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126、绚烂又黑暗、壮阔又悲惨的新时代
  崔家准备开办邸报的事情,便这样敲定了。
  换做一般人,无钱、无人脉、无背景,想要开一家邸报,难如登天。
  但这些崔家都有啊!
  且不说朝堂之上,有郑阁老。
  单说河南,还有崔峴的师叔李端在,用四五年时间,初步將邸报在省內做起规模,不难。
  难的是——
  怎么开第一家邸报社?
  邸报名字叫什么?
  涉猎什么方向?
  如何撰写报纸內容,如何审查,如何雕版印刷,如何售卖?
  又如何能保证赚到钱?
  老崔氏一开始还信心十足呢,可听到峴哥儿说,让她负责开一家邸报社,顿时就蒙圈了。
  她不会啊!
  甚至,她连邸报长啥样都不知道,怎么开?
  看著神情忐忑的老崔氏,崔峴笑道:“祖母,孙儿相信,您肯定可以的。”
  “咱们崔家將来能否成为名门望族,都靠你了啊!”
  听到这话。
  老崔氏当即一个激灵,涨红著脸道:“行!这邸报,祖母肯定把它开起来,峴哥儿你就放心吧!”
  林氏、陈氏闻言,佩服的看向婆母。
  关键时候,还得是婆母啊。她俩仍旧在蒙圈呢,婆母都信心十足了!
  然而下一刻。
  便见放出豪言的老崔氏,赧然期期艾艾道:“但是峴哥儿,你得跟祖母说说,具体要怎么做啊。”
  陈氏几人:“……”
  绝了。
  合著您啥都不懂,就敢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了啊!
  但既然老崔氏都这么问了,林氏、陈氏、崔璇三人,都绷紧神经,脸色严肃的看向崔峴,作出倾听状。
  那可是邸报啊!
  多高级的东西!
  都是读书人、官老爷们翻阅的。
  她们几个刚开蒙的女人,自然要使出十二万分的力气和手段,来接下这个差事。
  但崔峴表示,邸报这玩意儿,一开始想要做成,还真得靠家里的女人们。
  迎著眾人的目光,崔峴轻咳一声,道:“首先呢,先去租赁一家店铺,这个咱们去找庄瑾家就行。”
  “其次印刷出版,还是跟鹤聿家合作。”
  “再去聘请一位年纪大的老秀才,作为总编……额,作为掌柜。”
  “至於內容撰写,前期先不必招人。祖母,母亲,大伯母,阿姐,你们四个担当內容撰写人,去满大街寻找素材。”
  “后期的话,可以接受有偿投稿。”
  老崔氏几人闻言:??
  开什么玩笑,我们一群刚开蒙的半吊子,撰写邸报?
  怎么可能会有人买帐呢!
  崔峴知道她们把问题想复杂了,笑道:“谁说邸报只能刊登锦绣文章、诗词歌赋、时政大事呢?再者说,就算咱们想刊登这些,也没有消息来路啊。”
  “而且这种枯燥的內容,也没几个人愿意看。”
  “大家爱看的,是狗血,是八卦,是纠纷,是三俗。我举个例子,某富商家两个儿子爭夺家產,互相打的头破血流,闹到最后,族老们出面调停。”
  “某禪院高僧,竟然私下酒肉都来。”
  “某员外郎家小妾和侍卫捲款潜逃。”
  “某村邻里互相指责对方祖坟破坏自家风水,朝对方祖坟互泼黑狗血。”
  “就问这些,你们想不想看?”
  啊?
  那可太想了!
  老崔氏等人闻言,眼睛都瞪大了一圈,神情格外振奋。
  好傢伙,这也行?
  你要早说这么搞,那咱们还怕什么!
  满大街都是可以撰写的『內容素材』啊!
  老崔氏甚至拍著胸脯,激动保证道:“峴哥儿,祖母出去走一圈,就能轻鬆带回来百余条內容素材!保证条条不重样,条条吸引人!”
  “你说吧,咱这邸报起个什么名字好?不出一个月,祖母就能办起来!”
  这下不仅老崔氏,陈氏等人也信心倍增。
  崔峴笑道:“就叫《坊间秘事》吧,直白又通俗。等以后做起来了,再换个名字就行。”
  “行!”
  老崔氏满口答应。
  於是,崔家的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神奇的是她们这次不慌了!
  开玩笑,关乎秘闻八卦,狗血三俗,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慌的啊!
