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回05,从校内网开始狂卷! > 第190章 「组合拳式」的全覆盖剧宣!&送福利
  第190章 “组合拳式”的全覆盖剧宣!&送福利
  同时,也有诸多娱乐圈人士,將目光投向了极光微博。
  相比於大眾,他们更清楚《爱情公寓》这部剧的幕后情况。
  演员,全十八线小卡拉米,有的甚至还没毕业。
  导演,还算有点东西,但不多。
  剧本,为数不多的优点,虽然抄了许多,但本土化做的很好。
  製作班底,普普通通。
  製作成本,如果按照电视剧的標准,顶多也就算是个小成本製作中的头部水平。
  总结,不值一提。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剧,一部网剧,却在全网引发了现象级的討论度,甚至开始向线下蔓延。
  几位新人主演,也从藉藉无名之辈,一跃成为现下大热的网络红人,並成功登上番茄台,向演艺圈进军。
  就。。不合理!
  从头復盘下来,不少人慢慢回过味来,將关注点投向这部剧最特殊的地方一一宣发。
  跟以往的所有影视作品的宣发都不同,《爱情公寓》没有藉助任何传统宣发渠道。
  没有电视gg,没有上综艺,没有上杂誌、报纸、户外gg、车身gg,没有开播发布会,没有任何线下活动。
  甚至是线上,也没有在任何门户类、博客、论坛类网站进行宣传。
  这部剧的宣发阵地只有两个,极光微博和悠米视频。
  十月中旬,悠米视频官宣,平台首部自製剧《爱情公寓》即將上线的消息,並发布了预告片。
  紧接著,相关消息便登上了极光微博的文娱榜,引发一阵热烈的討论。
  101看书.com全手打无错站
  隨后,悠米视频的《爱情公寓》主页,以每天一个的频率,发布絮或预告片。
  同时,几位主演齐齐出现在微博剧集主话题中,跟被吸引来的网友展开高频互动,每人每天十几条微博打底,很好的维持了热度。
  等到开播当天,剧集预约人数已经突破了50万+!
  上线之后,剧集的宣发强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加密集。
  极光微博之上,与当天剧中的经典桥段或搞笑台词有关的热搜,几乎就没从文娱榜上消失过。
  如#陆展博的直男式浪漫#、#林宛瑜富家女反差萌#、#曾小贤的贱人歪理#、#吕小布渣男语录#等话题,接连引爆热点,形成病毒式传播。
  几位主演,更是频频在热门话题中出没,持续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討论,併入坑。
  与此同时,悠米视频的剧宣也没停过或是发布一些拍摄时的趣事、絮,或是组织主创团队进行直播,事实与弹幕或微博的评论进行实时互动,现场重演经典桥段。
  同时还组织转发抽奖送剧集周边等活动,提升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大量鬼畜、影视类up主下场,针对《爱情公寓》进行二次创作,衍生出了诸多热门视频,吸引了大量泛娱乐用户,加入到追剧大军之中。
  当然也不乏吐槽类up主,针对角色演技、剧情抄袭等问题暴力输出,引发了不小的爭议。
  悠米视频也没有插手的意思。
  黑子白子,黑流量红流量,他们全都要!
  总之,就在这种沸沸扬扬的氛围之下,《爱情公寓》的热度迅速发酵,很快便突破圈层,自悠米视频和极光微博,蔓延至大本营悠米社区,而后瞬间爆炸!
  內娱的土老帽都看傻了。
  他们哪儿见过这种,“组合拳式”的全覆盖剧宣!
  特別是在看到极光微博发布的一系列后台数据之后,更是有些怀疑人生。
  原来线上营销这么刁的吗??
  动辑上千万的播放量,几千万上亿的阅读量。
  这么恐怖的关注度和营销效率,不比线下一个个场子跑宣传、跑路演带劲多了??
  那帮收钱入驻极光微博的明星也懵了。
  他们辛辛苦苦拍电影电视剧、跑综艺、跑商演,偶尔还得麦麦皮鼓,费劲吧啦的维持人气。
  结果几个素人演员,拍部网剧,再动动手指,发发微博,就能每天几万十几万的涨粉??
  你这么刁怎么不早说呢!!
  与此同时,视频行业的人,同样异常关注这部剧。
  此前,他们倒是听说过,极光有拍自製剧的想法,但也没怎么在意,甚至还有不少人等著看笑话。
  以当下的行业形势,白天开播,晚上盗版资源就满天飞了。
  纯就赔本赚吆喝。
  还是大几百上千万的赔。
  白扯~
  但谁承想,悠米视频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想著要赚钱。
  用户甚至连会员都不需要开,就能从头到尾追完这部剧。
  这种方式,虽然助长了剧集的热度,但他不赚钱啊!
  真就给用户送福利唄??
  搞不懂。。
  此外,还有一点,在整个视频行业,引发一片热烈的討论。
  悠米视频在这部剧中,展示出了多种新型gg模式。
  比如,在片头曲结束后,直接植入“美宝莲邀您观看”
  还有由剧中人物以情景短剧形式演绎的中插gg,以弹幕形式在视频中滚动的gg,
  后置gg等等。
  几家头部视频平台,看得俩眼珠子通红。
  现阶段,除了悠米视频之外,其他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视频前贴片gg。
  30秒时长起步,无法跳过的那种。
  不是他们不想学悠米视频的信息流gg,而是想学也学不了。
  没那技术。。
  大数据分析、內容推荐算法、实时竞价与投放、gg监测与归因。。
  这哪儿是他们这些视频平台该研究的技术啊。。
  但悠米视频此次展示出的几种gg模式就不一样了,没有丝毫技术难度,可轻鬆复製。
  唯一的前置条件,就是拥有版权。
  因为这几种gg,全都是直接植入到视频內容之中,或是与剧情深度融合。
  他们之所以可以通过“避风港”策略,绕开盗版问题,是因为,视频为“用户自发上传”,跟他们没有关係。
  但要是想在视频內容中打gg,那可就完全是另一码事儿了。
  一旦涉及gg植入,平台的角色,就从单纯的內容承载者,转换为商业利益的参与者,想甩锅都甩不开。
  想到这儿,视频行业內,少数嗅觉敏锐的人咂摸出了一点味儿。
  所以说,视频行业的盈利前景,必须依赖版权正规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