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 第334章 前倨后恭
  自平安客栈那场无声的杀戮之后,队伍的气氛便沉凝了许多。
  护卫们的话少了,眼神却愈发警惕。他们终於明白,此行南下,並非一次简单的护送,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征战。前方的永安县,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而是一个危机四伏、杀机遍地的战场。
  陈锋烧掉了从黑店搜出的帐本和书信,没有留下任何证据,那些根本没用。
  那冯敛行事狠辣,滴水不漏,仅凭一个山贼头子的口供,根本无法將其定罪。
  这笔帐,只能先记下。
  离开黑店后,车队没有再走官道,而是选择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
  这既是为了加快速度,也是为了避开“黑水盟”可能的追杀。
  船行巫峡,江水滔滔。
  数日后,江面逐渐开阔,两岸山势却愈发险峻雄奇。船行至一处,但见江面骤然收窄,两岸峭壁如刀劈斧削,直插云霄。湍急的江水在此处被挤压,奔腾咆哮,声如雷鸣,形成一道天然门户,气象万千,险恶无比。
  这便是长江三峡的入口,古称夔门,天下雄关。
  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水寨关隘,如同巨锁般横亘在江面最窄处,牢牢扼住这巴蜀咽喉。所有往来船只,无论官民,都必须在此停泊,接受盘查。
  这便是巴蜀的东大门,瞿塘关。
  叶承站在船头,望著这鬼斧神工般的景象,不禁目眩神驰,连连讚嘆:“好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大哥你看,若在此处两岸布下千百弓弩手,便是千军万马,也休想渡过!”
  陈锋则负手立於船头,任凭江风吹拂著他的衣袍。他看著这壮丽的山河,心中涌起的却是更深沉的感慨。
  望著这壮丽山河,他心中涌起的却是更深沉的感慨。他想起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篇,也想起了此地在歷史上曾上演的无数次惨烈攻防。
  他低声吟诵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哥,好诗!”叶承听得热血沸腾,“这诗真有气势!”
  这首诗也清晰地传入了旁边一些人的耳中。几个看似文士打扮的乘客,闻言都不由得侧目,低声议论著这诗的意境。
  船队缓缓靠向关隘旁的码头。码头上人来人往,兵丁林立,气氛森严。
  一名挺著便便大腹、满面油光的守將,在一群亲兵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哪个是管事的?把官凭路引拿来查验!”守將声音洪亮,態度却颇为倨傲。
  郭然上前,將陈锋的吏部勘合与兵部火票递了过去。
  钱守將漫不经心地接过,粗粗扫了一眼。
  当他看到官职一栏写著“永安县令”,品级是“正八品”时,脸上立刻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之色。一个被贬斥到穷山恶水的倒霉蛋罢了,在他这地头蛇眼里,实在算不得什么。
  他將文书丟还给郭然,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永安县令?原来是新到任的陈大人。”
  “只是……陈大人,你这队伍,人数未免也太多了些吧?还个个携带兵器。眼下巴蜀之地匪患猖獗,本將看你们行跡可疑,有『通匪』之嫌啊。”
  他摸了摸自己肥硕的下巴,慢悠悠地道:“按规矩,你们的兵器,必须全部扣押。另外,还需缴纳一笔『通关税』,每人……一两银子,马匹另算!否则,本將只好將你们全部拿下,打入水牢,慢慢审问了。”
  一人一两!四十多个人,加上马匹就是百来两!这根本不是什么通关税,而是赤裸裸的敲诈勒索!
  此言一出,秦虎和郭然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你放屁!”叶承闻言大怒,当场就要发作,“我们是朝廷命官,奉旨上任,你敢刁难?!”
  钱守將斜睨了他一眼,冷笑道:“朝廷命官?老子见的朝廷命官多了!在这瞿塘关,本將就是王法!识相的,乖乖交钱!否则,別怪老子不客气!”
  叶承怒火攻心,就要动手,却被陈锋伸手死死按住。
  “三弟,稍安勿躁。”
  陈锋知道,此地已是巴郡地界,是別人的地盘。强龙难压地头蛇,硬闯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扣上“衝击关隘”的罪名。
  他缓步上前,並未动怒,反而对著那钱守將笑著拱了拱手。
  “將军误会了。我等乃是奉旨上任,这些护卫皆是朝廷兵备,有文书为凭,並非什么可疑人等。至於通关税,自当缴纳,这是规矩,我们懂。”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文人的自矜。
  “只是……在下初到贵地,仰慕夔门雄风久矣,方才立於船头,观此山河壮丽,心中感慨万千,偶得一首小诗,还请將军斧正一二。若將军觉得此诗尚可入耳,可否酌情行个方便,减免些许?”
  钱守將本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但偏生喜欢附庸风雅。听说这位看著像读书人的官员要当场作诗,顿时来了几分兴趣。他倒想看看,这个小县令,能作出什么样来。
  “哦?陈大人还有此雅兴?”他故作姿態地捋了捋鬍鬚,“那本將,就洗耳恭听了。”
  周围的兵丁和船夫们也都好奇地围了过来,想看个热闹。
  陈锋负手而立,转身望向那浊浪排空的滚滚江水,神情变得肃穆,朗声吟诵起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仅仅两句,一幅苍凉、开阔、萧瑟的峡江秋景图,便在眾人眼前轰然展开!那悽厉的猿鸣,那盘旋的飞鸟,仿佛就在耳边,就在眼前!
