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回05,从校内网开始狂卷! > 第219章 王炸级產品!&我这人天生腰杆子硬
  第219章 王炸级產品!&我这人天生腰杆子硬
  翻来覆去打量著这部颇具美感的手机,感受著其流畅的性能,王川福心头浮现出一抹不可置信之意。
  这是竟然是国內手机厂商做出来的??
  还是一家成立刚满两年,且从未推出过任何產品的网际网路跨界手机厂商??
  比亚迪电子从事手机代工数年,转型智能机也有小半年了,王川福自认为,可能比国內绝大多数手机厂商,都要了解手机行业的情况。
  他可以確信,自己现在手握的这部手机,论性能,论操作性,论创新性,论產品力,都是现今最顶尖的水平!
  远胜三星、魅族、htc等厂商,今年推出的所有机型!
  多少有些太过不真实了。。
  说实话,洛川去年突然跑来参观考察,说是要做手机的时候,王川福虽然惊讶,但其实並没太过放在心上,只当他是在玩票。
  即便横空出世的极光科技,研发实力备受海內外认可,过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沉淀,或许能在软体层迁移运用。
  但一旦触及到硬体层面,那对於极光来说,可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了。
  国內那么多手机厂商,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是在海外巨头脚底下,抢那点残羹剩饭?
  中华酷联倒是借著运营商渠道,成功突出重围,畅销海內外。
  但竞爭优势更多还是体现在价格上。
  华威似乎已经有些醒悟了,把余大嘴调去负责终端业务,但暂时还没见到什么成熟的產品。
  他本来也以为,会是这家国內民企“老大哥”,带头引领风潮。
  谁承想,半路杀出个星光科技,
  听著洛川滔滔不绝的讲解,辅以他对现今手机市场的了解,王川福心头涌现出一种强烈的预感。
  这款手机,必將成为爆款!
  即便他现在连价格都还不知道。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嘰里咕嚕絮叻了半天,洛川闷了一杯茶润润喉。
  “老哥,咱这关係,我也就不说那些有的没的了。”
  “今年下半年,我们就会正式推出这款產品,我希望您这边可以扩充改造生產线,我会安排星光的工程师,过来辅助你们做员工培训,儘快建立品控体系,实现整机组装。”
  “如果您这边感兴趣,我这边也可以安排极光云的团队,帮你们搭建製造执行系统,优化生產流程。”
  “我可以承诺,首年至少提供两百万台保底的订单量,次年。。不低於五百万,第三年不低於一千万。”
  王川福有些惊讶的看著洛川,从对方的话中咂摸出了一点味儿。
  “你们打算定价多少?”
  洛川也有些惊讶於对方的敏锐,比了个大拇哥。
  “暂时还没定,但肯定不会高於两千。”
  王川福瞭然的点点头。
  果然,听洛川给出的保底订单量,这款手机的定位,就不可能是高端机型,
  虽然它的配置確实很高端。
  即便是引领本轮智能机风潮的苹果,占据了极大的先发优势,且具备多年来营造出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国內推出的首款机型,iphone3g,定价四五千,虽然吵得很热闹,但其实销量也十分一般。
  一方面是因为,民眾对智慧型手机的认知不足,暂时仍是小眾圈子的狂欢。
  另一方面,苹果的线下销售渠道才刚刚起步,许多人想买都没地儿买。
  这也是黄牛横行的原因。
  苹果尚且如此,更別说是刚成立不久,品牌价值全靠极光科技的星光科技了。
  极光科技的名头確实很好使,在年轻群体中拥是无数,又有多少会掏出几千块为爱发电呢。
  但如果定价两千元以下,再搭配上顶尖的性能,那这款產品將会是王炸!
  想了想,洛川又补充道:“明年,我还打算推出以一个子品牌,主打千元机以下的市场,所以订单量方面,您不用担心。”
  “你没有进军高端市场的打算吗?”王川福好奇问道。
  “三五年內没这个想法。”洛川耸耸肩。
  “说句大实话,核心零部件都是国外的,高不高端真没多大意思。”
  “还不如搞个低端机型,多跑跑量,儘快拉起一批国產供应链厂家。”
  “我这人天生腰杆子硬,弯不下腰,也看不得那帮白毛鬼、小鬼子和棒子的脸色~”
  王川福忍不住乐了,也冲洛川竖了个大拇指,心头莫名有些感嘆。
  新生代的年轻人,越来越自信了。
  不像他们这一代,有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仰著脑袋看西方。
  卑微的像个奴才。
  不过洛川也確实有骄傲的资本。
  不论是搅动it界风云的极光科技,还是即將在手机行业掀起风暴的星光科技,都出自这个年轻人之手。
  而做到这一切,洛川仅用了不到四年!
  更夸张的是,他才二十多岁!
  暗自感嘆一番,王川福也没多犹豫,直接答应了此次合作。
  进入今年,比亚迪电子的大客户,诺基亚,市占率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代工毛利率自然也隨之下降。
  智能机替代功能机的徵兆,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比亚迪电子转型,已然迫在眉睫。
  而星光科技提供的稳定智能机订单,以及技术支持,將帮助他们快速切入智能机代工蓝海。
  於公於私,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谈妥代工事宜,洛川又顺势提出,成立联合技术研发团队,合力研发新工艺。
  例如,开发镁铝合金一体化cnc工艺,可降低手机中框成本。
  未来也可用於新能源汽车电池托底、电机壳体。
  联合研发高能量密度鋰电池,以实现国產替代。
  未来也可叠代適配系能源汽车。
  开发石墨烯导热膜+均热板技术,以解决智慧型手机散热问题。
  未来同样可迁移至电车的电机冷却。
  联合研发高压快充架构,开发100w级快充技术,可將手机充电时间,压缩至30分钟內。
  未来可用於优化电车电池热管理。
  还有智能化製造领域。
  可利用极光云构建產线仿真模型,优化生產流程。
  未来可移植到电车电池包生產流程。
  种种技术,比亚迪主导生產优化,极光+星光主导设计,双方取长补短,共享智慧財產权。
  当然,有关“未来”的部分,洛川並未透露,只是以智能机的名义提出。
  倒不是怕比亚迪方面知晓后,会起什么別样心思。
  单纯就是懒得解释。
  也免得让船夫哥以为他不靠谱,想一出是一出儿。
  事实上,未来十几二十年內,新能源车企最大的竞爭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传统燃油车。
  时间还长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