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25章 木板房
  第125章 木板房
  “这次的研討会虽然规格很高,但你也不要太紧张。到了会上,你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说创作理念就行。至於其他的,会有人补充的。”
  公沐担心李子成年轻,陡然听到这么大的场面会嚇到。
  结果说完一抬头,发现李子成没事人一样。
  也不知道是大心臟,还是搞不清状况。
  其实李子成在想別的。
  公沐说的话就很有意思。
  明明他才是作者,结果研討会最后的成果,却跟他没啥关係。
  好嘛,不单单北电的陈凯戈等人会自行做阅读理解,上面也会啊。
  不过无所谓,有这场研討会,他的地位就算稳固了。
  至於得出什么成果,他並不在乎。甚至如果成果不够的话,他还能帮忙添柴扇火。
  如是想著,他的心里也就有底了。
  从吉林作协这边出来,李子成又上了一层楼,找著了巴老和李小琳等人。
  结果还没等他问好呢,就被人擒住了。
  “李子成同志,你是我们上海文艺走出来的作家,你怎么能做叛徒呢?”
  唐原抓著李子成,语气之幽怨,堪比秦香莲见著了陈世美。
  不等李子成有所回復,李小琳冲了上来,跟母老虎似的將他护在了身后。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就不能宽容一点?我们小辈做事不容易,就让让我们唄。”
  看来收穫和上海文艺因为《闯关东》闹起来了。
  李子成明智地没有掺合,直接跑到巴老身边。
  “这次研討会的规格太高了,我这心里啊怕的不得了。您老人家到时候可得给我做主,要不然我都不敢去了。”
  巴金宠溺地看著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
  “你呀就放宽心吧,这样的会议上不会有人批判你的。”
  別以为文学研討会就是作家扬名的地方,事实上在研討会上挨骂的作家也不是没有。
  颇有一些作家,在研討会上被弄的灰头土脸,苦不堪言。
  但这里面绝对不包括李子成。
  如果是以前,他还真有可能挨骂。毕竟不喜欢《伐木人》的在所多有,尤其是那些抱著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喜不自胜的人。
  《伐木人》的出现,不吝於將他们的傍身法宝给无情地劈碎了。
  但上面的意志加持之后,这件事就具备了不可逆性。
  不但如此,但凡是能参加研討会的,管原本心思如何,都不可能提出反面意见。
  其实这个道理,李子成心里门清。
  但还是在巴金面前说出来了,把自己摆在小辈的位置上,接受老人家的遮风挡雨。
  不管巴老看没看出来,反正他这么顛顛地跑来寻求保护,肯定会让老人家高兴的。
  这种简单的相处之道,李子成玩起来驾轻就熟,
  反正他是决定了,必须要充分地利用自己年轻的优点。
  毕竟在社会上,年轻的好处很多很多。
  “研討会的日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9月21日,你想好在会上怎么发言了吗?”
  別看李子成在身份上属于吉林作协,但因为《伐木人》是上海文艺的作品,所以在研討会上为他站台的人,只能是巴老。
  这样其实更好,巴老的地位和能量,可不是公沐能比的。
  即使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巴老也能镇得住场子。
  “《伐木人》是以我亲身经歷以及听到的故事汲取灵感而来,东北大地的严酷和当地人们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我,这是我写作的基础。我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讲,或许不够深刻,但绝对真实。”
  巴金默默听看,轻轻点头。
  “你有这个想法就很好,文学创作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你身为作者的理念才是最真实的。除此之外,便不要过多言论,保持本心就好。”
  这拳拳爱护之心,让李子成颇为感动。
  “我记住了。”
  那边,李小琳和唐原的battle並不能有什么结果。
  收穫和上海文艺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係,毕竟办公都在一个地方。
  李小琳全力倚父,唐原老奸巨猾,互相谁也说服不了谁。
  巴老也对这个情况头疼不已,乾脆对李小琳道:“你带著成子去文联一趟,协商好研討会的事。”
  李小琳这才罢口,一把扣住李子成的脉门,拽著他离去。
  至於唐原怎么和巴老拉扯,那就是老一辈的事了。
  “成子,你变了。”
  去文联的路上,李小琳悲伤不已。
  “姐矣,说清楚,別让人误会了。你可是有夫之妇,你不要清白了?”
  李小琳恨恨地白了他一眼。
  “我问你,为啥新作品给了燕京文艺?他们还不如上海文艺呢,你怎么分不清好赖啊?”
