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318章 吃席
  第318章 吃席
  劝说刘仁轨和裴行俭,让他们重新合作起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而既要让他们合作,又不能让他们合作的太深入,则是一件更难的事,等同於要不同的进行微调。
  他们毕竟是人,不是两个冷冰冰的名字。
  武安现在有一种隱隱约约的感觉,那就是,如果自己再做出一些很大的功劳,没准这两个老东西会选择把事情钉死,然后把自己推到大唐天下臣民的面前。
  这样做会打断武安的全盘计划。
  更何况,那个位置对我而言早就不是难以企及的东西了,我自己就能去够一够,干嘛要你们帮我?
  后世赵匡胤要是自己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帝位,他也不会要一帮子五代末期的武將大老粗给自己来一出“黄袍加身”,做这种事之前,就必然要许诺出去无数利益。
  而且在成事之后,这些大老粗就会显得非常碍事了。
  好在武安的道德水平和语言能力成反比,他可以很轻鬆的做出这种微操。
  时至下元节,金风送爽,天下太平,宜祭水官。
  是日,天后驾临长安城外,身边带著监国相王和朝廷诸衙的长官和头头们,在渭水河畔扎了御营,外围则是並没有封禁场所,而是放开了很大一部分区域,依旧充许百姓臣民出入游玩。
  天后的形象其实一直以来都很亲民,而且在武安的陪伴下,她的某些政令和对百姓的態度,就算不是真的,现在也必须是真的。
  祭了水神,又焚烧了祭祖的文稿,向大唐皇家的列祖列宗们通报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情。
  纸,是烧给古人看的,话,是说给当代听的。
  典礼之上,还有二十多名被额外邀请入席的长安万年本地老者,都是德高望重且年龄很大的人,天后下詔同时赐予这些老者浅青色厚袍,充许他们以九品官的身份入列。
  天后手下有原本负责写诗和作文的文人,祭祖文稿里头,除了夸讚前人开创家业的伟大,其次,就是通篇猛吹天后这两年里做出的丰功伟业,全是歌功颂德之言。
  临了,由相王出面敬酒一杯,群臣跟在他身后高呼万岁。
  武安大约知道一点相王的小心思,后者觉得自个能臥薪尝胆,可天后毕竟不知道,在她眼里,自己的这个儿子终於达到了另一个儿子的高度一一能像武安一样让自己满意。
  山呼万岁之声又响起了两轮之后,便是宴席,分內中外。
  內席上,有相王等宗室作陪,虽然大多是李氏宗室,武氏这边,除了武安之外,也赫然有几名武氏子弟在列。
  这是家宴。
  中席和外席上,则是那些大臣和赐宴的平民寒门,声音传不到內席上。
  席位排的很奇怪,密集却又疏远,那些宗室和武氏子弟的席位隔成两道排开,彼此相邻,距离很近,但他们所有人和天后之间的距离都很远,若是出来敬酒祝寿,就必须先离开席位,然后用很高的声音称贺。
  相王坐在天后的右手侧第一位。
  在他身侧往后,赫然多了两个身著緋色官袍的男人,都面容俊朗清秀,长相不错,但不像是李唐子弟固有的那种英武,更像是古早时期东晋门阀之间风行的那种“文弱”。
  而天后的左手侧第一位,自然是武安。
  武安在看他们,他们也在看武安,这时候,坐在武安旁边的武攸寧主动凑过来低声介绍道:
  “那两个,便是先帝的第三子杞王、第四子鄱阳王,前不久奉詔回到长安奔丧。”
  “哦,是他们。”
  这两人的待遇,就是父亲没了母族也没势力的下场,当然,他们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是相当凉薄的主儿。
  三皇子李上金没有母族势力,是庶出。
  但四皇子李素节其母便是当年最为受宠的萧淑妃,在生下来之后,李素节就被封为雍王。
  雍王二字在唐代的意义极为重要,就好比是太宗皇帝当年让魏王入住武德殿,逼得当时的太子李承乾直接链而走险谋反:
  封雍王,则等於是先帝对当时的朝臣们说这就是我家的继承人。
  此举显然是让当年无所出的王皇后气炸了肺,所以,她很快就引入了一个强大的外援,彻底终结了游戏。
  李素节当年是肯定不和自己三哥一块儿玩的,但现在两人都被贬在外地多年,就连国丧这种大事,他们还得迟两年才能回来,大家的经歷彼此都能感同身受,所以现在反倒是很亲近。
  “看,那就是传说中的武子镇。”
  李素节低声道。
  “听说,他是天后流落在外的儿子,两年多前回到长安,平生所好三件事,杀高官,戮宗室,抢人妻。”
  “可是时间对不上。”
  李上金也低声回答道。
  “不管是感业寺还是私底下生的,一个年龄应该比这更大,另一个年龄或许比这更小,这个人本就不应该存在,或者...:..另有蹊蹺。”
  “这么肯定?”
