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乐极生悲
赵军在连战连胜之下,士气如虹,一路高歌曲进取,主力几將秦军的中军凿穿,似乎赵国的胜利已经近在尺尺了。
邯郸城,赵王宫。
听著从前线传回的军报,赵王丹脸上的笑意更盛了。
“不愧是寡人的大將,当年先王的马服君就可以大胜秦军,现在,寡人的马服君同样也可以战胜秦军,这一次,寡人不仅要上党,秦国的河东、三川,寡人也要了。”赵王丹大笑道,他已经想到了在长平大胜秦军之后,趁胜追击的事情了。
“大王,秦国家底雄厚,虽说在长平已经无力回天,但我们若是想要反攻秦国,仅凭我赵国一国之力,恐怕是力有不逮啊。”隨著上党战役与长平之战的开启,重新登上相国之位的赵胜在这个时候却保持了足够的谨慎。
“平原君的意思是?”赵王丹收起笑意,赵国,从他祖父武灵王时,就筹划著名覆灭秦国,只是一直未能实现。
数十年来,赵国与秦国之间的较量,也是败多胜少,好在,这种局面即將发生改变了,而这种改变是他完成的,可以说,自他之后,秦赵两国之间,攻守易势了。
“当下,正是发起合纵共谋秦国的时候了,当年五国伐齐,几將强盛的齐国覆灭,虽说后来齐国復国,但也一不振,再也难现当年雄风,彻底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行列,眼下,秦国就是当年的齐国,六国之人无不憎恨,大王登高一呼,诸国必然相应,是时,即使不能覆灭秦国,也能將其打残,使其重回百年前,秦国若残,普天之下,我赵国將在无对手。”
赵胜侃侃而谈,还別说,想的还是挺美的。
“平原君所谋深远,正合寡人之意,这件事情就由平原君你全权负责,楚国、魏国、
韩国这些年可是被秦国欺负惨了,痛打落水狗的好事,他们是绝对不会错过的。”赵王丹点头道。
“大王,长平的战事不对劲啊。”就在赵王丹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在沉默的廉颇却突然开口了。
“廉將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王丹不悦道。
廉颇统领赵军,与秦军大战数个月,连战连败,在秦军的进攻中,只能龟缩不出,本就已经让赵王丹不满了,幸得他英明睿智,临阵换將,这才转败为胜,此时廉颇又说这般扫兴的话,他岂能有好脸色。
“大王,秦军坚韧善战,不弱我军,秦將王常年追隨白起作战,几乎等同於半个弟子,在他的带领下,秦军很强,不应该连战连败才是。“廉颇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王统领的秦军战力如何,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在王带领的秦军攻势中,赵军防守尚且可以,但若是进攻?
在长平,秦军的兵力可在赵军之上,即使赵括带去了援军补充了赵军的力量,但秦国同样可以增加兵力,依靠超越赵国的国力,甚至可以增加的更多。
赵军能够不败,就已经是上下一心拼死血战的结果了,想要大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赵括真的是天纵奇才,是超越白起的绝世名將不成?在一瞬间,廉颇甚至生出了这样的猜测,但在下一瞬,他就否认了这一点。
赵括在年轻一代中,固然是出类拔萃,但与王这样的沙场宿將相比,还是稚嫩了一点。
“廉將军,你畏秦军如虎,就不要以为马服君也如你这般了。”赵王丹不满道。
他若是早知道廉颇如此不爭气,一开始就不该用他。
想到自与秦军开战以来,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赵王丹对廉颇的不满更深了:寡人应该从一开始就用马服君的,若是那样,现在差不多已经攻入秦国境內了。
“大王,秦军那边绝对有阴谋。”廉颇硬著头皮道,他听出了赵王丹对自己的不满,
但事关赵国的生死存亡,又容不得他不说这些话。
“什么阴谋?连丟十几座营寨的阴谋?”赵王丹反声呛道。
“臣—”廉颇被呛的面红耳赤,想要辩解,但他现在已经远离战场,无法对战场做出准確的判断。
正在这时,赵豹行色匆匆地走进大殿,甚至忘记了通报,脚步慌张而跟跑地奔向赵王丹。
“平阳君,你这是怎么了?”赵王丹看著如此失態的赵豹,不解中生出一丝不安来。
“大王,前线的军报传回来了。”赵豹脸色苍白地从袖子中抽出了几支竹简呈到了赵王丹的面前。
“可是马服君又取胜了?”赵王丹的激动战胜了不安。
“大王,您还是先看看军报吧。”赵豹声音乾涩,竹简两三支,记载的字数有限,但其中的信息却太过恐怖了。
“平阳君这还卖上玄虚了。”赵王丹调侃一声,看起了竹简。
下一瞬,他的神色就僵住了,转瞬之间又已经变成了苍白。
“平阳君,这份军报可是真的?”赵王丹迅速將竹简看完,额头上尽现冷汗。
“谁敢拿这种事情作假。”赵豹艰难地回答道,如果有可能,他也希望竹简中记载的军情是假的,但那可能吗?
“大王,到底发生了什么?”赵胜看著赵王丹与赵豹的反应,不祥的预感直笼心头。
赵王丹不语,此时他的脑海一片混乱。
“秦军的主將根本不是王,而是白起,三日前,就在马服君率军追击秦军之时,白起令王、贏掺两万五千秦军,分兵两路,借走山间小道,突袭了我赵国后军,尽得我赵军的粮草辐重,阻绝了我军的后路,又有秦军五千骑突袭马服君后路,將我军主力和营寨阻绝,我军被秦军一分为二。”赵豹陈述道,每说一字,声音就多出一分颤抖,当他说到最后之时,几乎难以发生声音了。
他们这些人虽然不是一线將领,但也是赵国重臣,对军事並非一窍不通,后军被歼,
辐重被夺,大军被秦军拦腰截断,这些意味著什么,他们看得出。
这一战,赵军败了,赵国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