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143章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
  第143章 开又谢满天
  朝廷上下其实一直都有著怨气没有发泄出去,不管是对外族,还是对內部。
  三省六部合併到一块確实是个新鲜事,可特殊情况特殊视角,倒也能理解这些大臣心里的想法:
  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已经投靠到了天后门下,替她伸威,替她掌控朝廷的大小事务,结果到了晚上,我们打算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时候,你武家的子弟还打算把我们拿去当功劳。
  要是成功了还好说,大家闷头认栽,但偏偏就是失败了。
  那就別怪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最后联合到一块儿。
  唯一的问题在於,这些联合起来的大臣们,是不是混进去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年轻女官张了张嘴,脸上肉眼可见的变得惨白了些,她在恐惧。
  “这是哪家送入宫的妹妹,看著倒像是个骨子里带傲气的。”
  裴韵评价道,站在她身侧的少女赫然是上官婉儿。
  在“钦差”们进来问罪的时候,两女在外头遥遥看了一眼,不过她们没有半点替丈夫焦急的感觉,反倒是討论起那个年轻女官来。
  “她姓韦。”
  “韦......京兆韦氏?”
  裴韵愣了一下,听上官婉儿补充道:“五年前上台引驾韦余庆去世,其妻河东郡夫人裴氏与其女韦氏,天后俱詔之入宫任官,我在宫里的时候,裴夫人曾对我多有照顾。”
  一般来说,宫廷里的女官有不少都是从掖庭里选拔出来的,而掖庭出身的女人则大多又是罪臣之后;但是像河东郡夫人这种情况,在宫內自然会受到极大的优待。
  而其女韦氏,再过几年,要么是天后亲自赐婚,给她找个如意郎君;要么就是跟著母亲在宫內长久做事,也算是有个归处。
  “原来是宫里养大的孩子,多少都带了点公主的脾气呢。”
  裴韵隨意道了一句,忽而又笑著补充:“当然不是说妹妹,宫里像妹妹这样的可人儿,也没几个。”
  上官婉儿当然不会觉得裴韵的话有什么冒犯,微笑道:
  “妹妹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全靠郎君心善,若是没了郎君的宠爱,妹妹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活了。”
  妇人当家,靠的究竟是精明算计,还是体贴可人?
  其实都不是。
  只有家里的男人喜欢你,你才是正儿八经的大妇。
  仅是第一轮交锋,她就瞬间惨败。
  年轻女官哆嗦著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算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凤凰,也是一只討人喜欢的孔雀,在宫內从来没有人能对她无礼。
  她討厌上官婉儿,是因为后者一直比她更討人喜欢,但前者从来都不觉得上官婉儿比自己“高”到哪儿去。
  她有太多太多让別人对自己毕恭毕敬的理由,
  但,
  今日,
  此刻,
  此地,
  坐在大堂內的六个人,仅仅是几句简单的话,就压得她有一种跪在地上认错的衝动。
  她没有话回答,更没有资格去给出回答,终於,那名苍老的宦官走出来,对著武安躬身施礼。
  “天后说,请武將军,入宫说话。”
  吏部尚书崔知辩缓缓起身,平静道:“武侍郎,暂时不会入宫。”
  “这....
  崔知辩负手而立,盯著那名老宦官,他是真正出將入相的人物,眼眸微凝,一股比武安还要凌厉的气息开始缓缓酝酿开来。
  气势,气场,
  看似都是吹捧大人物的虚词,
  人最能让周围人感知到的情绪是愤怒,当大人物们愤怒的时候,就意味著要死很多人了。
  崔知辩声音沉稳,一字一句:
  “你现在回宫里,把我们要的回答,带回来。”
  三省六部里头,三省无主,六部尚书隨时都有可能填补到宰相的空缺上,或者说,现在六部尚书全都当作临时宰相来看。
  钦差们开始退场了,老宦官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对看崔知辩和另外几名尚书客客气气地躬身施礼后,领著年轻女官和其他人开始转身离去。
  当大堂里重新恢復安静之后,另外五个人都把目光投向坐在主位上的那个青年人,不说別的,光是掌控金吾卫的兵权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在今日和其他人平起平坐。
  但裴炎知道武安掌控的兵权甚至可能包括了宫城內的全部禁军,所以一直是他在带节奏,明里暗里促成了六部尚书今日联名质问东內苑之事。
  工部尚书称病不来是有原因的,谁也不知道武安这时候究竟是什么心思。
  “诸公,本官昨夜一夜劳碌,先去换个衣服。”
  武安站起身,对他们拱拱手,似乎並没有细谈的意思,等他离开后,大堂里面的五个人互相打量著,兵部尚书岑长倩缓缓开口道:
  “这小子,究竟是真心的,还是帮著天后,故意把我们篡夺起来搅事。”
  不排除天后提前引雷的可能性,故意让这些大臣们闹一场,然后趁机以强横之势全部镇压,保证从今往后的朝廷只有她一人说了算。
  户部尚书裴炎当即冷哼一声:
  “谁知道这廝究竟是打的什么主意,他本就嗜杀贪残,又好女色,私德近乎於无.
