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这个秦时不对劲 > 第170章 燕太后:竟然是他
  第169章 燕太后:竟然是他
  燕王冥说话间的功夫,已经有著一个宫女拉著一个只有五六岁的男童走了进来,正是燕王冥的孙子,太子喜的儿子,嗯,还有一个身份,也是燕太后的重孙。
  燕太后狐疑地看著面前的祖孙,因为没有孩子的原因,已经二十多岁的燕太后对燕丹这个重孙还是很喜欢的,毕竟在她这个年龄,在正常情况下,是当母亲的年龄了。
  只是,隨著燕武成王的驾崩,曾经的王后变成太后,她在燕国政局中的重要性直线下降,燕王冥自然也就不再让她有继续接触王孙的机会了。
  但在今天,燕王冥却主动將燕丹带来了,其中的缘故是什么?
  难不成是赵军打到了蓟城?
  燕太后惊疑不定,对燕王冥的突然示好,反常。
  “丹儿问太祖母安好。”在燕太后的惊疑不定中,小小的燕丹却是规规矩矩地向燕太后行礼道。
  “丹儿,来太祖母这里。”燕太后虽然惊疑不定,但对自己的重孙燕丹,还是十分喜欢的,不愿因为自己的猜疑而冷落了重孙。
  燕丹这才乖巧的来到了燕太后身边。
  燕王冥见气氛差不多了,这才问道:“多年前母后曾回邯郸省亲,在那里,可曾认识那时还在邯郸为质的秦王吗?”
  “秦王?”燕太后闻言却是不由一愜,她距离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此时听到燕王冥主动讲起,脑海中却是不由浮现出一道人影来,逐渐的,那道虽然久远但却熟悉的身影与秦王两个字融合在了一起,只让燕太后露出了复杂的情绪。
  当年,正是秦王领兵重创赵国,打的赵国差点亡国,而赵国正是她的母国,当今的赵王是她的兄弟。
  燕太后神色间不经意间的变化让燕王冥心中一喜,看来有希望,於是连忙道:“赵军攻势愈急,寡人无奈,只能向秦国求援,本也是抱著侥倖的心思,却不曾想,秦王竟然亲自回信,而且还在信中问候了母后您。”
  “嗯?”燕太后闻言心中不由凛然,秦王莫不是要救援燕国不成?
  “太后若是与秦王有旧,对我燕国和赵国也是一件好事。”燕王冥道。
  “好事?”燕太后却是不信,一旦秦国介入,无论是对赵国,还是对燕国,都未必是好事。
  秦王这几年所做的事情,燕太后也有所了解,实在很难將其与当年的那个邯郸质子联繫在一起。
  当年,或是因为同病相怜,又或是因为异人救护母亲的恩情,使得她对异人颇有好感,但这份好感只是对邯郸质子异人而已,而不是秦王。
  秦王,对於赵人来说,是真正的噩梦。
  “有秦王介入,或可调节燕国与赵国的矛盾。”燕王冥道,当然,他没敢说秦国介入,帮助燕国打赵国,燕太后毕竟是赵国人,而燕王冥又不是在她的儿子,在关键的时候,燕国的太后,赵国的公主,到底哪一身份在她的心中更重要,燕王冥可不敢赌。
  所以燕王冥只是说秦王可以调和燕赵两国的战爭。
  此时的燕太后算是彻底明白过来,只是,她也不能拒绝,毕竟现在她的身份是燕太后,至於赵国公主的身份,也只有她自己这么认为而已。
  当年宣太后主政秦国,白起却將楚国的祖地都给攻破了,楚国几近亡国,也不见宣太后对白起怎么样,还要给白起加官进爵。
  当今虽然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但女子出嫁后,被冠以夫姓,其实已经说明了当世人的观念。
  不管燕太后到底如何想,最起码在世人眼中,她就是燕国人,是燕国的太后,已经与赵国的关係不大了。
  “秦王的心思,难以揣摩。”燕太后道,当年的那一战,赵国残,韩国灭,魏楚两国大败,所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秦国不可敌,有著秦王的秦国更不可敌,早已经是天下人共识了。
  “起码现在,秦王是我们燕国唯一的救星,母后,在燕国,您是独一无二的太后,但在赵国那里,您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公主。”燕王冥担心燕太后还心向赵国,於是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件事情我知晓了,我会给秦王写信的。”燕太后道,她也清楚,无论自己是怎样的心思,现在,她都只能站在燕国这一边。
  代郡,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已经匯集了,只等王令,就可前往燕国。
  “三千骑的牌面是不是小了一点?”一身戎装的焰灵姬看著面前的铁骑森森,却是觉得还是少了点。
  “已经足够用了,带的多,也麻烦,况且,我们是去调和的,而不是去灭国的。”异人道。
  前呼后拥什么的,那是別人喜欢的场面,对於现在的异人来说,根本不需要那些东西来给自己壮声势了。
  “这些人曾经都是赵人。”焰灵姬提醒道。
  代郡,赵国统治了上百年,但秦国才统治了三年,在战场上,这些人会不会做出反戈一击的事情,焰灵姬表示怀疑。
  “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了,况且,今日走上战场,有问题也不大,若是等来日大战,
  再出现什么意外,那才是真正的麻烦,眼下,也是一个机会。”
  在代郡的秦军整装待发之时,攻入燕国的赵军合兵一处,兵锋直指燕都蓟城而来。
  只是,在赵军的势如破竹中,却有著一层阴影,因为从邯郸传来了一个消息。
  “燕国向秦国求援了,虽然不曾有秦国聚兵的消息,但秦国出兵干涉的可能,却也不得不防,一旦秦国出兵,这场战爭最终的走向就不好说了。”赵军大营之中,廉颇將来自邯郸的秘信递给了庞暖。
  “如果只是秦军还好。”庞暖快速瀏览著秘信,想到从中找出两个特殊的字,而直至他看到最后,也不曾看到那两个字,一时间,庞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忧惧,还是该庆幸了。
  三年来,落入秦国的赵军俘虏陆陆续续归国,也正是因为俘虏相继归国,赵国才有足够的力量进攻燕国,但隨著俘虏的归来,还带回了更多关於秦王的信息。
  虽说那些传闻十分不可思议,但事实毕竟摆在那里,却是容不得他们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