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光明女神该不会出问题了吧
教廷。
一间宽明亮的房间里,主教正全神贯注地对自身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
柔和的光线从高处彩色玻璃窗倾泻而下,洒落在那身庄重的紫袍上。
毕竟此次他即將普升传奇。
晋升传奇堪称一道天堑,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
但凡在这关键过程中出现哪怕一点的问题,都极有可能演变为难以收拾的大麻烦。
甚至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让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正因如此,为了確保晋升过程万无一失,求得最大程度的稳妥,主教便不断的在自查之中。
从最基础的魔力掌控,到高深的法术构建,从精神力的锤炼,到与法则的沟通契合,他都反覆推敲,力求完美。
他绝不容许任何可能出现的差错,以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普升机会。
这样的契机或许一生仅有一次。
一旦错过,或许就再也无缘传奇之境。
在经过漫长的自我检查之后,主教缓缓睁开眼睛。
他目光落在了面前摆放著的几页信纸上,
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跡,內容是关於露西婭近段时间的种种动態。
信纸上详细记录著露西婭在这段日子里都做了些什么,从日常的学习修行,到参与的各类活动以及她都见了什么人,那些与她接触之人的身份—无一遗漏。
而其中一行內容,吸引了主教的自光。
露西婭下定决心要成为教廷的圣女。
主教的视线在这行字上停留了许久,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露西婭在他眼中一直是个尚未雕琢成型的璞玉。
她虽拥有天赋,却总是缺乏一份主动进取的精神。
如今,看到她有了这样的决心,主教满心欢喜。
自家的孩子终於学会成长了,开始主动朝著更高的目標迈进。
对於露西婭这份积极进取之意,主教暗暗点头表示讚许。
其实,依照自己在教廷所立下的功劳来看,为露西婭谋得圣女之位,不应有太大的波折。
所谓公平竞爭,不过是表面的说辞罢了。
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发现,歷年来能竞爭上圣女之位的,哪一个身后不是有著深厚的背景支撑?
如今的圣女之位,基本就是在那几个大家族手中轮流更替。
自己为了能在这棋局中有一席之地,从而让露西婭有机会角逐圣女之位,可是费了许久的时间,才勉强获得了那么一点资格。
即便如此,这其中还少不了看在教皇的面子上,得到了些许关照。
至於那些普通的修女,即便她们再有能力,在现实面前,根本想都不要想能竞爭圣女之位。
主教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长袍,向著外面走去。
此时,教皇正端坐在肃穆的书房里,一如既往地批改著从其它地方呈送上来的捲轴。
书房內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在纸张上摩的沙沙声,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教皇的面庞上。
此前推行的计划,进展得並非一帆风顺,遇到了不少阻碍,不过好在还是勉强推行了下去。
如今,在一些地区,已经成功引导民眾对灵界之主形成了邪神的认知。
然而边境的教堂却不断传来噩耗,
一连五名主教被杀,瞬间在边境的教廷中炸开了锅。
边境地区的神职人员人人自危,恐惧的情绪如同阴霾一般笼罩著每一个人。
为了寻求庇护,他们纷纷向教廷总部发出紧急请求,希望能得到总部的援助,以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威胁,稳定边境局势。
可是,他敢光明正大地去彻查此事吗?
一旦真的大张旗鼓去查,到时候要是真查出来什么,又该如何收场呢?
如今,也只能在暗地里搞点小动作。
毕竟要是真的踏鼻子上脸,触怒了那位存在,恐怕会惹得对方不快。
“瞪瞪。”
敲门声在寂静的书房外响起,
“进来。”
教皇疲惫地应了一声,缓缓取下鼻樑上的眼镜,然后伸出手轻轻揉了揉眉心。
这些日子,各地如雪片般呈上来的捲轴,著实让他头疼不已,甚至感觉自己都快因为这些事务患上高血压了。
什么大小事务都要他来定夺,教廷养著的那一大群人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教皇冕下。”
这时,主教走进书房,进来之后便行起大礼,身姿低伏。
那散开的紫色袍子在地上铺陈开来,宛如一朵盛开的紫罗兰。
教皇看著这一幕,不禁想起曾向主教许下的诺言,等主教成功成为传奇法师的时候,他会助力主教晋升为红衣主教。
“可是准备好了?”
