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32章 超豪华阵容
  第132章 超豪华阵容
  来参加会议之前,汪洋和张景樺绝对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局面。
  电影厂之间联合拍电影——
  从来没搞过啊,都不专业呀。
  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倒是经常跨厂,拍摄其他厂的电影。
  可电影厂和电影厂合作,到底该怎么算?
  “这次合作以谁为主导?”
  汪洋资格老,即使面对这么多高层也不忧,问出了核心问题。
  反正他是想好了,如果让北影厂给长影厂、八一厂做小,他是寧死不从的。
  哪怕这个厂长不干了,他都不会答应,
  这要是答应了,回到厂里还能拾得起头来?
  至於广西厂.
  让广西厂当老大,他们敢当吗?
  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问,黄震严肃地道:“藉助今天的会议,將组建电影筹备委员会,我、司徒同志、贺静之同志、韦主任以及你们四个电影厂的厂长,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我负责。”
  此言一出,哪怕是长影厂的眾人都为之一震。
  部级领导亲自掛帅,显然事情的重要性已经拔到了最高。
  汪洋和张景樺对视一眼,全都息了其他的念头。
  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该爭的时候是要爭。但眼见著局面搞这么大,他们要是还敢乱来,那就不是爭先恐后了,而是在爭著送死。
  黄震继续道:“至於汪洋同志问的,谁来主导电影拍摄的问题,今天也可以明確下来。在电影筹备委员会下面,还会组建电影专项委员会,由李子成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
  苏耘同志、汪洋同志、张景樺同志以及没有到场的韦必达同志担任委员,全权负责电影的拍摄工作。我强调一点,一切以李子成同志的意见为主。”
  李子成登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毕竟相比起其他的老革命,这小子才十九岁,却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他能行吗?
  不过之前的內容,让眾人都意识到了不简单,因此並未发出任何质疑。
  见场面可控,黄震十分满意,转向李子成。
  “李子成同志,千斤重担都在你的身上了,你有没有信心啊?”
  事到临头,李子成完全没有年轻人的胆怯和惶恐。那镇定的模样,仿佛千军万马若等閒。
  “多谢各位领导的信任,予以我重任,唯有完成任务回报。”
  想起上面来的一份评价,黄震再看李子成,目光里也是满是激赏。
  “那你说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將会如何展开?”
  苏耘、汪洋等人迅速认真起来。
  之前说的东西,都是大而化之的。虽然涉及到了权力的划分,但这几位其实並不在意。
  明显是国家主导的项目,他们只是负责执行的。
  筹备委员会也好,专项委员会也好,都是临时机构。电影拍完之日,这些机构也就解散了。
  但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可就涉及到各个厂子的利益了。
  李子成翻开自己面前的本子。
  这段时日他也没有閒著,思路什么的也准备了一些。
  “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要拍前所未有的战爭电影,並且通过这部电影展现更多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全新的运作模式,这样才能如臂使指,效率通畅。我准备亲自担任电影的总製片人,请苏厂长、汪厂长、张厂长以及韦厂长担任副总製片人,全权主抓所有环节。”
  这个说法,让许多人为之一愣。
  贺静之忍不住问道:“李子成同志,不是该你来担任导演吗?”
