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21章 各怀心思
  原版《风声》的顾晓梦一角,是由周讯演的。
  周讯嘛,没什么好说的。人蛮灵的,演技也蛮灵的,塑造了不少经典的角色。
  这么说吧,只有不演黄蓉,她就是个好演员。
  周讯现在还玩泥巴呢,自然不可能再出演这部电影了。结果谢縉看上了龚雪,倒也算得上是眼光毒辣。
  龚雪也是蛮有灵气的演员,气质柔弱中带著刚强。还別说,演顾晓梦真的蛮適合的。
  就是你谢縉脖子上掛著石膏就开始挑选演员,怎么看怎么喜感。
  “好了,我的谢大导演,你还是安心养病吧。至於龚雪姐姐,你就別惦记了。她现在是《祭红》剧组的演员,想要她出演你的电影,且等著吧。”
  李子成太了解现如今这个年头电影的拍摄速度了,因此好心提醒。
  孰料听到龚雪的名字,谢縉却转移了话题。
  “你就是龚雪同志吗?我来的时候,贝念书同志让我给你带些东西。”
  骤然听到贝念书的名字,龚雪又惊又喜,却又不敢表露。
  “您是……”
  “我是上影厂的导演谢縉。”
  “啊……您是谢縉导演?”
  龚雪身为上海人,自然对谢縉的大名如雷贯耳。
  她第一次接触电影,就是1973年被推荐试镜上影厂的电影《年轻的一代》女主角石嵐,虽然最后没能成行,但是对於家门口的上影厂,龚雪还是做过一番详细了解的。
  李子成怕龚雪不相信,为谢縉佐证道:“谢导是为了我的那篇《伐木人》而来的,表哥应该是託付了他。”
  龚雪点点头,心知应该是这么回事。
  那人回了上海,不但帮自己送了信,远隔千里还惦记自己……
  这么一想,龚雪心里暖融融的,语气也难免格外不同。
  “谢导演,麻烦您了。”
  谢縉平素性格爽朗。
  “哈哈哈,这有什么麻烦的?不过顺路而已。”
  贝聿成已经拉住了龚雪的手,故意道:“念书这孩子就是心细,知道这边要变天了,还惦记著你呢。”
  龚雪娇羞低头,鼻息中“嗯”了一声,思绪却已经跨越了千山万水。
  一行人来到谢縉的住处。
  谢縉让李子成將角落里的一个大包拿出来,打开后,里面还有一个小包。
  “这里面都是贝念书同志让我转交给你的。本来刚到的时候就该给你的,只是被人算计了,这才耽搁了下来。”
  说这话的时候,谢縉恶狠狠地看向苏耘,鼻孔还在喷火。
  苏耘臊眉搭眼的。
  “你看你看,都过去的事了,总提它干嘛?”
  果然加害者没有什么负罪感!
  虽然丟了《伐木人》,但是又得到了《风声》,谢縉也就懒得和他一般见识,乾脆拉著李子成討论起製作方面的问题。
  而一说起电影製作,苏耘和李庚也来了劲头,很快加入其中。
  贝聿成则陪著龚雪去了她的住处,帮她一起整理贝念书送来的东西。
  包袱看著不大,打开来才发现里面满满当当的。
  最上面的,则是两封信。
  龚雪將信拿出来,发现一封是贝念书写的。上面的“龚雪同志亲启”字样,写的一丝不苟,端端正正,几乎可以想像贝念书写字时的庄重模样。
  见字如人,龚雪没忍住,嘴角抿笑。
  这一幕被贝聿成抓住,心里高兴不已。
  龚雪算是她的半个学生,要是和贝念书成了,就是自己的侄媳妇,关係更上一层楼了。
  另一封信则让龚雪激动坏了。
  因为那居然是龚父、龚母写的。
  当然了,里面也少不了龚瀅的字跡。
  孤身漂泊在外,家书何止万金。仔细阅读信上的內容,明明只是亲人最朴素的关怀,却让龚雪潸然泪下。
  “能跟家里人联繫上,这不是好事嘛,不要哭啦。”
  龚雪窝在贝聿成怀里,只觉得生活从未这般美好。
  “贝老师,谢谢您。要不是您,还有子成弟弟,我也没办法知晓家里的情况。”
  贝聿成似笑非笑。
  “就不谢谢念书吗?哎哟喂,某人南北奔波,悉心准备,却不被领情啊。”
  龚雪登时闹了个大红脸,第一次发现敬重的贝老师居然也如此促狭。
  “贝老师……”
  难得见到龚雪撒娇,贝聿成不禁感慨。
  要是自己有个这般娇俏的女儿,该多好啊!