  完全就是『老本行』,开心还来不及呢。
  接下来这段时间。
  崔峴继续在后院学习。
  老崔氏、陈氏、林氏、崔璇,开始跑业务,张罗著租赁店铺,聘请掌柜,以及……满大街吃瓜。
  那段时间,整个崔家都跟著吃瓜吃到撑!
  嘖,小小一个南阳城,怎么这么多让人惊掉眼珠子的瓜啊?
  那谁,某某茶行的东家,养了十年的儿子,竟然不是自己亲生的。
  还有某戏班台柱子,跟某家夫人,在城隍庙私会被人撞见,衣服没来得及穿就落荒而逃了!
  某富商偷偷养外室,被自家夫人抓包,脸都被挠了!
  崔峴在偶尔的枯燥学习之余,听闻祖母等人眉飞色舞聊这些劲爆八卦,心生无限感慨。
  別人的人生……都好荒谬又离奇啊。
  但很显然,荒谬离奇的,可不仅仅只有大梁的百姓。
  包括大梁的皇帝陛下,也经歷了一场荒谬绝伦、或者说骇人听闻的事件。
  那日。
  僕从老罗急匆匆来后院,神情古怪的递来一封信。
  东莱先生看后,直呼:“荒谬!”
  这一年来,经常有朝堂、外界的时政消息,传来崔家后院。
  虽然这些消息都十分滯后,但这是眾人了解国事的唯一途径。
  眾人好奇东莱先生为何这般愤怒,都围了过来。
  等看完信件上的內容以后,所有人都满脸难以置信。
  因为信封上的內容是这样的:皇帝沉迷炼丹,因药引需要『红铅』,所以命大量宫女,每日只能吃桑叶、喝露水,以保证『红铅』,也就是月事血的纯净。
  宫女们不堪虐待,决定反击。他们趁著皇帝熟睡,用黄綾布条试图勒死他,但最终却並未成功。
  此事过后,大量宫女被凌迟处死。
  朝野上下震动。
  皇帝暴怒,开始疑神疑鬼,听说近段时间,都不上朝了。
  这……果然荒谬。
  但因为对方是皇帝,所以眾人看了信后,谁都不敢多说什么。
  小后院的气氛有些凝滯。
  直到老崔氏振奋的声音,將这股凝滯打破——
  “中了!中秀才了!峴哥儿,鈺哥儿,快来跟祖母去迎接你们父亲,他俩都中秀才了!”
  此言一出,满院子都热络起来。
  崔峴,崔鈺赶紧起身,跟著老崔氏往外走。
  蹉跎十年,一朝得中!
  崔伯山,崔仲渊二人,终於通过院试关卡,中了秀才!
  老崔氏最近忙的不可开交,都没顾上看榜。
  还是家里僕从来报喜,她才得到消息。
  林氏、陈氏也喜不自胜。
  不久后。
  两位新晋秀才归家,咧著嘴不停傻乐。
  一门双秀才!
  外加还有崔峴这个『大梁第一神童』。
  崔家,因此又在南阳引发好一阵討论、热议。
  但小神童崔峴,就仿佛彻底消失了一般,彻底离开公眾视野,没了消息。
  一开始还有人经常惦记。
  后来时间久了,大家就逐渐淡忘了。
  因为南阳的热闹事儿,属实是不少呢!
  不知道何时开始,一个名字叫做《坊间秘事》的邸报,突然在南阳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一开始,人们並不在意。
  可后来隨著时间推移,南阳百姓们惊奇,或者振奋的发现,这个邸报,相当有料,相当精彩!
  什么八卦狗血、邻里倒灶的破事儿,上面都有记录!
  偷腥、纠纷只是小儿科。
  更瞠目荒谬的,还有爬灰、养小叔子等各种炸裂伦理道德瓜。
  总之,相当刺激!
  大家茶余饭后谈资,全靠它了。
  甚至很多人还自发来邸报『投稿』:“我不要钱,我就是想把我知道的事儿说出来,说给全南阳百姓听!这么多年了,憋在心里,憋死我了!”
  这邸报实在太超前,太新鲜了。
  轻鬆便俘获了无数百姓。
  谁不爱八卦?而且还是身边的八卦!
  想想看,隔壁邻居突然成为了今日份《坊间秘事》的主角。
  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大家呼朋唤友,拉著兄弟姐妹,能聊一天!
  当然此刻还无人意识到,这份八卦报纸,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悄悄自南阳,到整个河南府城蔓延。
  在《坊间秘事》偷偷发展,即將准备惊艷所有人的时候。
  时间,也在快速流逝、游走。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1174天!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985天!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704天!
