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60章 参谋长论战!
  第260章 参谋长论战!
  “鬼子如果想要在开春后,集结兵力进攻我们,解救战车第三师团的话。”
  “目前来看,他们的进攻路线只有两条。”
  “华北的鬼子暂且先不看,我们先看鬼子关东军调动到热河的两个师团。”
  “这两个师团,若是想要调动过来,大概率会走北平,张家口到大同这条路。”
  “依靠平绥铁路进行物资的调配和兵力运输。”
  “火车的速度快,运输量大,可以满足两个师团的后勤补给,这是鬼子的第一选择。”
  “而北路迂回线,即热河-察哈尔草原路线,这条路线地广人稀,便于隐蔽行军。”
  “从赤峰出发,经过多伦,商都后抵达集宁,与华北的鬼子南北夹击我们。”
  “我认为鬼子不会选择这条路线。”
  “草原地区是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打一个突然袭击。”
  “但缺点同样不小,草原缺乏铁路,依赖汽车,骡马运输,易受天气的影响,鬼子的机械化部队在草原机动性差。”
  “同时这条路线比铁路要多出两百公里以上,急行军都需要十天以上,能给我们足够的反应时间。”
  “鬼子出动的可能是两个师团,这么多的人马,人吃马嚼的,走这条路线鬼子的后勤压力会很大。”
  “一旦战事不利,同时我军切断的铁路线,断掉了鬼子从大同补给的可能,再派骑兵支队袭扰鬼子的后勤线。”
  “鬼子两个师团的兵力,就有可能陷入无后勤的状态,被我们消耗而死。”
  “所以鬼子最有可能选择的路线是走平绥铁路线进行支援。”
  参谋长说道。
  “那鬼子有没有可能,走满蒙边境穿越,直抵集宁呢?”
  陈铭这个时候开口插上了一嘴。
  他口中的满蒙边境线,自然是从通辽,到林西,化德,最后抵达集宁这条线。
  这条路线在军事上是一条非常差的路线,仅有极端情况下鬼子才有可能选择。
  刘参谋长听完,看着地图想了一会儿后,开口说道:
  “绝无可能。”
  他的语气非常肯定。
  陈铭所说的这条路线,优势是绝对规避我军主力,远离中国军队的主力区。
  算是一个奇谋,一旦用出来,能打一个突然袭击,就像当初德子穿越阿登森林一样的奇袭。
  但缺点却更为明显。
  “这条路自然条件恶劣,需要穿越科尔沁沙地及阴山北麓荒漠,缺水少粮。”
  “无可靠补给点,重装备无法通行,要是鬼子选择这条路,意味着他们将会放弃重武器,轻装前行。”
  “同时这条路线超过了六百公里,时间成本非常高昂,非紧急情况下不可行。”
  “属于是极端避嫌,无其他选择时才会选择。”
  “鬼子有平绥铁路线可以走,再不济也能走多伦,商都。”
  “不是没有选择,所以他们肯定不会走这条路线。”
  陈铭听完,脸上露出了微笑。
  “分析得不错,看来在伏龙芝的洋墨水没白吃。”
  陈铭开玩笑道,不过接着又说道:
  “但战场上的东西和学院里的还是有些差异的。”
  “在战场上,我们要考虑每一个可能,再重点研判主要,不在意次要。”
  “鬼子有很大的可能会通过平绥铁路发起进攻。”
  “走满蒙边境这条路是一个最不可能的可能。”
  “但德军突袭法国的时候,那时候也没人想过德军会用装甲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穿越阿登森林。”
  “最终造就了法国42天就投降了。”
  “满蒙边境这条路线,同样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路线,但如果说,鬼子的真实意图不是进攻我们,仅仅是解救包头的鬼子战车第三师团呢?”
  陈铭朝着刘参谋长问道。
  刘参谋长很聪明,从陈铭的提示中明白了过来。
  “您的意思是,鬼子在热河的两个师团,未必真要进攻我们,只是为了麻痹我们,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然后派出兵力轻装前进,带上补给走满蒙边境直达包头,利用包头鬼子装甲力量的优势,突破防线吗?”