  “好啦,好啦,快看看,念书和你家里人都给你带了什么。”
  龚雪这才想起正事,跟忙碌的小仓鼠一样,將包袱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
  总体来说,东西一共分为两种。
  贝念书送来的东西,多以上海的小吃、零食为主。估摸著是想到龚雪人在外地,肯定想念家乡的味道,所以准备的十分齐全。
  龚家送来的东西,则是温暖厚实的衣服。应该是怕冬天到了,龚雪在这边冻著、冷著。
  两种东西,多为寻常,却饱含心意。
  龚雪看看这个,欢喜的不得了。看看那个,窝心不已。
  某个男子的形象,渐渐在心里清晰、高大起来。
  另一边,电影的討论也渐渐深入。
  “这部电影要想拍好,风格和节奏是关键。这种发生於密闭空间的剧情,可以借用的场景並不是很多,就只能多在节奏、气氛、演技对抗上下功夫,十分考验导演的功力。”
  李子成给谢縉打著预防针。
  当初为了应付谢縉的跳楼,李子成没有多想,写了《风声》出来。后来才发现,让这个时代的导演驾驭这么商业化的电影,恐怕有点强人所难。
  现在想要收回剧本已经不可能,谢縉非得拼命不可。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亡羊补牢了。
  至於对谢縉和电影有没有帮助,李子成也没有把握。
  不过无所谓,剧本让谢縉满意就行。
  至於被谢縉拍瞎了……
  瞎了就瞎了。
  经典的电影那么多,不怕糟蹋一部两部的。
  穿越者就是这么豪横。
  谢縉可不知道自己视若珍宝的剧本,在李子成这里不过是应付之作。通过和李子成的交流,让他彻底肯定了这个年轻人的厉害。
  谈笑间就能创作一部划时代作品的编剧,这不是人才是什么?
  眼瞅著各大电影製片厂纷纷復工復產,显然中国电影的全盛时代就要来临了。到了那时候,什么最贵啊?
  肯定是人才啊。
  起了心思的谢縉开始发动。
  “成子,听说你的工作还没有落实?”
  话题转换太快,李子成没反应过来。
  “还没呢。”
  谢縉迅速伸出禄山之爪。
  “来我们上影如何?你放心,编制问题我给你解决。你妈本来就是咱上海人,你来了上影,就跟回到家一样。”
  “誒誒誒,姓谢的,你想干啥?”
  李子成还没说啥呢,苏耘就跟老母鸡护崽一样拦了上来。那危险的目光,似乎想要给谢縉的胳膊腿都打上石膏。
  “我告诉你啊,成子他生是我们长影的人,死是我们长影的鬼。要解决编制,我们长影不会解决吗?轮得到你在这儿欠登似地?”
  谁也不傻,一部《伐木人》、一部《风声》,充分展现了李子成的才华,都想攥在手里。
  看著两个大佬斗法,李子成只想大笑一场。
  这两位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志向。
  “呵呵,多谢谢导看重。不过我这点本事,都是从小跟著厂里的前辈们耳濡目染而来,根基並不牢固。为了將来考虑,我打算考取专业学校,好好拓实自己的基础。”
  这番话合情合理,苏耘、谢縉都不得不点头。
  “没错,你能这么想,充分证明你的头脑没有被目前的成绩冲昏头脑。好好准备,等毕了业回来,厂里有的是你的施展空间。”
  苏耘对李子成的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讚赏。
  反正按照目前的制度,各个院校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要回籍贯所在地,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了。
  谢縉眨巴眨巴眼睛,心里也有主意。
  李子成要考专业的影视学校,上戏那也是国內顶尖的院校啊。只要他到了上海,那就到了自己身边,有的是机会给他运作。
  两个老傢伙各怀鬼胎,均自以为算计得当。彼此对视一眼,都觉得对方是傻子。
  李庚知道儿子的志向,看著他俩的明爭暗斗,心里好笑不已,同时又很骄傲。
  没想到,自己的混球儿子,居然也成了香餑餑。
  从谢縉的住处出来,苏耘单独拉住了李子成,还有事情交待。
  “电影筹备会议,马上就要开了。你提的那些要求,我和老庞是全力支持你的。不过这种做法没有先例,厂里不少人都有意见。到时候筹建剧组,恐怕不会顺利,你要有心理准备。听著,到时候甭管受了什么气,不准胡闹啊。”
  苏耘哪里知道,当李子成提出那些条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会起风波。
  国营制度下,虽然大家都是吃大锅饭、捧铁饭碗的。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更加看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李子成一个不是长影內部的人,却横空出世担任电影的编剧和製片人,別人没有意见才不正常呢。
  对於这种情况,李子成早有准备,並且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
  他一个穿越者,要爭取的是时间,並不是这些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