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跨厂合作
李子成的回覆,不让人意外,又让人意外。
不意外的是,作为当下时代的人,大家已经习惯了国家下达任务並认真完成的模式。
既然是国家任务,没有人可以拒绝。
李子成的反应也不出大家的意料,他果然答应了下来。
原本以为他会用出国留学作为藉口,但没想到的是,他要说的是,需要將电影製作的时间压缩。
现在是1979年9月份,要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电影製作,这可能吗?
在场眾人,除了廖老之外,其余的人其实对於电影製作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你们的《伐未人》製作了多久?”
黄震问道。
“去年九月份確定拍摄,十月份成组,十一月份完成了摄影棚拍摄,十二月份到一月份在伊春林场完成户外拍摄,春节期间完成配乐製作,三月到五月完成了上海的拍摄。如果不是因为日本来人和家事耽搁,后来又有高考的牵扯,其实七月初就能完成剪辑、封装。按照正常的流程,现在电影应该已经快要完成上映了。”
廖老等人迅速计算起来,神色越来越惊。
这速度快的有点离谱了。
“你们为何拍摄的如此快?”
陈波作为电影局局长,非常想要了解其中的门道。
毕竟当下各大电影厂的拍摄,那叫一个漫长。
虽然也有不到一年就完成的电影,但质量上完全不能和《伐木人》相比。
《伐木人》对標的,可是国外的电影。
绝大多数的电影拍摄周期,基本上都是一年半到两年起步。再有什么变故的话,那就更长了。
耽误时间不说,每多耗费一天,那可都是钱呢。
虽然现在还没有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但帐该怎么算,大家也是心里有数的。
“这部电影虽然製作精良,但其实內容还是比较简单的。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那场战斗戏,也只是小场面,加上有现役军人辅助,所以进度很快。如果要拍真正的军事战爭片,
那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一年多的时间肯定不够。”
廖老等人默默点头,情知他没有夸大其词。
“那如果国家有足够的支持,你打算怎么做?”
廖老是十分稳重的人,打算先了解一下李子成的思路。
如果刚才李子成没有说那么多的见解,他是不会问的。
毕竟今天突然把人叫来,正常来讲还搞不清楚状况呢,就算是想说,也不知从何说起。
但李子成洋洋洒洒,见解清晰,认知明確,显然是內有乾坤的。
李子成的自信,不是来源於当下,而是来源於前后两世的经歷。
战爭片,他前世也没少拍,从他手中也诞生过无数教科书级別的作品。
该怎么拍战爭片,他的心中自有定数。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时代技术简陋,理念落后,好的战爭片很难拍。
其实不然。
越是这个时期,其实战爭片越好拍。
因为在当下需要投入的高科技技术、设备几乎没有,先进的理念可以进行简化,拍摄的手法可以寻找替代。
不像几十年后拍战爭片,一个电脑特效要想精益求精,就得磨上一年半载的。
而越是落后的拍摄技术,对於他这种穿越者来说,反而驾驭起来越轻鬆。
毕竟都是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东西,拿来就可以直接用。
这才是他敢说,一年多的时间就能拍出来的原因。
甚至要不是为了掩饰穿越者的作弊属性,还可以更快。
毕竟剧本怎么写,演员怎么找,都是现成的,照搬就是了。
“十一之前,我会完成剧组的组建。如果有国家支持,我就可以调遣各路精兵强將。
文代会的开幕时间是10月30日,那么在十一完成入学后,我就可以带人奔赴南疆,进行实地採访,並且和当地部队沟通,安排拍摄的初步事宜。回来参加文代会的过程中,顺便进行剧本创作。不出意外,12月到来之前可以完成演员的招募。”
“招募?”
黄震意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词汇。
“不是应该选拔吗?”