  “咳咳....
  更部尚书崔知辩当即打断他的话头,淡淡道:“一个杀了两位宰相而后又背叛太子的人,能顺顺畅畅活到今日,如果说他一味靠著莽撞活命,那还真是说不通。”
  裴炎能感觉到崔知辩的自光似乎看穿了自己,不过都是多年的老狐狸,裴炎也不觉得脸红,当即倒打一耙:“崔尚书今日每每都替武侍郎说话,想必是起了爱才之心,打算收个学生?”
  “我崔氏多才俊,何须再向外求取?”
  崔知辩玩味道:
  “不过,终究还是不能像裴氏一样,又往宫里送女官,又收將军做女婿。”
  话题开始歪向世家之间互相口诛笔伐的日常,旁边的几名尚书都咳嗽了起来,强行打断了他们没营养的吵架。
  “武安此子,这次算他鲁莽过头,我等借力打力,未必没有逼天后罢手还政的可能。
  九有人立刻问道:“可我们就算逼问到了想要的態度,此举也必然会使得天后不喜,往后一旦出事,我等祸福难以预料啊。”
  “科举舞弊案究竟为什么能兴起,尔等应该都明白。”
  兵部尚书岑长倩再度开口道“科举进官,也是一条为国选才的门路,不能让天下读书人望而却步,这是坏规矩的事;
  而深夜抓捕官员审讯,更是绝对不能助长的恶风,陛下不可以,天后也不可以,太宗皇帝和先帝將国祚传到了如今,朝廷,绝对不能在我们手里就此墮为鹰犬棲息之所!”
  有人再度异议:“可是,万一有人报復,我们到时候又该如何存身?”
  “谋事不成,先图谋身?”
  崔知辩即击著桌案,打断了他们的话头。
  “谋事在人,事情做了,就不要后悔。”
  “不管是什么事,既然做出来了就不要后悔。”
  武安站起身,摊开手臂,裴韵抖落了一下官袍,不过並没有立刻披在他身上。
  她从背后搂住丈夫,轻声呢喃道:“我知道你过的苦。”
  “苦?”
  武安玩味地笑了笑。
  “倒也算不上什么苦大仇深被逼无奈,那几个老东西都觉得我犯糊涂了,但我要是没有这股风,我怎么把新的武家支棱起来。”
  天后一直想在朝中支起武家的摊子,让武家就此崛起。
  可武承嗣他们代表的是武家,我武安就不能代表新的武家了?
  武安从她手里接过官袍,穿在身上,整理了一下衣冠后,转身大步流星的离开。
  回到了大堂內,武安重新坐下,迎著眾人神色各异的注视,淡然问道:
  “下官愚味,今日之后究竟要做成什么事,诸位不妨给个题目,让下官好好想一想。
  眾人一开始都没有立刻说话,片刻后,吏部尚书崔知辩很是郑重道:
  “明人不说暗话,武侍郎大义灭亲,但你终究是天后的子侄辈,我们刚才怕你我之间难以互相取信,所以商量了一下,这里没有其他人,也就不用拐弯抹角了。”
  “崔公请讲。”
  “我们可以保证,金吾卫的兵权你还可以留在手里,而这次事后,朝中可以让你替陛下监守北门了,全权执掌左羽林军。”
  怕武安有二心,又怕武安担心事后被清算而打退堂鼓。
  所以思虑再三,倒不如给出一个明面上较为不错的条件,毕竟执掌一部分禁军,也就等於有了免死金牌,这一次,是朝廷诸公的极大退让。
  崔知辩知道这是一个很丰厚的条件,不会有人拒绝的。
  他看向武安,严肃道:“武將军,错过这次,可就没有下次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