  “长安城里,还是有人给我写信的。”
  “直娘贼,你恁不怕死,居然还敢打听朝廷的事?”鄱阳王震惊了。
  杞王呵呵一笑,压低声音,小声道:“如若某个人的母妃当年斗法贏了,你对我说这话还能理解。”
  鄱阳王:“....
  如若萧淑妃贏了武贵人,那现在做皇帝的,肯定就是他鄱阳王李素节了。
  两个人说完话,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好一会儿,机械的跟著周围的人敬酒上寿歌功颂德,全程充当工具人。
  天后需要让天下臣民知道,自己无意於加害先帝子嗣和宗室,之所以杀了一部分,实在是因为那些人过於叛逆。
  剔除掉不和谐的声音后,朝廷,依旧是蒸蒸日上。
  被召入京中的两位先帝之子,就纯是天后的两块牌坊门面。
  酒席將末,当破阵乐的宫廷乐声响起之时,鄱阳王不著痕跡的轻嘆一声,声音最多传到杞王耳中,两人对视一眼,杞王低声道:
  “你忍著点吧,很快就过去了,不会太久的。”
  “哦。”
  鄱阳王点点头。
  “我们接下来,估计是要在长安城里长住了。”
  “没办法,你看看我们的那个弟弟,他不也是在熬日子?”
  这说的,是相王。
  杞王早就认命了,不在意道:“在那个女人面前,谁不得受委屈?”
  “武氏內外,为大唐贺,为天后贺!”
  武氏子弟们都在各自的席位上站起身,由武攸寧牵头,对著天后躬身施礼,天后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摆手。
  “赐酒。”
  当即有一名名宫女来到那些武氏子弟的身边,替他们斟酒。
  武安坐在原位,没有起身,他之前已经敬了一次,现在没必要跟著再来一次。
  哪怕在对面那些李唐宗室看来,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武子镇虽然跋扈,但他的地位本就应该高出那些武氏废物。
  但就在这时候,在一轮敬酒祝寿之后,武氏子弟们没有坐下,天后缓缓开口道:
  “自本宫临朝以来,夙兴夜寐,未有片刻敢辜负先帝所託。
  於內,开漕运,镇叛乱;
  於外,虽有三大征劳民伤財,亦有三大捷,永固社稷江山。”
  “武子镇。”
  当著数十人的面,天后喊出了武安的名字,武安看向她,没有起身,开口道:
  “儿臣在。”
  龙子龙孙,满座朱紫之色,唯独他一人黑衣如墨。
  相王微微皱眉,李上金和李素节却在此刻同时羡慕的深吸一口气,尤其是鄱阳王,正因为享受过特殊待遇,所以才知道能有特殊待遇会有多爽。
  “將士在外有征战之劳,你有筹划之功,三战三胜,灭三不臣之国,你功当封王。”
  天后的语气一顿,转而温柔。
  “但是武氏诸子跟在你手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都是你的弟弟,你觉得,本宫该如何安置他们?”
  顷刻间,宴席之间所有筹交错的声音都停了。
  中席和外席的欢笑交谈声从远处传了进来,一时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风,將人世间的烟火气和天家的残酷所隔绝。
  就算是杞王和鄱阳王都能闻到一点味儿一一这分明是天后她当著这么多人的面,有意无意地逼武安,让他同意加封这些武氏子弟的官爵,巩固整个武氏在朝堂上的势力。
  喷,怪就怪在,这种招数一般是小辈逼长辈的,反正血浓於水,小儿辈有进取心还真不算坏事什么时候就变成长辈拿来施压小辈的手段了?
  这么多亲戚家人看著呢,你难道能不给长辈面子?
  大家没人敢去观察天后此刻的脸色,那属於大不敬。
  所以,现在大家都在盯著武安。
  武安笑了。
  他好整以暇地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仰头饮尽。
  “啪。”
  酒杯落回到桌案上,发出一声轻响。
  武安看向天后,抬手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几个武氏子弟,疑惑道:“这些废物......有功?”
  对面的相王一愣,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李素节和李上金:“!”
  其余李唐宗室,无论老小,都在此刻倒吸一口凉气。
  那些武氏子弟的脸上,也露出羞愤之色。
  “兄长......”武攸寧开口了。
  这么多人面前再喊出一声“父亲”,不仅是丟他的脸,也是在丟天后的脸。
  大家毕竟是认识,这时候武攸寧硬著头皮想站出来打一句圆场,让天后有个台阶下。
  但是他话音未落,武安就头也不回道:
  “出席,跪著。”
  其余武氏子弟脸上怒意更甚,武攸寧却直接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离开席位,对著天后的方向跪伏下来。
  除他之外,其余武氏子弟自然没人动身。
  武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盯著天后,一字一顿地问道:
  “是谁跟母后说,他们有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