  方元给她讲讲了最近几天,自己在国內发生的事,以及合拍片项目。
  爱丽丝有些惊讶:“方元,没想到你在老家这么受欢迎啊,不过亚洲电影市场潜力很大,这次合拍片项目你可要好好努力哦。”
  “我已经很努力了。”方元认真道。
  他在努力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光8000万美元。
  两人又接著聊了几句,掛断电话。
  合拍片这个项目,霓虹不能再参与进来,份额已经瓜分完了。
  而且预算再继续往上加,方元也有点受不了。
  倒不是嫌弃小日子的资金。
  而是预算越高,盈利压力越大。
  更別提这还是一部文艺片。
  这笔钱,都够他拍两部《疾速追杀》这样的商业动作片。
  所以,方元让爱丽丝把《寂静岭》项目丟给霓虹那边。
  反正《寂静岭》也是霓虹游戏改编ip作品,正好可以用来跟霓虹的影视公司合作。
  要知道,霓虹可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核心票仓。
  另外方元还著重提醒,千万不要对小日子太过客气,能敲出多少就敲多少,现在他们聚光灯影业正缺钱呢。
  小日子近年来过得很不错,每年票房节节攀高,必须得给他们上上压力。
  ……
  接下来的几天,方元闭关埋头创作合拍片剧本。
  现在剧本对他来说才是大难关。
  这还是第一次他写剧本感到如此艰难。
  毕竟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借鑑。
  因为这个合拍片项目,肯定要有华人演员吧。
  另外要照顾到全球市场观眾的接受度。
  8000万美元预算,如果不全球发行,肯定亏得妈都不认识。
  同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需要照顾到。
  作为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一直以“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为宗旨。
  评判標准高度强调艺术性,而非商业价值或票房。
  特別是鼓励有实验性、创新性的电影作品。
  即使存在技术或敘事上的缺陷,只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仍有很大概率获奖。
  像是几十年前,亚洲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通过多重视角敘事和精湛的视听语言,还有黑白墨水渲染雨景等创新手法,轻鬆取得金狮奖最佳影片。
  包括张一谋的《英雄》,其实就借鑑了《罗生门》的多视角敘事结构。
  並且后来,“罗生门”三个字,甚至成为多个领域的专业术语。
  这就是电影的文化属性,不可忽略。
  方元不求自己能达到这种境界。
  但至少要拍出只比《罗生门》差一点点的艺术作品吧?
  你別说,他脑海中还真有个合適的创意。
  “梵谷,他的死亡,在歷史中充斥著迷雾……”方元集中精神,敲击键盘啪啪啪,仿佛一曲悠扬的乐曲。
  文森特·梵谷,他的死亡是艺术史上最富悲剧性的谜团之一,其细节至今仍引发爭议。
  梵谷一生仅售出过少量画作,经济完全依赖弟弟提奥。
  艺术上的不被认可,加剧了他的绝望。
  生前最后70天,他居住在奥维尔的拉武旅馆,並在附近的麦田开枪自杀。
  据传,他用左轮手枪朝自己胸口开枪,隨后踉蹌返回旅馆,因伤势过重於两日后去世。
  结果,在他死后的几年,他的作品突然被外界广泛认可,成为表现主义的先驱者。
  但方元並不想直接拍一个讲述梵谷悲剧人生的故事。
  他打算从老家一个偏远乡村农民工的视角出发。
  这位农民画工,不远万里飞往荷兰,只为看一眼梵谷的真跡。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已经临摹了10万张梵谷的画作。
  从《星月夜》到向日葵,他的临摹之作被销往全世界各地旅游景点。
  故事便是他身处的“世界油画复製工厂”开始,全球70%的油画都產自这里。
  1989年,香江画商来到深城创业,吸引数千农民画工通过临摹西方名画谋生。
  其中的赵小刚,初中輟学后辗转打工,就是其中一员,专攻梵谷仿画。
  直至现在,他已经可以在28分钟內完成一幅《向日葵》。
  其优秀精妙的技艺,被大家称为“华夏梵谷”。
  但,他画的画,依旧不是他……
  臥室里,键盘声噼啪作响。
  方元灵感如尿崩。
  就这样持续了几天几夜,睡眠不足六个小时。
  今日他通红著眼,终於完成《梵谷之死》的剧本。
  “结合环保组织衝进艺术馆焚烧文明史上的经典画作,还有赵小刚深陷火海与梵谷跨越百年时空的相遇,以及梵谷眼中和常人不同的奇异世界……”
  方元满意地看著自己的成果,愿称其为新时代魔幻现实主义。
  並且关於拍摄手法,他也已经想清楚了,
  就用意识流来进行拍摄!
  正好符合《梵谷之死》的故事和主题。
  “两个相隔最远的人,分处不同时代,身份大相逕庭,却是最能理解对方的人,心靠得最近……”方元不禁感嘆一声。
  《梵谷之死》的主角有两人,一个是“华夏梵谷”,一个是梵谷本人。
  而赵小刚这个“华夏梵谷”,其实在现实中存在原型。
  “世界油画复製工厂”这个地方,同样存在,就在深城附近的一座村庄。
  方元根据自己前世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切入。
  两个主角,互相对应。
  一个生活在百年前,籍籍无名的艺术家。
  一个生活在百年后,籍籍无名的代画工。
  一个靠临摹《星月夜》养家餬口。
  一个画出《星月夜》却难以生存。
  剧本里的最后一刻,赵小刚和梵谷在麦田深处共同歷经生死。
  他知道他来自后世,他知道他就是梵谷。
  只是之前的危机太过突然,让两人都没能好好了解对方。
  因此在当下,即將分別之时。
  他们相对而视,异口同声,都纷纷问出自己心中最想知道的那件事,並且出奇相似。
  这句话就是——我,有没有值得欣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