  崔家木板墙上的倒计时,数字一天比一天减小。
  南阳的百姓们在吃瓜。
  崔家后院里,崔峴,东莱先生,裴坚等人,也在『吃瓜』。
  只不过,他们接纳的消息,关乎著整个大梁。
  自从皇帝险些被宫女杀死后,大梁王朝不管是內政,还是外敌,都开始波动起来。
  传回崔家小院的时政新闻,事件越来越大。
  嘉和二十年。
  一位叫做汪直的人,勾结倭寇,在江浙地区作乱,屠杀百姓。
  皇帝震怒,派遣大军前去围剿。
  但因朝廷水师孱弱,海上作战实力拉胯,被倭寇吊著打。
  这件事,好似导火索一般,引爆了大梁王朝积攒多年的弊病。
  同年。
  俺答汗大军衝破长城防线,来犯大梁。
  次年初,西南土司叛变。
  在嘉和皇帝执政的第二十个年头,小纷爭摩擦不断的大梁,终於正式迎来大规模、多场战乱纷爭。
  纵观歷史长河,所有朝代的动盪,似乎都是在某个不起眼的瞬间,骤然爆发。
  外部患乱,引发內部爭斗。
  首辅陈秉,和次辅郑霞生的党爭,被迫打响。双方门生互相弹劾,大量官员牵扯其中。
  可就在这时,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件,让整个大梁,都因此震动。
  嘉和二十一年。
  陕西大旱。
  人相食,饿殍百万。
  首辅陈秉上书,请皇帝下『罪己詔』。
  帝怒,罢首辅。
  郑霞生任新的首辅,暂时成为这场党爭的胜利者。
  然而,东莱先生得知这件事后,眉头却浮现出浓重的忧虑。
  这等动盪时候,升任首辅,是福是祸……实在不可知啊。
  好在,大梁王朝实在太大、太大了。
  外部的战爭,朝堂的党爭,也仅仅是世界的一角。这个王朝,仍旧在看似繁荣中运行著。
  比如工部宣布,仿製葡萄牙舰炮一事,有了重大突破。
  再比如松江府改良的脚踏三锭纺车,让纺纱效率倍增。
  纺织业开始空前繁荣昌盛。
  但这也引发织工抗税罢市风波。
  新任首辅郑霞生,为此还被陛下狠狠斥责一番。
  当然,这些都是民生。
  大梁文坛,同样开启了一个百盛开,群星璀璨的新时代。
  太原王氏公子,王珩之,自太原至金陵,舌战群儒上百场,无一败绩。
  一位叫做何旭的13岁小少年,中了举人,一跃成为大梁王朝最耀眼的『文坛天才』。
  一位叫做赵奕的15岁小少年,参悟圣贤书,作了一篇《东楼赋》,文采斐然辞藻华丽,惊艷了整个大梁。
  当然,还有一位更厉害的天骄人物。
  此人叫做苏祈,年17,诗词歌赋、辩经八股无一不精通。据传此人清高孤傲,狂妄不可一世。
  是下一届状元的热门人选之一。
  除去以上名声响噹噹的人物。
  陇西李氏家族,也有一位公子,李长年,14岁,准备出仕。
  还有一位叫做朱葛易的17岁少年,自称终南山道家学说传承人,引发轰动。
  因为相传,终南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老子曾在这里讲述《道德经》。
  道家传承人现世,仿佛释放了某种信號。
  阴阳家、纵横家、兵家、法家等各路传承者,纷纷开始现世,崭露锋芒。
  他们实在太耀眼、太刺目。
  整个大梁文坛的视线,都不知道落在谁身上。
  曾经凭藉《悯农》传唱士林,两篇八股文震撼文坛的,前大梁第一神童崔峴,彻底杳无音讯。
  江山代有人才出。
  曾经的小神童固然耀眼。
  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天才啊!
  天灾、人祸、战爭,是王朝永远无法避免的动盪、与黑暗。
  但这片土地上,绚烂文明永远在延续,优秀天骄层出不穷。
  两者相辅相成,开启了绚烂又黑暗、壮阔又悲惨的新时代。
  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是要有人来书写传奇,不是吗?
  大梁王朝嘉和二十三年。
  春。
  又是一年桃盛开时。
  崔家。
  一个身材高挑,白皙俊俏,眉眼清亮的少年郎,站在木板墙前,提笔蘸墨,笑著写下今日份的倒计时: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