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675章 各种神
  更奇葩的是,再往前走,我竟然看到了西方神,书生也是愣了很久,看著说:“这好像是雅典娜。”
  我问:“雅典娜是谁?”
  书生说:“西方的女神。”
  书生一直用手电筒照著,我仰著头盯著,看面孔还真的是西方人。我说:“西方的神咋跑这里来了?”
  书生举著手电筒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拐过一个弯,看到朱泉也站在一座石像前面在看。
  这个石像太有意思了,是个女的,没穿衣服。
  我说:“这也是神?”
  书生说:“你不懂西方的文化。”
  我大声说:“我呸,这叫啥文化?不要脸就算了,屁股都不要了。”
  书生说:“这是宙斯的妻子,赫拉!”
  我问:“宙斯是谁?”
  “宙斯是神王。”
  “那么说这个赫拉是王后?”
  “是的。”
  我呼出一口气说:“这西方的神简直就是倒反天罡,不顾伦常!”
  朱泉笑著说:“师父,这女的长得挺好看的噻!”
  我说:“走走走,看到这些玩意就烦。”
  此时朱泉已经把两只狐狸拴上了,免得他们乱跑。他牵著两只狐狸继续往前走,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西方的神,有的书生认识,有的不认识。
  穿过了这一条神道之后,我看到了一栋像是城堡一样建筑。
  书生小声说:“清真寺!”
  我说:“这又是哪里的庙?”
  书生说:“这是清真寺,是中东的庙。”
  我说:“这个张献忠,怎么把所有的神都惊动了?他也不怕遭天谴。”
  书生说:“张献忠心里很慌,这叫病急乱投医。”
  秦霞笑著说:“见到庙就烧香,还算是有信仰吗?”
  书生说:“咱们的道教倒是不排外,你信道教,也不妨碍你信佛教。不过我知道西方的教派都是排外的,信了他们的洋教,就不许再信別的教了。”
  这个清真寺里有先知,我是没有心思对著先知祈祷,不过我看到秦家的人里面有人祈祷。
  我说:“秦霞,你们家有人信这个!”
  秦霞说:“信就信吧!”
  我问:“你们祖先不是秦人吗?秦朝时候有清真寺吗?”
  书生说:“肯定是后信的吧!也许是从西僵那边传过来的。”
  书生小声说:“都没什么文化,不信点东西,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我嘆口气说:“还是得多读书啊!”
  从清真寺出来,一行人继续前行,在这里,看到了大量的青铜铸造的龙形烛台,蜡烛有一尺高,胳膊那么粗。朱泉把蜡烛都点上,照亮了周围。
  这里的周围竟然还有很多的石像,不过这里的石像虽然高大,但是看起来不像是人,倒像是一个个的人。
  书生一直盯著正位的一座最高大的神像愣神,我到了他旁边,小声说:“看啥呢?”
  书生说:“守仁,要是我没猜错,这里就是张献忠。”
  我惊呼:“真的假的!”
  书生说:“十有八九。”
  我仔细打量,这是个长脸的男人,模样也没啥特点,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神的样子。
  不过他穿著鎧甲,手里抓著一把长剑,站在那里还是很威风的。
  我就算是穷尽脑力,还是想不出中国哪里有这么一位神。难道真的是张献忠把自己比作神刻在了这里,和天上的诸神平起平坐了?
  在这神像两边还有大量的石像,一个个的都挺威风的,全是男的。
  看到最后,还有一尊神像,头没了,只剩下一个身躯。
  书生小声说:“別的也许我认不出来,但是这个我肯定认得出来。这个应该是投降清军的白文选。这个白文选著实可恶,被清朝封了承恩公,加太子少保。活了六十岁。”
  我看著周围说:“那这些没有被砸掉头的,应该就是,徐以显、潘独鰲、汪兆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书生点点头说:“那三个没穿鎧甲的,是徐以显,潘独鰲和汪兆龄。那四个穿了鎧甲的武將,就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这个被砸了头的,是白文选。其实白文选投降清朝也是情有可原,大势已去,不接受招降只有死路一条,毫无意义了。”
  我说:“张献忠能以汉家儿郎的身份和清军打,我还是很敬重他的。尤其是他手下这些人,都挺有血性的。”
  书生说:“其实不该把白文选的头砸掉,白文选投降,也是情有可原。”
  我这时候把目光从墙壁上挪开,看向了大殿中间,在这里有一尊青龙铜像。
  书生这时候拿著罗盘在定位,他走到了一堵墙前面,说道:“这边是细,在这里以前是有通道通往神龙位的,也就是中位。不知道为什么堵死了。”
  在这个大殿里,除了一些兵器之外,並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兵器以长矛为主,还有一些鸟銃,这些东西都摆在一个个的货架上。
  看完这些,大家难免有些失望。其实没必要,其它几座大殿里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
  慾壑难填,钱这东西,有多少都嫌少。
  这里除了有一些兵器之后,我还发现了一些个兵符,这些兵符都是用黄金做成的,虽然蒙上了灰尘,但是用手轻轻一搓,就露出来了本来的样貌。金光闪闪!
  一共是十二个兵符,按照十二生肖铸造出来的,很精致。
  兵符都是一分为二的。一般都是大將军手里一个,皇上手里一个。要派兵的话,就拿著皇上的兵符去派兵,分开的两个符合在一起了,才证明是皇上派来的特使。“符合”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这十二个兵符製作精良,我拿起来一只老鼠兵符,黄金打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说:“这是张献忠想著到了下面,用这个来调兵遣將啊!”
  秦霞说:“这个实在是精美,一套十二枚,怎么分啊!”
  我说:“是啊,这个没有办法分,只能作价!你要是想要这兵符,就把所有的金幣给我们。要是你不要这些兵符,我们就把金幣都给你们,我们要这兵符。”
  秦霞看著我说:“这兵符这么值钱吗?”
  我说:“这是金符!”
  秦霞这才明白过来,拿起来一枚龙符,她在手里掂了掂说:“十二枚是一套,果然没有办法分开。王大哥,你觉得这个值钱吗?”
  我说:“肯定不能当金子,这个是宝贝。”
  秦霞点头说:“是啊,这个確实太难得了。”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金幣。这个虽然珍贵,但是这个不能示人啊,这个是国宝级的文物,没有办法估价!这东西要是隨便卖,被抓到是要坐牢的。
  金幣不一样,只是古代的货幣而已。一两金,十两银,从古至今大概就是个兑换的比例。
  现在倒是好了,有了这个,倒是好分了,要么要金幣,要么就要金符。给我哪个我都能接受。
  银子照常分,分到一些官银收藏起来,应该也可以。
  尤其是官银铸造的工艺还是很好的,这二两的小银鋌拿在手里把玩其实也不错。
  別小看这二两银子,二两银子在明朝时候大概能换两千个铜钱。在清朝也差不多。所以啊,二两银子的银鋌已经很大了,这要是拿出去,能买八百斤大米。在丰年,能买一千斤大米。
  普通人別说是拿出来十两银子,见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