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173、天骄才子齐聚,謫仙阁里辩忠良(下)
  作为今日的绝对主角,贾邵一有动作,便引来无数目光追隨。
  人们眼睛里迸发出希冀。
  或许——
  我们可以等到一场绝地翻身的奇蹟呢?
  连何旭、苏祈、孟绅、周斐然四人,都紧紧盯著贾邵,暗中为他捏了一把汗。
  兄弟,这种关键时候,你得支棱起来。
  可千万別翻车了啊!
  对此,崔峴表示:翻车?不存在的!
  於南阳苦读五年、沉淀五年,汲取学习圣贤书,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不就是今日这等场合吗!
  將军不可杀,士兵必须活。
  圣贤圣贤,救不了人命,谈何称作『圣贤』!
  因此。
  在无数道惊喜目光的注视下。
  便见謫仙阁里,一身青衣、脊樑挺拔的贾邵粲然一笑,朗声道:“《尚书·仲虺之誥》言: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报施救患,取威定霸。”
  “《商君书·更法》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战国策·赵策二》载: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
  “诸君空谈『必诛败將』,可曾见商汤释伊尹而兴商,齐桓赦管仲而霸诸侯?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若事事泥古,何以有三代更替!”
  这是对苏祈『古今之辩』的反驳。
  此次反驳,贾邵明显全力以赴,不给对手留半分退路。
  单是一个观点,便引用了四部圣贤书籍为佐证论据!
  完全不留下任何漏洞。
  而他这番话,也引来在场无数读书人惊艷折服。
  这得是何等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方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內,做到这一步啊!
  在无数惊嘆声中。
  唯有老崔氏提笔蘸墨,闷头狂写,同时在心里大声叫囂:死手,快点写啊!
  乖孙这些字,可谓『一字千金』。
  不仅能登邸报卖钱。
  今日过后,自洛阳传出去,一定会声震天下的!
  謫仙阁里,苏祈沉默了。
  他一边高兴好朋友堪称完美的发挥,一边再次不解世间怎么会有人比他苏祈还要变態的人!
  既生祈,何生邵!
  这不合理!
  虽然心中五味杂陈,但苏祈还是坦然朝著贾邵一拱手:“我认输。”
  崔峴拱手给予回礼:“承让。”
  金谷园內沉默了一瞬。
  而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方才那些难受、沉闷,霎时一扫而空。
  贾邵,给大家带来了奇蹟!
  严思远等一群小黑粉们,更是脸色涨红,大声嚎叫,险些把手都给拍烂了!
  他们一边鼓掌叫好,还不忘跟周围人得意炫耀:“看到了吗,贾邵师兄厉害吧?他就是我们反峴联盟的领袖!”
  於一片欢呼声中。
  贾邵几乎未作停歇,继续道:“《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周易·繫辞》云:变通者,趋时者也。”
  “《管子·牧民》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左传·昭公元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诸君拘泥体用二分,可曾见宋襄公拘礼败於楚?《吴子·图国》言:內修文德,外治武备。今留將军活命,正是文德武备並举!”
  “你说国法为体。但若法不能护国,要法何用?诸位难道想我大梁,重蹈宋襄公败楚覆辙不成?”
  这是对何旭『体用之辩』的驳斥。
  坦白说,方才何旭还担心贾邵『翻车』。
  但现在发现,纯属多余担心了。
  他定定看著眼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贾邵,彻底嘆服了,郑重拱手道:“贾邵师兄大才。”
  贾邵同样给予回礼。
  这下,都不仅仅是金谷园在欢呼了。
  外面的百姓们越聚越多,虽然听不懂,但也大概知道,那个叫做贾邵的大才子,贏了!
  他贏了,代表著萧震將军就有活命的可能了啊!
  从方才的绝望,到现在充满希望,这怎么不是一场奇蹟?
  一位年轻读书少年郎,送给百姓,送给抗倭將士们的奇蹟啊!
  同何旭回礼后,崔峴看向周斐然,朗声道:“《左传·定公十年》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孙子·九地》云:投之亡地然后存。”
  “《墨子·兼爱》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吕氏春秋·察今》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诸君空谈华夷之防,可若诛护国之將而纵通敌之贼,尔等『防『的究竟是夷狄,还是在防天下民心?!”
  好傢伙!
  看得出来,贾邵真是杀疯了。
  一番引经据典之后,再加上『防天下民心』的詰问,实在振聋发聵。
  这谁敢接话?
  周斐然一缩脖子,想也不想,当即拱手做出虚心聆听姿態:“受教了。”
  兄弟,自己人!
  你別把我也给『杀』了啊!
  崔峴照旧拱手回礼。
  謫仙阁外,欢呼声已经快要把牡丹海给震的开始摇曳了!
  什么是绝世大才子?
  这便是了啊!
  凭藉一己之力,杀穿三位大才子!
  单人著青衫,站於人潮海间,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年轻肆意,神采飞扬!
  贾邵之风姿,足以令全场为之折服神往!
  今日辩经结束,『贾邵』这个名字,必將会在无数人当中口口相传。
  而后缔造出一位新的『传奇』人物!
  在一片炙热目光的注视中,贾邵最后看向孟绅,说道:“《尹文子·大道》曰:为政者,因民之利而利之。”
  “《逸周书·大聚》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鶡冠子·世兵》曰: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文子·微明》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孔丛子·刑论》曰:利天下者天下启之。”
  “你既谈义利,那我来告诉你!今日这'利'字,是《胡非子·止楚攻宋》所言'兼爱交利'!这'义'字,乃《隨巢子·明鬼》所载'兴天下之利'!“
  “这『利』是闽南万万生民活命之需!这『义』是抗倭將士復仇之志!诸君空谈『舍利取义』,可曾见饿殍啖草之悲惨?!”
  “若诛萧震,倭寇铁蹄踏碎山河之时,谁人又担得起这『义利』二字?!”
  牡丹园林內一片震撼安静。
  唯独贾邵一人,站在謫仙阁內,向眾人,亦或者向朝堂天下——
  为萧震,和他身后的八千士兵,发出不甘的嘶吼,与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