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185、自开封即將崛起的河南崔氏
  当学堂里的小蒙童们,正在惊喜大口吃肉包的时候。
  给他们送肉包奖励的崔夫子,和老师东莱先生道別。
  而后乘坐马车,赶往开封府城东南隅,状元巷。
  途中,马车路过大相国寺。
  时间虽已临近傍晚,但寺外仍旧能瞧见许多贩卖佛经、香烛的摊贩。
  距离大相国寺和状元巷不远,是开封府学、和贡院。
  状元巷后方,挨著汴河支流。靠近了,隱约还能听到漕船卸货的號子声。
  七月夏日傍晚,霞光满天。
  状元巷中一处三进大宅外。
  老崔氏抱著小孙女崔瓔,祖孙二人同款表情,眼巴巴朝著巷子口张望。
  怎地还没到呢!
  莫不是路上出意外啦?
  正当老崔氏胡思乱想的时候,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接著,一辆马车出现在巷子里。
  老崔氏和崔瓔眼睛齐齐亮起来。
  当时崔峴离家后,小崔瓔因为阿兄不告而別,暗自生了好几天的闷气。
  可现在时间过去这么久,她早就忘记啦。
  等马车在宅院外停下,瞧见崔峴拿著两串葫芦下了马车。
  崔瓔赶忙从祖母怀中挣脱,激动小跑著扑了过去:“阿兄!”
  崔峴顺势弯腰,一把將其揽在怀里,而后笑著把葫芦递过去:“阿兄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有没有乖乖听话啊?”
  崔瓔迫不及待咬了一口葫芦,鼓著嘴巴含糊不清道:“听、听话的!”
  崔峴听完,捏了捏阿妹的笑脸,朝老崔氏笑著打招呼:“祖母。”
  老崔氏『哎』了一声,上前拉著孙儿的手:“总算是来了。这几天你娘总说,峴哥儿没来,一家子在开封待著,总觉得空落。”
  “如今你来了,咱一家子团聚,这就圆满咯!”
  “走,咱进家门。你爹娘他们,都惦记著你呢。”
  老崔氏说著,拉起峴哥儿的手,风风火火进了家门。
  崔峴听得熨帖又舒心。
  祖母不愧是一家之主,事情办的井井有条。全家集体从南阳,搬到开封,这么快就安顿好了一切。
  因此从下马车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安定了下来。
  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会有三分孤独在的。
  到家后,一颗心都跟著软和了。
  前院。
  几个僕从正在整理架,瞧见崔峴进来,急忙喜滋滋过来问候:“小少爷回来了!”
  这一嗓子,霎时让整个宅院都活了过来。
  崔仲渊、陈氏,崔伯山、林氏,崔鈺、崔璇一大家子人,呼啦啦都围过来嘘寒问暖。
  陈氏看了一眼风尘僕僕的儿子,笑道:“瘦了,但瞧著也越发精神了。”
  崔仲渊则是把崔瓔抱过来,说道:“热水早就给你备好了,你快去洗漱,都等著你吃团圆饭呢。”
  “好。”
  崔峴应了一声,先是走过去,跟兄长崔鈺默契碰了碰拳。
  而后笑著看向林氏:“这几个月出门在外,不知怎地,总惦记著大伯母炒的腊肉。”
  林氏弯腰直乐:“那还不简单,峴哥儿想吃,大伯母马上去给你做。”
  老崔氏又交代道:“记得再给峴哥儿煮碗面,出门这么久,到家里第一顿饭,就是得吃碗热乎面哩。”
  等崔峴洗漱好,换完衣衫出来。
  天已经黑了。
  宅子里点著灯笼,照的院子里格外亮堂。
  夜空中繁星点点。
  按照老崔氏的意思,一家子把餐桌搬到院子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吃食、瓜果。
  最中间位置,是一大盆油汪汪的炒腊肉。
  崔峴走过去坐下,笑眯眯问道:“这盆腊肉是可以吃的吧?確定不是只让闻闻味儿,而后再端回去。”
  饭桌前一家子人都跟著鬨笑出声。
  老崔氏闹了个脸红,而后也跟著直乐:“吃吃吃,都吃!哎呦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得好笑。”
  “就那么一块腊肉,真是不值当,不值当啊!”
  崔伯山挠了挠头,赧然道:“提起这个,我跟二弟都一直没敢跟娘你说。”
  “那年,吃完那盆水芹炒腊肉,我跟二弟去考试,从后半夜就开始闹肚子。一直到考场上,还不停往茅房跑。”
  “当时穷啊,肚子里没油水。突然吃顿好的,实在遭不住。”
  崔仲渊跟著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结果却见老崔氏、林氏、陈氏等人表情都有点不自在。
  崔伯山见状愣住了,而后反应过来,试探性问道:“你们那次吃完腊肉,也全都闹肚子了?”
  老崔氏没绷住,第一个『噗嗤』笑出声。
  林氏、陈氏几人也笑的前仰后合。
  真是绝了。
  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唯有小崔瓔神情疑惑,不知一家人在笑什么。
  夏夜凉风习习。
  崔峴笑眯眯坐在餐桌前,就著腊肉吃麵,只觉得格外放鬆愜意。
  在家里,他不必想著跟皇帝玩心眼,不必想著高台辩经,不必想著东南隱患,不必想著接下来,將会引来多少文坛士林的恶意与霸凌。
  这,便是家的意义啊!