李子成严肃地道:“我说的这些,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的鼎力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剧组看上的演员,就必须服从徵调。哪怕他们还在进行別的拍摄,也得服从命令。”
廖老等人倒吸一口凉气,对他的霸道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怪不得这小子一直强调国家支持,又十分肯定能在一年之內完成拍摄呢。
原来根子在这里啊。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肯定会引起非议和麻烦,到时候一定骂声四起。
毕竟许多剧组乾的好好的,你却把人给抢走了。
这也太不讲理了。
但要想儘快完成电影的拍摄,恐怕也只能採取这个办法。
如果有国家任务的名义,別说,还真的能搞定。
毕竟国家任务这个概念意味著什么,大家都懂。
苏耘等人对此很是悲观,觉得李子成还是太年轻了,想法过於天真。
国家怎么可能—
“李子成同志,我在这里明確地告诉你,这个任务会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要求只有一个,拍出一部真实的、正確地反应当下我军的作品,要將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通过电影展现出来,重塑新时代的民心士气,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最后一句话,廖老著重加了音量,李子成瞬间心领神会。
果然,改开是当下的头等大事,即便是军队也要为此而做出改变。
而这种改变之下,將涉及到无数人的命运。
李子成连忙问道:“涉及到军队的问题,电影中可以展现吗?”
他问的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不过这样也好,省去了中间的环节,直接找能拍板的人,效率將会直线上升。
“那这个任务,我接了。”
短短几个字,却代表了许多东西。
廖老扬声大笑。
“哈哈哈,好,年轻人意气风发,无所畏惧。中国有你们这样的新一代,何愁不兴。
从始至终,都是李子成在跟几位大佬沟通交流,苏耘、庞学琴、李庚、贝聿成是一句话也没有插上。
他们早就紧张坏了,浑然没想到拍了一部电影,怎么就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呢?
廖老临走的时候,还在给李子成打气。
“这次的事情,你放心大胆去做。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大家都等著你的好消息。”
至於这个“大家”是谁,他也不需要明说。
懂的都懂。
廖老是拍板的人,至於电影怎么製作,他老人家是不懂的。
等他走后,由黄震、贺静之、陈波三人牵头,眾人转移到会议室,开了一个事前的通气会。
不过看著除了李子成之外,长影厂眾人的神色,黄震好笑不已。
“各位,不要垂头丧气嘛。这也是国家的看重,只要做好了,是能够名垂青史的。”
“那要是做不好呢?”
没有了廖老,苏耘在面对这些领导时气场就回来了。
他的职级,甚至比陈波还要高呢,只不过权限仅在长影厂罢了。
反问过后,还恼火地瞪了李子成一眼。要不是有外人在场,这老头估摸著都要动手了。
李子成依旧笑呵呵的,完全不见烦恼。
见他如此乐观,贺静之便找上了他,
“臭小子,好好说说吧,你有什么思路?你再藏著掖著,你们厂长、你爸你妈都要撑不住了。”
他看出来的,李子成自然早就看出来了。
知道得拿出新东西来才行,这样才能安抚眾人的心情。
“其实拍摄这样的电影,说难也难,毕竟涉及到许多专业的东西。但说容易也容易,
只需要做好规划,保证项目推进的效率,是可以做到预期完成的。”
眾人都知道这些话是铺垫,因此没有打扰,反而迅速进入了状態,支起耳朵聆听。
李子成一旦进入工作状態,气势就完全不一样了。仿佛在场的眾人里,他才是最大的那一个。
“首先,必不可免的,就是需要人,大量的人手,还得是专业的人手。”
见苏耘似乎要说什么,他抢在了前面。
“光靠长影厂不够。长影虽然职工眾多,但没有那么多拍摄战爭片的专业人才,这需要八一厂的协助。”
黄震三人齐齐点头。
“这件事我们会安排,你们需要什么人,到时候给名单就行。”
这话就非常提气。
不是协调,不是討论,而是安排。
要知道那可是八一厂。
虽然是拍电影的,但隶属的部门可不一样,部里和电影局对人家的影响没那么大。
但黄震三人既然敢这么说,显然是有足够底气的。
应该是国家给了充分放权。
李子成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愈发放得开了。
“除此之外,电影的內容是反应南疆战事的,长影太远,不適宜作为拍摄基地。最好是在京城建立总部,然后还要在南疆那边部署拍摄场地。这需要北影厂、广西厂的协助,
另外南疆的驻军也得出动部队协助拍摄。”
黄震依旧淡定。
“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你们有什么想到的,过后都可以补充过来。”
苏耘几人齐齐侧目,终於意识到了这一次是要玩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