教皇目光温和地看向主教,轻声问道,带著期许与关切。
“是的,冕下。”
主教抬起头。
然而,话音落下后,他的语气却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犹豫,他微微皱眉,似乎在纠结著什么,
片刻后缓缓开口。
“若是我此番晋升出现了什么意外——”
教皇立刻明白了主教的担忧。
“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女儿。”
“以我的名义起誓,定会保她周全,让她一生无忧。”
他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宽慰道。
“你此次必定会成功的。”
“那我先去了。”
主教心中的担忧稍减,再次俯身,恭敬地拜別教皇。
“去吧。”
奥佛列城。
不,准確的说,应该是新奥佛列城。
曾经,这座城市遭受了一场几乎毁灭性的灾难,使得城內大片区域沦为废墟,一片荒芜淒凉之景。
但即便在这般绝境之中,希望的曙光依旧未曾熄灭。
在城市的一处边角,已经开始变得规整起来。
整齐排列的房屋逐渐建起,道路也被重新规划铺设,一种全新的秩序正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不断蚕食著那一片片废墟。
苏菲此刻正静静地站在一处高耸的塔楼上。
她的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建筑,静静地眺望著这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城市。
她清楚地记得,数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疮的废墟,死寂与绝望瀰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而如今,眼前呈现出的却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街道上行人来往穿梭,孩子们在街头嬉笑玩耍,不断有马车从远处驶来,带著一车又一车的物资。
在城市重建的进程中,偶尔会有那些在废墟中四处流荡的人,被新奥佛列城展现出的生机所吸引,纷纷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他们带著对新生活的渴望,一同挥洒汗水,为这座城市的新生添砖加瓦。
令人欣慰的是,新奥佛列城在食物供应方面,已经成功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一成果离不开那些选择留下来的法师们城外,那片往昔曾是贵族园林的广草坪,如今已然改头换面,
这片土地上种满了粮食作物微风拂过,麦浪翻滚。
而在这个过程中,铂尔修斯同样出了很大的力。
他凭藉自己的身份作为担保,不辞辛劳地奔走斡旋,成功打通了新奥佛列城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商路。
这些商路为新奥佛列城输送著重建所需的养分。
当然,背后自然离不开约翰內森的授意与推动。
约翰內森早已將附近城市的高层尽数掌控於手中,打造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络,什么风吹草动都难以瞒过他。
在眾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如今的新奥佛列城已然逐渐趋於稳定下来。
街道上的行人日益增多,城市正有条不紊地运转著。
然而,在这一片看似祥和的景象背后,苏菲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座城市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安稳。
新奥佛列城该去往何路?
当下,新奥佛列城之所以能够在帝国与教廷的下得以保全,全仰仗灵界之主所带来的威这种威如同高悬在帝国与教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对新奥佛列城下手。
可苏菲根本无从知晓这种威镊究竟能持续多久。
毕竟帝国与教廷底蕴深厚,只要他们一心想要对新奥佛列城採取行动,迟早能找到某种方法绕开灵界之主的威镊。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新奥佛列城必將再次陷入危险的境地。
隨著局势的发展,根据约翰內森传回来的情报,苏菲得知外界如今已掀起了一股暗流,
不知从何时起,关於灵界之主是邪神的认知开始在各地悄然流传。
可灵界之主的信仰暂时被苏菲约束奥佛列城,没有向外发展以免刺激帝国和教廷的神经。
所以若没有背后人为的大力推动,绝不可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稍加思索,苏菲便能断定,这背后毫无疑问是教廷在暗中动手脚。
教廷在大陆上拥有庞大的势力网络,他们既有能力,也有动机去操控这样的舆论。
可问题是,他们不惜耗费心力污衊灵界之主,究竟是想达成什么目的呢?
但苏菲和约翰內森也不可能放任这种流言满天飞的现象。
灵界之主是新奥佛列城得以存续的重要依仗,一旦其形象被彻底抹黑,后果难以设想。
为了遏制这股流言的蔓延,他们不得不採取强硬措施。
在连宰了五名主教之后,局势终於是有了些许改善。
原本甚囂尘上的流言,开始肉眼可见地减少,边境地区的舆论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净化。
然而,这种改善仅仅局限於边境地区。
对於那些更远的地方,即便约翰內森也只能望洋兴嘆。
他的势力范围有限,实在是鞭长莫及,根本无法將手伸向那边。
远方的暗流依旧在持续涌动,给新奥佛列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不过在这些行动之中,有一件事情却令约翰內森感到些许的怀疑。
当那几名主教面临死亡之际,按照常理,他们作为教廷的重要人物,应当能够凭藉自身虔诚的信仰沟通上光明女神,祈求庇佑或是获得某种指引。
然而,诡异的是,这些主教在临死之时,却无一例外,未能成功沟通上光明女神。
难道说这些主教都被深渊那股邪恶的力量腐化了,从而招致了光明女神的厌恶,致使女神不再回应他们的祈求?
显然並不是。
因为从种种跡象来看,这些主教並没有明显的被深渊腐化的特徵,
既然不是被深渊腐化,那他们无法沟通上光明女神,原因究竟何在?
一个大胆的猜测不由自主地在约翰內森心中滋生。
该不会是光明女神自身出了什么问题吧·
当这个念头刚一浮现,约翰內森便觉得这个猜测实在是荒谬至极。
光明女神的信仰在大陆广为传播,几乎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然而,理智又告诉他,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並非完全没有发生的可能。
约翰內森不禁对近些年种种见闻的回顾仔细想来,他已然许久未曾听闻何处传来有神显圣的消息了。
似乎还活跃在人世的,就只有深渊一系的神,时不时出来搞些大动作。
就好像那些中立神以及秉持正义的正神,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將自己隱匿起来。
然而,以约翰內森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实在难以探寻到更为详细的缘由。
这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样的秘密,还是有更为复杂的因素,他一无所知。
约翰內森只能將这些疑问与猜测默默记在心中,以待日后有更多线索时再去解开。
当下,局势紧迫,新奥佛列城面临著诸多內忧外患。
其中最主要的重心,无疑是清除那些潜藏在內部的蛀虫和间谍。
但约翰內森实在不太喜欢做这类琐碎的工作。
於是,他便將清除蛀虫和间谍这份工作,交给了那位祭司。
约翰內森更享受在实验室里,沉浸於对各种现象的研究,试图探究世界背后隱藏的真相。
在他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吸引著他去探索。
若是奥贝斯坦此刻也在这里,想必两人一定会相谈甚欢,找到许多共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