  钱守將脸上的轻浮之色,微微收敛。
  陈锋没有停顿,继续吟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忍不住喝彩出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意境!將时空感、力量感、个人命运的渺小与自然伟力的无穷,写得淋漓尽致!
  在场之人,无论识字不识字,都被这两句诗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一个个听得是如痴如醉。
  陈锋的声调,在此时转为沉鬱顿挫,带著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当最后一句吟罢,那股沉鬱顿挫、苍凉悲壮的意境,瞬间笼罩了整个关隘!
  眾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盖世、心怀天下的诗人,在暮年之时,被贬斥远方,独自登高,面对著萧瑟的秋景,回首自己顛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一生,那种壮志未酬、穷困潦倒的悲愤与无奈,感同身受,令人不忍卒闻!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守关的兵丁、往来的客商,还是船上的船夫,都被这首诗中那博大深沉的情感所感染。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漂泊万里、忧国伤时的孤独志士形象。
  一时间,码头上竟鸦雀无声,只剩下江水奔流的咆哮。
  钱守將虽然不通文墨,对诗中深意理解有限,但他也被这肃穆的气氛和周围人那压抑的惊嘆、敬佩的目光所震慑。他隱约觉得,这诗非同小可,作诗之人,恐怕也绝非等閒。
  只是,他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有些耳熟。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他那个担任巴郡太守的姐夫刘伯安,也是个舞文弄墨的雅人。平日里,最喜欢在书房里吟诵两首诗,一首是《破阵子》,另一首,就是这《登高》!
  姐夫曾不止一次地跟他说过,这两首诗,乃是当朝新科状元,有“北境狂生”之称的陈锋所作,是足以名传千古的绝唱!
  姐夫还特意嘱咐过他,这位陈大人虽然被贬斥到了永安,但圣眷未衰,又是两位侯爷看重的人,將来必有重用。若他路过瞿塘关,务必要好生接待,切不可得罪!
  陈锋……陈锋……
  钱守將猛地低头,再次看向手中的官凭文书,上面“陈锋”两个字,如同烙铁般烫眼!
  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衝天灵盖,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一诗吟罢,全场寂静。
  陈锋对著钱守將,再次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笑:“將军,在下已是『潦倒新停浊酒杯』,囊中羞涩。这『通关税』……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钱守將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他看著陈锋,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结结巴巴地问道:“敢……敢问这位大人,可是……陈锋陈大人?即將上任永安的新县令?”
  叶承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道:“你眼瞎了不成?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还用问?”
  “住口!钱將军言重了。將军秉公执法,何罪之有?”陈锋呵斥了叶承一句,隨即对钱守將笑道,“正是在下。”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钱守將只觉得双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完了!完了!自己竟然敲诈到这位爷的头上来了!若是今日之事传扬出去,被姐夫知道自己对陈锋如此刁难,定会让姐姐抽自己八百个鞭子不可!
  钱守將此刻哪里还敢再提什么税款?他生怕自己再逼迫下去,会成为这位状元公笔下“刻薄小人”的千古笑柄。
  他连忙换上一副諂媚的笑脸,一路小跑上前,亲自扶住陈锋的胳膊,热情得像是见到了亲爹。
  “哎呀!误会!天大的误会啊!原来是陈大人当面!末將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他反手就给了自己两个响亮的耳光。
  “陈大人这等惊世之才,乃我大乾的文曲星!能路过我这小小的瞿塘关,是末將三生有幸!区区小关,岂敢阻拦大人的前路!”
  他转头对著手下兵丁怒吼道:“都瞎了吗?!还不快给陈大人的队伍放行!所有税费,全免!”
  他又转回头,对著陈锋点头哈腰:“陈大人,您千万別往心里去。您此去永安,若是在巴郡地界遇到任何难处,儘管派人来瞿塘关寻我钱某!別的不敢说,在这巴郡水路之上,我钱某人还是有几分薄面的!定当效犬马之劳!”
  这前倨后恭的转变,看得叶承和一眾护卫目瞪口呆,隨即都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意。
  陈锋对他的前倨后恭心知肚明,只是微微一笑,客气地拱手道:“钱將军客气了,今日多谢行方便,他日有缘再会。”
  离开关卡后,叶承疑惑不解:“大哥,那守將咋回事?一听你这首诗他就像换了副嘴脸?”
  “你啊!云娘收集的消息你是一点都没看啊!”陈锋无奈摇头。
  “嘿嘿,这不是有大哥在吗?”叶承挠了挠头,“大哥你就別卖关子了,快说说是为啥啊!”
  “那守將是巴郡太守的小舅子,而赵兄曾说已经写信告知过刘太守我们的事,让他在巴郡多关照我等……”陈锋看著叶承,笑道,“我这也是试试看,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他没记起来或是刘太守没有在意,我们当然还是得乖乖交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也可以看看这刘太守为人如何。如此看来,这位刘大人倒是和景行所说差不多。”
  叶承哪里想到还有这些门道,他还以为那首诗有什么神力呢!
  当晚,陈锋一行人在瞿塘关下的“夔门驛”暂住。
  驛站规模不大,但收拾得还算乾净整洁。奔波一日,眾人都早早歇下。
  陈锋却没有立刻入睡。他独自一人坐在驛站院中的石凳上,面前摆著一壶浊酒,望著远处在月光下如同巨兽剪影般的夔门山影,心中思绪翻涌。
  前路漫漫,永安县的局势,比他想像中还要复杂。从黑店的截杀,到这瞿塘关的刁难,无一不在说明,这巴郡的之行怕是不会轻鬆。
  就在他思索之际,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大人在为何事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