  刘参谋长朝着陈铭问道。
  陈铭点了点头:“是有这样的可能。”
  “假如我是鬼子,我就会考虑这条路线,选择最不可能的可能,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先把包头的装甲师团解救出来,就能解放一支强大的力量。”
  “到时候有了装甲师团这支力量的加入,再加上其他的几个师团,实力会更强大,胜算也最高。”
  “后续哪怕进攻不顺,装甲师团也是已经保住了,丢的不过是一座没有了价值的包头罢了。”
  “而第一种路线,虽然风险低一些,但若是进攻不顺僵持了下去,或者直接是进攻不顺,无奈撤退。”
  “那包头的装甲师团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一次大规模战役,可不是说发起就发起的。”
  “而那时包头的鬼子被我们围了一个冬天,不说弹尽粮绝但也差不多了,绝没有再坚持几个月的可能。”
  “一个失去后勤半年甚至更久的装甲师团,比一个普通的鬼子丙种师团好收拾。”
  陈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谋长听完后,恍然的点了点头,感慨道。
  “果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需要时间检验,实践也需要知识为根据。”
  他感慨完后,又问道:“那我们的部署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
  陈铭摇了摇头:
  “不用,战争指导的艺术在于解决主要矛盾,敌人进攻路线的分析,不需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路线。”
  “应该遵循抓大放小,优先研判交通干线、资源要地等战略命脉。”
  “因势而变,根据战场阶段如防御、相持、反攻的动态调整重点。”
  “还要发挥人民战争的作用,依托群众情报缩小研判范围,在关键区域实现精准打击。”
  “对于满蒙边境,派一些侦察骑兵和发动群众监视就好了。”
  “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到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上来。”
  参谋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嗯,继续分析吧。”陈铭开口说道。
  “是。”
  参谋长继续分析道:“我们以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作为鬼子关东军进攻路线分析的话。”
  “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拦一个,打一个的战略。”
  “鬼子关东军和华北的鬼子,我们拦住华北的鬼子,专打鬼子关东军。”
  “对于华北的鬼子,我们可以派一员善守的指挥员防守,加上其他根据地协同作战,让华北的鬼子无法和鬼子关东军有效协同。”
  “对于鬼子关东军,我们不以歼灭围困的战车第三师团为首要目标,把他当成饵,通过空间换时间,层层消耗鬼子远道而来的援军。”
  “利用其“救援心切”的心理,所有战术都围绕“让你来得更急”来设计。
  “可以把阻击区设置成三层,逐层消耗鬼子。”
  “第一层为外围游击区,以小股精锐部队不断袭扰。”
  “咬一口就跑,专打后勤辎重、侦察分队,炸毁桥梁、破袭道路,在水源埋设腐烂动物尸体污染水源。”
  “目的是拖延行军速度,疲惫其精神,让他们从进入根据地的第一天就不得安宁。”
  “第二层为主力阻击区,利用有利地形如阴山山脉的隘口、河谷,构筑主阻击阵地。”
  “在此地,需要一位善于防守的悍将,打一场硬仗。”
  “迫使鬼子展开主力攻坚,予以最大杀伤。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鲜血的代价。”
  “打完后放开防线,让鬼子进来,进入第三层阻击层。”
  “第三层为决战层,鬼子关东军两个师团被层层剥皮,伤亡惨重,锐气尽失。”
  “终于看到包头城墙时,他们面对的将是一支以逸待劳、士气高昂的胜利之师。”
  “把鬼子放进来后,主力迅速从两翼合拢,与后面的阻击部队一起,将突入的鬼子援兵包围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
  “此时,我们的部队在内线,反而形成了对日军援兵的内外夹击之势。”
  “利用我们炮兵支队强大的炮火力量,加上火箭炮的巨大威力,歼灭这支来犯的鬼子关东军,一举奠定我们的优势!”
