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后生可畏
翌日。
小雨渐渐沥沥,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消费者的热情。
魔都星光旗舰店门口,依旧排起了长龙,看上去似乎比昨天还要更加热闹几分。
也不只是魔都,全国各地的星光线下门店,几乎都是这幅场景。
各大科技媒体,今日的头榜头条,也几乎被星光x1屠版。
但跟网上的整体舆论风向不同,多数纸媒及科技媒体口中,依旧是质疑和贬低言论居多,呼吁大眾理性消费。
也不知道是不是又有金主充值了。
对此,星光依旧懒得回应,且拒绝了除g媒及极光系媒体之外,所有媒体的採访。
只是在整个悠米生態中,对其实施限流,並反手丟给他们一份战报。
而这则战报,几分钟便衝上了极光微博热搜榜榜首!
而后化为一道猛烈的衝击波,极速向全网扩散,在行业內外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不知多少吃瓜网友,在看到那个惊人的数字之后,忍不住瞪圆了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多数了一个零。
因为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截至今天上午十点,星光x1上市24小时,竞已狂销75万+!
而更加了解其中含金量的业內人土,更是一度有些怀疑人生。
这个数字,几乎可以跟诺基亚最畅销的几个机型比肩了!
大幅拉高了国產手机单日销量记录!
这是国產厂商从未达到过,甚至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他们更多是依靠“机海战术”,跟山寨机爭夺中低端市场。
什么时候,卖手机变得这么容易了??
头再足,宣发再猛,星光x1终究也只是一家网际网路公司孵化出的初创企业,推出的第一款產品而已!
竟然爆成这个鬼样子。。
跟尼玛开玩笑一样。。
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深市。
华威总部。
“臥槽,真特么牛b,技术太特么扎实了。”
会议室內,余大嘴体验著星光x1的各项功能,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相比於通知中心、快捷开关等创新性功能,他更关注的是系统层面的优化。
这才是一款智能机的灵魂。
今年二月份,他们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上,展示了公司打造的首款安卓智能机,u8150。
这款手机是他们和谷歌合作,搭载原生安卓系统,主打千元以下的低端市场,目前仍在优化测试阶段,並未正式上市。
也因此,他对原生安卓的性能十分了解。
不论是流畅性,还是操作性、创新性、ui设计、交互逻辑等各方面,跟极光os相比,都被远远甩在身后数个档次。
即便极光os本质上,只是安卓的深度定製版。
显然,星光科技和极光科技,对原生安卓进行了大量底层优化。
此前,余大嘴一直在欧洲,主导华威无线產品线的市场拓展,近几个月才被调回国,接手终端业务。
虽然一直都有听说,极光科技的大名,但通过这部星光x1,他才真切感受到,这家光速崛起的超级独角兽,技术实力远比他之前想像的还要强大。
听说极光掌门人,以及创始团队成员,年龄都才二十多岁。
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一旁的何钢,早就习惯了老伙计一口一个妈,简单给他介绍了一下,星光科技的大致情况。
“我找人调查过了,这家星光科技虽然成立不久,但研发实力还是相当出色的。”
“负责软体层研发的,是交大的陈海博教授,还有极光、星光总裁洛川。”
“硬体层是由前谷歌华夏工程研究院的副院长,林彬教授,之前在谷歌负责安卓本土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和工程研发。”
“除了这两位,还有数十位国內外头部科技企业的主任级工程师,包括微软、谷歌、英伟达、
amd、摩托罗拉、中兴,还有我们。。”何钢无奈的耸耸肩。
不过说实话,他也没怎么太过在意。
科技企业之间,人员流动再正常不过了。
更何况是华威这种,员工小十方人的体量。
只要不是恶意挖角,或是盗取什么商业机密,没人会在意这种小事儿。
只能说,人各有志。
不可否认的是,极光和星光,確实是个好去处。
虽然洛川在行业內的名声稍显狼藉,但对待员工的大方,也是出了名的。
论薪资待遇,即便是跟他们华威相比,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了。
研发投入更是连年急速攀升。
不论是图钱,或是心有追求,在这两家公司都可以得到满足。
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实力。
暗自摇头嘆息,何钢继续道:“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星光背后有著极光科技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洛川直接调派了数百名算法工程师过去,这也是星光的核心研发班底。”
余大嘴缓缓点点头,对星光的情况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从中品出了老友的意思。
“你是打算跟他们合作吗?”
“没错。”何钢晃了晃手中的星光x1。
“一方面,星光科技对於安卓的优化,几乎到了將底层重构的程度,对於智能机和作业系统的理解,以及相关底层技术的研发成果,放眼全球也是最顶尖的水平。”
“其中的动態优先级调度算法、碎片整理算法、触控预测引擎、功耗模型、后台多任务处理功能等等,我们跟谷歌的工程师沟通了几个月,也达不到极光0s的水准。”
“咱们的优势在於通信技术,想要快速切入智能机领域,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星光达成战略合作,优势互补。”
斟酌一番,余大嘴点头认同,
当前正处於华威终端业务转型的关键期,
他们除了通过运营商定製机,快速抢占3g市场份额之外,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实现从运营商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型。
原本他们的时间,其实还算比较充裕,甚至脚步还算是领先国內一眾,仍在传统功能机打转手机厂商。
但异军突起的星光科技,以一款划时代的星光x1,外加一场发布会,提前引爆了智能机浪潮。
想都不用想,各家手机厂商,必然会快速向智能机转型。
他们之前积攒的那一点点优势,在星光科技拋出的大量创新性功能面前,荡然无存。
自主研发当然很好,但如果能以自家擅长的通信技术,与星光达成合作,技术共享,优势互补,省去大量研发时间和投入,又有何不可呢?
毕竟都是国內厂商。
端起桌上的水杯,轻抿一口,润润嗓子,何钢操作手中的星光x1,打开“极光应用商店”,推到老余面前。
“更重要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