  《伐木人》的情况,他们已经很了解了。
  虽然导演掛的是李庚、贝聿成的名,但严格算起来,李子成在其中的作用更大。
  李子成摇摇头,很肯定地道:“一部电影的好坏,相比起导演来,製片人更加重要。
  这是整部电影的大脑,要负责连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只有製片工作做好了,其他的才能保证推行下去。”
  既然有机会,李子成便决定推行一下製片人制度。
  不管怎么说,製片人中心制对於电影行业来说,远远要比导演中心制更科学合理。
  因为製片人更理性,可以让项目变得可控。
  与之相比,导演因为身上背负的艺术因素,往往在拍摄的过程中更加散漫一些,经常製造不可控的变故出来。
  老谋子、大诗人、墨镜王、姜闻等人,莫不是如此。
  即便是在好莱坞,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克里斯多福·诺兰、麦可·贝等导演也都是不靠谱的主。
  当然了,製片人制度也不是没有缺点。
  那就是能保证下限,却无法提升上限。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好莱坞漫改电影大行其道,具有艺术含量的电影几乎销声匿跡的原因所在。
  漫改电影稳妥,只要拍了就稳赚不赔,作为製片人当然喜欢。
  但是这种电影却没有什么创造性,久而久之就会令电影人的创造力泯灭,最终出品的都是干篇一律的爆米电影。
  观眾们看腻了,也就不买帐了。
  不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以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反而需要大力推广的,就是製片人制度。
  毕竟电影厂模式下,又没有市场压力,肯定会製造一大批放飞自我的导演出来。
  他们拍电影,不需要考虑票房,不需要考虑口碑,不需要考虑受眾,只需要肆意表达自己的理念就行。
  他们是痛快了。
  但却让整个电影行业失去了正规化的先机。
  等到外来电影不停衝击的时候,中国电影的落后尽显无疑。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下场几乎不可想像。
  虽然李子成这一次搞製片人制度,也不会持续下去,但好列在行业內部埋下了一颗种子。
  最起码让中国的电影人了解到,在导演中心制之外,拍摄电影还有別的模式。
  当原有的途径走不通的时候,撞的头破血流的电影人起码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去改变。
  总比前世盲目地学习外国、追隨外国、追捧外国要好的多。
  在座的眾人也不大懂什么是製片人中心制,但还是能听明白的。
  李子成虽然不亲自做导演,但整个项目还是他说了算。
  只是一想到要在一个小年轻底下听命,汪洋和张景樺心里就很腻歪。
  郭保昌倒是很平静,反正届时到任的是韦厂长,又不是他。
  “李子成小同志,这次的任务调动了如此多的电影厂合作,规模可想而知。组织上把重担交给你了,究竟该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张景樺这人坏的很,说话阴阳怪气的。还特意在小同志的“小”字上加了重音,轻蔑之意尽显。
  李子成笑呵呵的,仿佛没听出来。
  “哎呀,张厂长这话让我更加惶恐了。其实都是领导们的厚爱,我一个小年轻,哪有什么头绪啊?咱们这个专项委员会,还要靠各位前辈撑起来。什么正的副的,遇到事了,
  咱们商量著来唄。”
  听他这么说,汪洋和张景樺的脸色总算是好点了。
  唯独长影厂的人各个脸色古怪。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啊!
  他们已经能够想像到,李子成炸毛的场面了。
  安抚了汪洋和张景樺的情绪,李子成迅速进入状態。
  “要想完成这次的任务,拍好电影,一个强大的、专业的团队,才是根本和保证。所以我这里需要合適的人手,还请各家通力配合。”
  有黄震等人撑腰,李子成也不客气,直接开始点將。
  “苏厂长,立刻给厂里去电话,把尹黎铭、雷献和、明裴、钟泉、邢国昌、杨鹏辉、
  施殿宝、王英、孙民、杨国民等同志调过来。”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李子成始终谨记这一点。
  毕竟都知道他是长影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表现的和长影过於亲密,会让汪洋和张景樺心生嫌隙。
  苏耘倒是不在乎这么多,听了李子成指定的名单,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这些人,都参与了《伐木人》製作的啊。
  他也明白了李子成的意图,用熟不用生嘛。
  “我来安排。”
  李子成又找上了张景樺。
  “张厂长,剧组这边需要侯风景同志的技术,也请他儘快前来报导。”
  和侯风景合作了一次,对这位老前辈的爆破技术,李子成是万分佩服的。
  最重要的是,合作了一次之后,侯风景能理解他的意图,由其来担任特效主要负责人,李子成才能安心。
  听到李子成管长影要了一大堆的人,到了八一厂这边就只要了一个侯风景,张景樺很不高兴。
  “我们八一厂优秀的人才很多,尤其是拍摄战爭电影,我们八一厂才是最专业的,人手方面你是不是多考虑一下?”
  李子成想了一下,道:“那就从导演里面选择几个吧。丑话我说在前面,到了这里之后,必须要服从安排,听从命令,不要指手画脚的,免得麻烦。”
  张景樺这才满意了。
  拍战爭片,缺了八一厂能行吗?
  爭取到了好处,他挑地看向汪洋。
  看来这次合作啊,北影要沦为老三了。
  汪洋当然很恼火,也找上了李子成。
  “李—李子成同志,我们北影的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