  参谋长将他的分析说了出来。
  利用信息差和情报优势,让鬼子误判独立支队的实力。
  鬼子关东军和关内的鬼子不同,对独立支队的了解比不上华北派遣军。
  同时因为关东军升为了总军,比华北派遣军还要高一级,自然不会听华北派遣军的调遣。
  而且陈铭获得的苏械,鬼子并不知情。
  在鬼子心中,独立支队的炮火力量还停留在主要是步兵支援火炮,如迫击炮和步兵炮等。
  重火力仅有一个山炮营,加上四门150毫米榴弹炮。
  这四门150毫米榴弹炮经历那么多次的战斗,打得也差不多了,威胁性不高。
  所以对于鬼子关东军来说,他们的炮火是优势的,还有空中力量,火力处于优势。
  火力处于优势,几个师团的兵力同样处于优势,这简直就是“优势在我啊!”
  而参谋长,就是在心理上和战术上对鬼子进行了研判,并制定了作战方案。
  陈铭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我从总部把你要来,果然没要错。”
  “有了你给我出谋划策,我以后可就轻松多喽。”
  听到陈铭的夸赞,参谋长谦逊的说道:
  “不敢当,咱们的这个大家庭,还得您来拿主意。”
  “哈哈哈,有什么不敢当的,大家商量着来嘛。”
  “要什么都听我的,我我不成了独断专行的老顽固了?”
  “咱们这大家庭,讲究的就是个群策群力,上次讨论过冬的衣补给,老张提的“分区域赶制、优先送前线”,不就比我琢磨的“集中生产再调拨”省了三天功夫?”
  “再说了,战士们在阵地上摸爬滚打,谁比他们更懂战场缺啥、部队要啥?”
  “我要是把主意都包圆了,岂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还是那句,有事儿咱们坐下来一起唠,对的就听,错的就改,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好、把仗打赢啊!”陈铭笑着说道。
  “不过,针对包头的鬼子战车师团,打起仗来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得把他们变成瘸子,困死在包头那座城里。”
  陈铭接着说道,然后朝外面喊道:
  “大彪!”
  “到!”
  王大彪听到陈铭叫他,从门外推门进来。
  “去,把段鹏给我叫来。”陈铭说道。
  “是。”
  半个小时后,段鹏来到了指挥部。
  段鹏是特战大队大队长,而特战大队距离指挥机关不到十里,没有任务的时候跟随指挥机关行动。
  “首长,你找我。”段鹏进门敬礼后开口问道。
  “嗯。”陈铭点了点头,“交给你个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
  段鹏立即说道。
  “我还没说什么任务,你就敢做保证。”陈铭见此,笑着说道。
  “报告首长,特战大队随时听候您的指示。”
  “您下达的任务,能完成的要完成,不能完成的想方设法也要完成!”
  段鹏大声的说道。
  陈铭没有立刻叫好,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步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一个关键位置上:
  “有决心是好事,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不能光想着‘想方设法’去硬碰。”
  “真正的本事,是把‘不能完成’的任务,变成‘能够完成’的仗。”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
  “我问你,敌人的弱点在哪里?天时地利在谁手中?”
  你有预备好几套‘丧心病狂’的打法?把这些都想透了,再来向我汇报。”
  “我要的,是你智慧的‘想方’,而不是士兵生命的‘设方’。”
  “是!”
  面对陈铭的批评,段鹏站的笔直。
  “现命令,特战大队出发包头,秘密渗透进入包头,找到鬼子的油料库,给我炸掉它!”
  “此战,任务优先保障队员安全,若遇不可抗力及时回撤,不得蛮干!”
  陈铭转过身,开口命令道。
  “是!”
  段鹏接过命令后,离开了指挥部,路上在想,以他们的实力,还有什么任务是完不成的。
  而陈铭则是沉默不语,良久后,才朝着指挥部内一旁一直没有发言的政委张正则开口说道:
  “老张,部队拿到了大批武器,获得了巨大胜利,变得有些浮躁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