  可惜。
  他想短暂的歇一歇,奈何祖母是个『工作狂』!
  饭后。
  趁著一家人都在,老崔氏眼神期待的看向崔峴:“峴哥儿,如今祖母把开封的邸报开了起来。鏢局也已经初步规划好,马上就能试著开业。”
  “后日,你就要登台辩经了,那咱们还能做点啥生意呢?”
  听到这话,一家人都看向崔峴。
  崔峴笑道:“孙儿刚到开封,还没来得及去市场上看看。等后日登台结束,咱们一起去做个『市场调研』。”
  老崔氏连连点头:“对对,就该这样!峴哥儿你不是说了吗,得罪了东南那边的人。祖母想著,咱们得早做准备!”
  提起这个。
  崔峴沉默片刻,略显尷尬的说道:“祖母,其实……不止东南。后日辩经结束,怕是满世界都会被孙儿给得罪遍了。”
  啊?
  一家人都被唬了一跳。
  陈氏纳闷道:“就一场辩经而已,怎地会得罪那般多人?”
  崔峴思忖著,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道:“因为儿子要做的事情,是修改四书五经等书籍,告诉整个大梁,他们以前读的书是错的,想法是错的,遵循的圣心本源也是错的。”
  整个院子霎时陷入安静。
  如今,崔家人个个都开了蒙,不再是曾经的『文盲』。
  他们听懂了崔峴即將要做的事情有多可怕。
  但,只是安静片刻。
  陈氏便嘀咕道:“那,那四书五经也不见得全然都是对的。峴哥儿你帮他们指正错误,他们还要针对你,当真不识好歹!”
  崔仲渊默默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以示支持。
  老崔氏则是试探性问道:“以峴哥儿你的性格,既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必然也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对吧?”
  “有些事情,你想做,那就大胆去做。但你得跟祖母说,祖母要怎么带著咱一家子人帮衬你。”
  崔鈺在旁边补充道:“不仅帮衬阿弟,也是帮衬咱们自己。就像当初斗赵志那样,咱们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是这个道理!
  迎著一家人的目光。
  崔峴道:“阿兄说的对,现在的情况,跟当初斗赵志,没什么两样。只是敌人更加强大了。”
  老崔氏霸气一挥手,十分自信:“那咱家也不是当初的崔家了,咱们也强大了嘞!”
  崔峴点点头,表示赞同。
  在全家人振奋、激动的注视下,他笑的格外绚烂:“辩经台上,打的是学识,是四书五经,是思想本源。”
  “这是一场由我,单方面挑起来的思想变革。”
  “但单纯只变革思想,不发展本身实力,是行不通的。所以,本次斗爭,不仅在辩经台上,也在辩经台下。”
  “我还要从衣食住行入手,掀起一场轻工业变革。”
  “不管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市面上一切流通的,都要有咱家的商品。汴河漕运上往来的,是咱家自开封输送到大梁各地的货船。”
  “咱们家,要招工,招成百数千的工人!要修建自己的祠堂,族学!要资助穷苦的士子读书人!要打通各行各业的產业经济链条,要掌握经济话语权。”
  “我,阿兄,父亲,大伯,要继续走科举,去朝堂,掌握政治话语权。”
  “我们要发展成河南崔氏,乃至大梁崔氏,要在思想的火种外面,包裹著最俗气但是最管用的银子!”
  “当然这些还太遥远,我们暂且只定个小目標,等我们发展成为河南崔氏那一日,这开封城,一切反对的叫囂声,都会自然而然变得礼貌乖巧。”
  “所以——”
  说到这里。
  崔峴看向老崔氏,看向全家每一个人:“就如当年斗赵志那般,咱们家,又要再次打一场硬仗!”
  “只是不同於那次咱们毫无准备,这一次,我们为此准备了五年!”
  “也是时候,让开封,让整个河南,看一看咱们崔氏一族的风采了!”
  夏夜的院子里。
  荧荧灯火下。
  崔峴那张灿然自信的脸,被灯火照映的微微泛红。
  明明他声音不大,但一番话说完,一大家子人都有种热血沸腾起来的感觉。
  河南崔氏!
  以前总是嘴上说,要发展成『河南崔氏』,可等真正规划著名,开始朝著这一步迈进的时候,仍旧觉得激动不已。
  这就是峴哥儿啊!
  他身上有著极强的信念感,和感染力,成为崔家的精神支柱,带著一家人往前冲!
  本来还因为,自南阳搬来开封,背井离乡显得忐忑不安的崔家人,顿时不忐忑了!
  正如当年一家人咬牙拧成一股绳,要斗倒赵志,为崔家搏个锦绣未来那般。
  如今哪怕即將群敌环伺,也抵不住一家人齐心协力、势要发展起来的野心和斗志!
  第二次全家总动员,再次启动!
  老崔氏一拍大腿,激动的脸色发红,但说出来的话,却格外辛辣霸道:“谁敢阻挡崔氏一族发展,老婆子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崔氏,终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