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第242章 篡
  大国相交,自当雅量。
  武安没有素质和道德,他讲究法制和社会,要么是用严刑峻法逼他人屈服,要么就是让某些人知道什么叫社会。
  漕运和军中贪污的问题都很严重,前者是江淮和河南一带,后者则是北方。
  狄仁杰手下培养的那些监察御史就是干这个的,武安早上拿到了天后的詔令,中午之后,这些御史跟著军队一起出发,准备去各地平息一下不良问题。
  武安的做法倒是符合天后心意,她以为武安在培养酷吏,將来用不著的时候就把这些人推出去背锅平怨。
  可若是那样的话,根本就没必要出动府兵。
  等监察御史到当地之后,首先就是借用手头的府兵调动起当地所有守军,然后立刻清查本地的帐目。
  在地方上查帐和在军队里查帐不是一个概念,更不用说军队就站在自己这边,那些被特意筛选过出身和资歷的监察御史往往会採用最为酷烈的手段替朝廷追回钱粮赋税。
  在这过程中,倘若碰见火龙烧仓之类狗屁倒灶的事情,当地县令甚至是刺史之类的官员就会被全部免官,家產无条件併入朝廷府库。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种种残暴的手段激起了底下人极大的不满,但接下来就是涵盖大半个国家的募兵和征粮,在这个前提下,朝廷施展一些激进的政令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但在这过程中被免官的人以及被牵连灭族的地方豪族则是使得其他人暗自心惊,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发难。
  武安一直借用“党政”“敛財”“好色”等诸多名义对世家豪族开刀,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他把对方撩拨炸了,允许他们先手打自己,然后自己反过来锤他们一顿,坐收好处。
  你们看,我绝对不是为寒门和平民爭取任何利益,我只是因为身份和某些人的需求在做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对抗环境明明很公平,你先捅我一刀,我再捅你一刀,你再捅我,我再捅你......你怎么死啦?
  可这种做法若是用多了,那些世家大族终究会选择同样激进的报復手段。
  武安先前给全朝廷的官员发钱,但是隨著西征的大捷,在天后的强制性要求下,朝廷逐渐恢復了俸禄的发放,只有少部分官员还留在武安的门庭之下,但其他人则是没了顾忌。
  长安城的某些街道上时常能看到金吾卫在搬运刺客的户首,武安很欢迎这些穿著布衣手握匕首或是自製弓弩的刺客袭击自己精心培养的重甲骑兵,他可以看著那些刺客被撞飞出去,然后回到朝堂上借题发挥。
  又或者,武安还可以在民间造势,用同样的手段宣扬某些人拿了新罗人的好处,想要阻止朝廷支援辽东忠诚的守军。
  当然,朝堂上那些人也可以用类似的手段,不过人家的宣传手段比较高端,发动国子监和各地州学,写写隨笔写写诗文阴阳一下朝堂工部不指名道姓的某个人,更有甚者组织起来,私底下坪击朝堂愈发严重的外戚现象。
  只不过,武安直接让金吾卫抓了一批人后,长安城国子监里面的声音马上就平息了不少,当然也有热血上头喊著仗义死节的,寧肯让金吾卫把自己抓进大理寺狱里,也不肯全头全尾的缩在同窗们中间。
  於是金吾卫把这些学生直接丟进了国子监隔壁的相公馆里面。
  他们也不严刑逼供,在大將军的指示下,金吾卫就让学生们在相公馆里挑个房间站一晚上,第二天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整齐的一一拐,看的国子监里其他人大为震惊,目光里满是同情。
  不管那些被关一天然后释放的学生如何解释,其他人就是不信。
  男风,是某些人的雅趣,但基本上局限於玩玩书童的范畴,大部分人並不希望自己成为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后倒是无所谓朝堂上的这些问题,她现在很兴奋,哪怕接下来辽东这场战事吃了败仗,又丟一些土地,或是死几个將领,也根本掩盖不住西疆的辉煌胜利。
  反正辽东那边的防线本来就一直在后退,这也不是自己的问题。
  她已经被河西那边展露出的巨大利益所吸引,那么多的外族,那么多函待设置的州县,那么多可以牧马的草场和隨时都能大量產出的盐场,无一不代表海量的利益。
  “这些东西,你真的要交给我操持?”
  “有一部分还没能完全自主运作,需要在河西军的监察之下,儿臣的意思是,这些地方除却应有的赋税之外,额外还要再添一笔盐铁之类的专营税目,这些税收可以直接交到內帑之中,方便母后取用。”
  內帑,基本上就等於是直接送到天后手里了。
  一念至此,天后的眼眶甚至有些湿润,毕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武安也就是开头给自己送的钱多,等到了后来的时候,这个儿子甚至还管自己这个母亲要钱用。
  艰难的日子,已经过来了。
  “很好。”
  天后亲切的询问道:“本宫这几日在督促礼部给你准备封王的典礼,话说,你自己有没有想过,想要个什么王?”
  一般来说,武安这种情况该封的是郡王,与亲王之间还差一个等级。
  哪怕是武氏宗庙里面的五代祖宗,也都封的是郡王。
  “儿臣这个事情不急,可以等一等。”
  “你想等到辽东大捷?”
  那样一来,可供商量的余地確实就更大些,不只是能拿到一个不错的郡王封號,更进一步的话,可以直接替武安的妻子再拿一个造命。
  “不......
  、
  武安的话让天后心头一跳。
  “儿臣的意思是,母后若是做了皇帝,儿臣就可以直接封亲王了。”
  “哼。”
  天后有些玩味道:“你又不是本宫亲生的。”
  “儿臣对母亲的孝心,胜似亲子。”
  说到这里,武安开口道:“等辽东大捷之后,母后接下来几年之內,就可以开始准备登基了。
  天后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
  “篡位,毕竟落人口实,为了几年的光景,留下千秋万代的骂名,值得么?”
  “这不是篡位。”
  武安回答道:
  “万象维新,真武革命,母后顺应的,是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