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性价比诅咒&年销破千万,板上钉钉!
“移动那边聊得怎么样了?”
“还不错,已经初步建立合作意向了。”林彬教授笑道。
“不过具体合作细则,还是要等原型机完成测试再聊。”
洛川瞭然的点点头。
微光系列同运营商合作,这也是他们早就商议好的。
子品牌的定位是一一极致性价比的入门级智能机。
宣传语为:点亮智能生活第一步。
其实洛川的建议是:交个朋友。
可惜被陈师兄和林教授异口同声的拒绝了。
喊~
用户群体,瞄向15~25岁的学生群体、三四线城市务工人员、功能机换机用户,以及中老年群体。
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核心需求是,“低价+能用”。
即便微光系列的定价,本就已经很低了。
但通过运营商的终端补贴,他们可將运营商渠道的订单,实际售价压得更低。
甚至可直接“0元购机”。
即用户预存话费,免费获得手机。
至於为何选择移动合作。
很简单。
截止当前,华夏移动用户数达5亿+,占全国移动用户的64%。
同时,移动营业厅覆盖全国95%的县市,乡镇级网点密度,是3c卖场的三倍。
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为微光系列快速铺开,提供了极佳的保障。
另一方面,移动对低端智能机的採购价,通常为零售价的60%,且会提前支付50%预付款,可覆盖大半硬体及代工、物流等成本。
而剩余50%採购款,会在手机激活后三个月內结算。
这种模式,既可帮助他们大量出货,快速抢占低端市场,又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太大压力。
並且可通过规模化效应,快速摊薄成本,提升净利润率。
此外,预存话费分成、套餐月费分成、增值服务收入、gg分成等长期收益,同样相当可观。
事实上,“硬体微利+服务厚利”的模式,正是低端运营商定製机的標准打法。
中华酷联,走的都是这个路子,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至於为何之前的星光系列,没有选择和运营商合作,洛川也是有著多方面的战略考量。
其一,星光科技的运营理念为一一科技至上。
星光系列的定位是一一品质轻奢。
目標用户为,注重设计感的高校生、白领群体。
而在这年头,运营商定製机,通常会被贴上“低价低配”的標籤。
若与运营商合作,会导致品牌调性被拉低,背离“精致中端”的市场定位。
这也是他们费劲吧啦,在一二线城市开设旗舰店,並且把格调拉得巨高的原因之一。
同样也是他们绝口不提“性价比”的原因用户心智是最难改变的,必须在最初就做好精准的產品定位。
消费者购买星光系列,可以是因为性价比,但更应该是因为它代表潮流。
“潮流”代表设计感、创新性、品牌调性、情感价值,更易激发用户的情感认同和品牌忠诚度。
“性价比”则聚焦於功能与价格的平衡,容易陷入“价格战红海”。
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性价比品牌”一旦占领用户心智,便很难再突破价格天板。
很简单,也很常见的一句话。
“你本来就是做低价的,凭什么卖高价?”
正是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性价比诅咒”之中,星光的宣发策略,一直都在向用户持续灌注,“星光=潮流”的理念。
他们早晚都要推出高端產品线,提前积累品牌势能,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其二,运营商定製机,需强制预装运营商自有应用,比如移动飞信、联通沃商店等等。
並要求修改开机画面、机身logo等。
作为星光的首款旗舰机型,这明显是无法接受的。
其三,09年,国內3g牌照刚发放不久,运营商资源,优先投入在入门级3g普及机之上。
比如华威t2211、中兴u232等,售价500~800元。
对1500元以上的中端机型,补贴政策尚未成熟,补贴比例仅有10%~15%上下,远低於低端机的4
0%。
总之,星光x1的独立上市策略,是品牌定位、技术自主与市场时机的综合平衡。
而“微光”作为后出现的独立子品牌,强调的是“入门级工具属性”,则完全不需要担心以上的问题。
他们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价格、渠道、用户、宣发等多重领域,对星光和微光,实施严格的品牌隔离。
如此一来,既实现了“低端走量+现金流”的短期目標,又为星光系列,保留了“品质轻奢”的品牌升维空间,形成高低搭配的產品矩阵。
本质上,其实就是用子品牌切割市场,主品牌抢占心智高地。
扯完运营商的事儿,想起什么,洛川一拍额头。
“產能跟得上吗?別到时候再跟这次一样,欠一屁股手机。”
聊起这个,林彬教授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星光x1已经上市两个半月了。
首月销量便达到惊人的270万部!
就这,他们还因为產能不足,倒欠了用户五六十万台。
直到次月,销售曲线缓步下滑,他们才补上这个亏空。
截至现在,星光x1总销量,已然突破420万大关!
这个数字,別说是国產手机厂商了,即便是诺基亚等国际巨头,也从未有单款机型,在国內市场展现出如此惊人的爆发力。
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產品!
年销量破千万,板上钉钉!
只能说,洛川在新机发布会上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
再辅以极光全网级的营销攻势,掀起的汹涌浪潮,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当然,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极光x1本身就很能打。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內也陆续出现了几款智能机。
比如谷歌亲儿子,htc推出的htcg3。
3.2英寸屏幕,搭载安卓1.5+senseul。
虽未在国內上市,但在海外市场爆火,被外媒誉为“安卓阵营首款全球级现象级產品”。
这字眼抠的就很灵性星光x1仅在国內上市,自然也就称不上“全球”。
很显然,谷歌这是在为“亲儿子”造势。
而在部分水货流入国內之后,科技类up对其进行测评,並很自然的与星光x1相对比。
不论是流畅度,还是操控感、创新性、视觉呈现、交互逻辑等方面,皆是后者完胜!
並且,一部水货htcg3的价格,刚好能买两部星光x1。
极光那边顺势把相关话题推上了热搜,小小带动了一波销量反弹。
只能说,全靠同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