  看来《额尔古纳河右岸》和《风声》投给燕京文艺这件事,李小琳已经知道了。
  文学圈的事,传播的就是快。
  “这件事你不是知道吗?我当初答应张德寧的。”
  “那给她一篇也就是了,怎么能给两篇呢?我们收穫可还饥渴著呢。”
  你就算嫁人了,用词也不能这么虎狼吧?
  李子成节节败退,只好仔细解释。
  “严格算起来,其实就一篇。《风声》是早就给了谢縉导演的剧本,我又改成了小说而已。”
  李小琳突然站定,隨即重重拍打自己的脑门。
  “哎呀,我真傻!真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隨即她又找上李子成。
  “那你还有没有什么剧本?能改成小说的?”
  李子成算是看出来了,这姐们火气很大,需要消火。
  奈何他跪不下去,只好想別的招。
  “有有有,还有一篇。你要的话,我回头改改给你。”
  李小琳拍了他一巴掌。
  “你这小子,属闷葫芦的,打一下放一个屁。”
  到了沙滩北街2號,看著红旗杂誌社的招牌,李子成有些纳闷。
  “不是去文联吗?来红旗干什么?”
  李小琳的表情有点古怪。
  “文联暂时也在这个院子里办公。”
  说话间,两人入內。
  看到李子成往楼內走去,李小琳一把拉住。
  “干嘛去?”
  “进楼啊!”
  李子成还纳闷呢。
  “文联在这儿呢。”
  李小琳却指了指楼外的空地,嘴角已经勾起。
  “这是———文联?“”
  李子成懵了。
  只见楼前的大院空地上,佇立著一排简陋无比的木板房,看起来和贫民窟似的。
  如果李小琳不说这是文联办公的地方,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居然是全国文艺工作的最高单位。
  “这也太—”
  李子成备受衝击,信步走过去,抬脚踢了踢木板,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这一脚下去,那些木板立刻发出嘎吱、嘎吱的动静,整体也摇晃起来,仿佛隨时都会塌。
  里面更是大呼小叫,好像黄鼠狼衝进了鸡窝。
  好大一群人逃出来,带著惊魂未定的喊叫声。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地震了吗?”
  待看到风平浪静,万物安详,这些人才情绪稳定下来,
  李小琳看了全部过程,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哈哈哈,成子啊,你这一脚差点让中国文艺工作中道崩殆啊!”
  李子成也是挠挠头,苦笑连连。
  “我就说搞文艺没前途嘛。”
  他俩在这里肆无忌惮,早就引起了主意。一个面容肃穆的老人走过来,张口就是埋怨。
  “小琳啊,你们这是想要谋朝篡位吗?你爸想来文联,说一声就是了,何至於下此毒手?”
  李小琳连忙认真起来,语气恭谨。
  “周部长,这是《伐木人》的作者李子成,我是带他来了解研討会情况的。”
  隨后她又给李子成介绍了对方的身份。
  周杨,文联的负责人,也是真理部的二把手,妥妥的大佬。
  只是一想到这样的大佬也在木板房里办公,那画面太美,不敢看呢。
  周杨得知了李子成的身份,一下子和蔼起来。
  “哈哈哈,李子成小朋友,我们可是等你很久了。”
  李子成伸出双手,语气谦卑。
  “早就该来听从指示,只是被其他事耽搁了,还请您海涵。”
  周杨嘴角扯动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行了,你也不是什么稳当孩子,到了这儿也不要拘谨。隨意一些,该怎样就怎样。”
  没想到自己已经上达天听了,李子成脸色涨红,
  “世间流言,多有不尽不实之处。如果您多多了解就会知道,我其实———”
  “其实更淘气?”
  没想到周杨这种大佬居然也拿小辈开涮,让李小琳笑的动静更大了。
  完了呀!
  名声坏了啊!
  不会从今以后,在大佬眼里,自己成孙猴子了吧?
  被领到办公室,周杨亲自给两人湖了高沫。
  “我们这里条件简陋,多担待一些。”
  眼瞅著缸子里的茶叶沫子一直不落下去,李子成对茶叶的品质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还是不喝为妙。
  “您这里如此艰苦,还要为文艺事业操心劳力,真是令人感佩。关於研討会的事,敬请您吩咐。”
  周杨点点头,神情转为严肃。
  “具体的情况,相信巴老、公沐同志已经和你说了。还是那句话,顺势而为,顺势而言,就是最好的。当然了,如果你还有什么见解,也可以大胆发言。你是年轻人嘛,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係,同志们还是能够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