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 第279章 朝廷之上的站队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殿內烛火摇曳,映照著大臣们或紧张、或忧虑、或心怀鬼胎的面庞。
  当值太监双手微微颤抖,展开那封来自前线的战报,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在空旷的大殿中迴荡。
  “边境战事,明军与北漠军僵持不下,粮草损耗巨大,兵力折损……”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眾人的心头。
  纪纲的党羽们听完,瞬间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鯊鱼,眼中闪烁著狡黠的光芒。
  他们相互使著眼色,迅速凑到一起,交头接耳,低声商议。
  御史大夫率先站出,他双手抱拳,微微欠身。
  “陛下,方子言此人,本擅长外交周旋,却贸然掛帅出征。”
  “他毫无军事经验,如同纸上谈兵的赵括,如今致使战事陷入僵局。”
  “我大明耗费无数粮草,折损眾多兵力,这等损失,实在是让我朝顏面尽失。”
  “如此无能之辈,怎能担当大任,实乃误国误民!”
  “长此以往,边境危矣,国之根基亦將动摇!”
  户部侍郎也上前一步,满脸义愤填膺,仿佛他才是那个最忧心国事的忠臣。
  “陛下,为了此次战事,户部拨出了巨额款项,几乎倾尽国库之力。”
  “可如今换来的却是这般结果,前线战事胶著,毫无进展。”
  “方子言此举,让国库空虚,百姓赋税加重。百姓们辛苦劳作,却要承受如此重负,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將不国啊!”
  “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他
  其他党羽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一时间,朝堂上指责方子言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方子言罪不可恕!”
  “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试图將方子言彻底淹没。
  然而,並非所有大臣都被纪纲党羽的言论所左右。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神色凝重,他微微皱眉,拱手说道。
  “陛下,前线战事复杂,不能仅凭一时战局便对方帅妄下定论。”
  “方帅虽擅长外交,但在军中也多有歷练,且此次出征,亦是为了我大明边境安寧。”
  “如今战事僵持,或许另有隱情,还望陛下明察。”
  “礼部尚书所言极是,”
  兵部侍郎也开口道。
  “方帅在前线率领將士们浴血奋战,日夜坚守,未曾让北漠军前进一步。”
  “將士们皆奋力拼杀,不应將罪责全归咎於方帅一人。”
  当下之“急,应是商討如何支援前线,而非在此互相指责。”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两派,爭论不休。
  一方力主严惩方子言,另一方则为其辩解,恳请皇帝慎重考虑。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
  太子在一旁听著这些刺耳的言论,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他紧握著拳头,指节泛白,终於忍不住挺身而出。
  太子向前几步,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扫过眾人,高声说道、
  “诸位大人,休要信口雌黄!”
  “方子言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在外交上,他出使炎沙国,化解危机,促成合作。”
  “在安澜国,平定內乱,使其归附。”
  “此次出征北漠,面对那驍勇善战、来去如风的北漠骑兵,他能坚守防线,保我大明边境不失,已然竭尽全力。”
  太子微微顿了顿,环顾四周,接著道。
  “况且,战事本就瞬息万变,胜负难料。”
  “怎可只因一时未能取胜,便將所有过错都推到方子言一人身上?”
  “如此做法,寒了忠臣良將之心,日后谁还愿为我大明奋勇杀敌?”
  太子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上迴响,一些正直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纪纲党羽眾多,他们怎会轻易罢休。
  见太子出面力保方子言,他们心中的妒火与野心愈发熊熊燃烧,行事更加变本加厉。
  御史大夫满脸涨红,脖子上青筋暴起,率先发难,在朝堂上大声喧譁,全然不顾往日的朝堂礼仪。。
  “太子殿下,您袒护方子言,究竟是何居心?”
  “难道您不知他致使前线战事失利,让我大明蒙羞吗?”
  “怎能因您的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的损失!”
  户部侍郎也不甘示弱,跳出来附和道。
  “殿下,方子言罪证確凿,您却视而不见。”
  “如今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
  “您若执意维护他,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派,支持太子的大臣们纷纷挺身而出,与纪纲党羽爭论不休。
  礼部尚书气得浑身发抖,指著纪纲党羽怒斥道。
  “你们这群佞臣,为了一己私利,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方帅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怎能被你们如此污衊!”
  兵部侍郎也怒目圆睁,大声吼道。
  “前线战事艰难,方帅带领將士们拼死抵抗,才保得边境不失。”
  “你们不体谅前线的艰辛,却在这里大放厥词,实在是无耻之极!”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声音此起彼伏,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有的大臣甚至擼起了袖子,仿佛下一秒就要动手。
  皇帝朱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的目光冷峻,静静地看著下方爭吵的大臣们,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十分烦闷。
  他深知方子言的能力,在过往的外交与军事行动中,方子言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忠诚。
  此次战事僵持,原因复杂,绝非方子言一人之过。
  可纪纲党羽在朝堂上大肆造势,群情激愤,那些刺耳的言论和偏激的態度,如同沉重的枷锁,给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若此时惩治方子言,无疑是自毁长城,寒了忠臣良將的心,前线战事也將更加艰难。
  可若不採取行动,任由纪纲党羽这般闹下去,朝堂必將陷入混乱,朝纲难振。
  这一决定,关乎著国家的兴衰,关乎著无数將士的命运,却让他倍感艰难。
  他紧紧地握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內心在痛苦地挣扎著。
  终於,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
  “诸位爱卿,都住口!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此事容朕再仔细斟酌,退朝!”
  说罢,他挥了挥手,眼神中满是疲惫与忧虑,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向后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