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立庙封王
做將军不一定要会带兵,做文官不一定得有文化,但在长安城的本子作坊里画小春宫必须得有画技。
入二重门,里面当头一面匾额从右到左写著“技动京鸡”四字,据说是故宰相阎立本之子的手笔,最后一个字本应是“畿”,当朝諫议大夫苏味道不惜费五百贯求其改一字。
再往里一些,山台水榭无一不有,就算是冬日也能看到大片素红的梅,无数红梅之间簇拥著一座石亭,可容纳十多人同时在里面饮酒。
“大將军,平日里画师们无事的时候都在这里赏弄月赋诗。”
“那上工的时候在哪?”
“都有各自的房间,为免他们做事拖咨浪费时间,下官特意把他们房间的窗户都封上,只许用火烛照明,以想像客人在用春宫时的情景,容情於景,才能画的更贴近人心。
同时,为免火烛烧到东西,每个房间都配有壮仆二人,一是帮忙看著,二是帮忙监督画师按期交稿。”
苏味道露出了笑容,补充道:
“下官將其命名为“小黑屋”。”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武安本来是不想来这种地方的,他这几天刚好有点空閒,需要提前把长安城里的各个小作坊都转一圈,列个商品目录。
奈何苏味道一听说这事之后,就赶紧亲自登门把武安请了过来。
出一次门,两千贯。
看了一圈工作场所,苏味道识趣的没有再领著武安去看更多地方,武安这时候隨口问道:“画师不用照著女人画画吗?”
如果这里面有什么涉及破坏公序良俗的事情,武安觉得可以临走前再罚一笔款。
“只有想得多,才能画的好,”
苏味道颇有些自傲,高谈阔论:“有的客人喜欢大的,有的客人喜欢长的,若是看了实体,就容易陷入......
37
“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
本子作坊不得不提,是因为赚的钱太多,当初的薄利多销和限售令被苏味道誉为长安城里最成功的商贾手段,等他接手作坊,忠实的老苏就成了武安手下的纳税大户。
“你这里还剩多少钱?”武安停下脚步,问道。
苏味道报出了一个不小的数目。
某种程度上来说,铜钱在大唐只承担一般等价物的地位,但真正在民间流通的,则是各种各样的货物,哪怕是朝廷收税,也时常会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当地特產折算贡赋和税收。
但本子作坊不同。
一枚或是几枚铜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大家只会用铜钱去买,所以苏味道手里积蓄的铜钱都是实打实足陌的份量。
“你自己留三千贯养老,其余的全部给我。”
“承蒙大將军商量,下官操持这作坊也不过是出於爱好,若是大將军有用钱的地方,就全都拿去吧。”
苏味道笑著回答道:
“在下家中略有薄產,养活一家老小足矣,如若大將军急著用钱,下官还可以另外再出一笔。
“好,算我欠你的。”
武安没有犹豫,苏味道脸上反而露出了欣喜之色,但隨即又变为深思。
能让大將军这样不遗余力敛財的事情,是什么呢?
长安城里的人口数量庞大,虽然对於后世而言这种规模的常住人口数量不算什么,但在当世已经算是第一,后续如果迁都洛阳的话,洛阳城的规模应该会比长安更大一些,毕竟洛阳的地利条件確实比长安要更宜居。
但不管怎么说,根植在京城数十万普通人之上的权贵、僧道、宗室以及世家大族,先前已经被迫吐出了海量的资源,但武安没有丝毫犹豫,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內,金吾卫的活动比以往频繁了数倍。
清官可能有,但这个时代的清官往往背靠家族,真正一尘不染毫无污垢的家族则是凤毛麟角。
而也正是在大家都忍著怒气的时候,时间到了仪风五年正月。
正月,早朝之上,礼部在天后的授意下宣布顺应新帝即位,年號从仪风改为嗣圣,当年为嗣圣元年。
少帝难得从后宫中走出,坐在龙椅上,在九重御阶的下方,四名紫袍宰相领著身后的百官山呼万岁之声,少帝不由自主地看向身侧,一如去年那般,天后身著黑色袞服,和少帝一起坦然面对群臣的山呼万岁。
而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站出来质疑她有没有资格坐在这里了。
山呼结束,君臣奏对开始。
一名红袍官员走出队列,对著上方沉声道:
“臣安顿首百拜,冒死以闻。”
“臣闻《礼记》有云,君子將营宫室,宗庙为先....
『天授圣朝,万象维新,后承昊天之眷,庸紫极之尊,今四海威加而武氏宗庙未立,岂有龙兴凤举之主,反使祖考不享血食乎?
“臣请加武氏七代宗庙於明宫之侧,使天下瞩目!”
武安的声音一停,甚至都不用回头,就能感觉到身后有无数目光仿佛剑一样刺了过来,不过他这时候没有再低著头等皇帝或是天后回答自己,直接转过身。
站在他身后仅有数步之隔的四名紫袍宰相,以及更往后一些的那些身著緋色官袍的大臣,他们身上的红色远没有武安身上的官袍显眼。
一袭红衣如血,虽然远没有紫色那般高贵,但此刻,四名正三品的宰相全都移开了目光,无人开口。
魏玄同是武安推上位的,刘仁轨现如今和武安一气,至於说郭正一和另外一名宰相,他们本就是天后这一派的官员。
四个宰相一声不,反正这点子破事已经从去年拖到了今年,天后要立宗庙就立唄,虽然大家私底下自嘲是在哄老女人过家家,但站在朝堂上的时候,人家是君!
立宗庙这点事情也是需要“谦让”一下的,武安也不说话,就看著他们。
“臣魏玄同附议。”
“臣郭正一附议。”
刘仁轨一声不,听著身后不断有人喊出“附议”二字,他的神情还是有些复杂起来。
不过先帝已经大行,天后如今的工作强度不比先帝低,最多再活个十年吧。
满朝堂都是附议的声音。
天后觉得过去一年操碎的心在此刻又弥补了起来,其实她以前根本没有一定要做女皇帝的坚定想法,但是如今走的实在是太顺,如果不想去尝试一下才奇怪。
“准奏。”
少帝一言不发,听著母后又补充道:
“另外,工部侍郎武子镇去岁屡次率军平叛有功,擢升工部尚书,提爵,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