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闯关东》出版
“看来各位意见很大啊!”
李子成背著手,跟老干部似的。
明明他年龄最小,但是跟气势汹汹的陈凯戈等人一比,反而显得老成持重。
“我们当然有意见。”
就连张一谋等忍不住开口。
要知道他平时话並不多,就跟兵马俑似的呆板。但这一次的安排让他难以接受,所以也愤愤质问起来。
“那好吧,反正我还有点时间,正好听取一下你们的意见,顺便解答一下你们的疑惑
李子成注意到陈怀愷等人要往这边走来,他不著痕跡地挥挥手,示意自己能搞定。
要是陈怀愷过来,陈凯戈弄不好得挨一顿揍。虽然能暂时压制他,但他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
李子成太了解这货的性格了。
那就是属驴的,得顺著毛摸,要不然就得子。
当然了,他现在心情好,事不多,所以还愿意耐心应对。
要是在片场这帮玩意儿敢跟他炸毛,他下手比陈怀愷还要狠。
见他態度和蔼,一副虚怀若谷的样子,陈凯戈等人的怒气多少消散了一些,
既然陈凯戈是领头的,他也第一个开口。
“小师弟——不是,李主任啊,不是我自夸。在我们班,要说编剧的才能,我也算得上名列前茅。更且我对这次的电影,也有许多新颖的观点。可你怎么能—怎么能让我去管理部门呢?那工作都是底下都没有发挥余地啊。”
好傢伙,这骨子里居然有阶级思想啊。
李子成並不会把心里的恼火表现出来,而是笑呵呵的,仿佛真的在聆听他的想法。
当陈凯戈等候回復的时候,他也早就想好了说辞。
“陈师兄啊,你这么想就不对了。”
“我想的不对?哪里不对?”
陈凯戈有点懵,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李子成瞎话张嘴就来,仿佛在妙瓦底进修过。
“你也说了,你的编剧水平在同学们当中都属於比较厉害的。既然如此,还让你来做编剧,那对你有什么提高吗?並没有啊。相反,安排你去管理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剧组的运作,帮助你完善短板,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全面的导演啊!”
“是——是这样吗?”
明显看到,陈凯戈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咧开,显然是舒服了。
原来不是我的编剧水平不行,而是太行了,不需要再到剧组里磨练。
已经可以去学习其他方面了。
小师弟这不是乱命啊!
他这是用心良苦啊!
“小师弟,对不住,是我-是我误会你了。你放心,管理部门有我在,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陈凯戈把胸脯拍的眶眶响,信誓旦旦的样子,儼然已是李门走狗。
田状状在一旁看的清清楚楚,突然心生惶恐。
这个小师弟,望之不似人状啊!
“那我去技术部门,也是这个原因吗?”
“田师兄,你家学渊源,其实导演方面的知识,你在考上北电之前都已经会了,对吧?其实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导演了,唯独欠缺的,就是实际操作的机会。课堂上终究和片场是不一样的,我是希望你能够通过实践,把学到的知识都激发出来。这样將来我们中国电影界,就有了一个现成的参考经验。”
你就別去琢磨你当年那点破事了,別总是跟特殊时期过不去了。
老老实实去玩炸药。
如果炸不死,应该能进化吧?
对于田状状,其实李子成是颇为腹誹的。
可以说,后来中国导演的一些坏毛病,都是他开的坏头。
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艺术表达,完全不顾观眾的感受,飘在上面不接地气,將电影当成了圈地自萌的阳春白雪。
正因为如此,李子成才要改掉他的毛病。
你不是飘著嘛,那好,我让你去玩炸药。
让你整天和接地气的工作打交道,不信磨不平你的稜角。
田状状之后是张一谋。
面对这货,李子成就更加隨便拿捏了。
“老谋子啊—”
“我不老!”
“我知道了,老谋子。”
张一谋心累,但也选择了接受。
刚才听了李子成对陈凯戈、田状状的安排,他甚至有点期待。
难道这位年轻的小师弟,也对自己煞费苦心?
“老谋子,你难道就打算做一辈子的摄影师吗?难道你就不想做导演吗?”
轻轻的一句话,就好像百万伏电流贯穿全身,立时让张一谋汗毛乍竖,面前的世界都变得清晰起来。
“我—我”
他很想说:我的想法,你怎么知道?
但是想到身边还有一大堆人,终究不好意思。生怕说出来后,会被人嘲笑。
“不想当导演的摄影,不是好摄影。”
李子成挪用了拿破崙的名言,一下子就让张一谋红了眼眶。
他来自贫穷的黄土高坡,但也有著老秦人的坚韧和顽强。古拙的表面下,是一个旺盛的进取之心。
整个摄影系里,他是唯一一个勤快往导演系课堂跑的人。
有的时候,他的行为甚至不被人理解,经常能听到嘲讽之声。
面对这种情况,张一谋没有用语言反驳。
他也不是一个语言上的强者。
他只会闷头去做,或许只有出了成绩的那一天,才是他扬眉吐气之时。
可不管怎么说,人最难得是知己。
听了李子成的话,张一谋千万言语都涌到了喉头。想要一吐为快,偏偏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子成不用他开口。
“要想成为一个好导演,讲故事的能力是首要条件。跟著有经验的前辈好好学习,期待你能讲出自己故事的那一天。”
趁著这些第五代导演还没有入行,先行给他们灌输理念,这將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陈凯戈等人怒气冲冲而来,欢欢喜喜而去。再说起李子成时,每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至於多少年后能反应过来?
那已经不重要了。
李子成回到招待所,结果被管理拦住,告诉他巴老打来电话,让他马上去一趟国谊宾馆。
巴老亲自相招,肯定是大事。李子成不敢怠慢,回屋放下东西后就奔了过去。
到了巴老这边,居然还有別人在,但也是熟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严文景。
“其实是我找你。”
严文景说出了目的。
看来巴老就是搭桥的,但严文景找自己不等李子成猜测,严文景已经直奔主题。
“你也知道,我们是出版社嘛,做的就是图书出版的工作。你的《闯关东》如今已经在收穫发表完毕了,外界反响很高,读者们都在呼吁,希望能够看到实体图书。所以我这一次过来找你,就是希望你能將《闯关东》的实体书出版,交给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
果然是这么回事。
在《闯关东》发表於收穫的时候,李子成就预感到,距离实体书出版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要知道《闯关东》可是帮收穫的销量突破了百万份大关。而且还有上面的特意推动,
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
就这么说吧。
如果李子成不是拍电影,而且还领了国家任务,光是关於《闯关东》的报告会、研討会就能让他不用干別的了。
现在《闯关东》的连载完毕了,出版实体书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
而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水楼台先得月,趁著他就在京城的时间,第一个上门了。
李子成没有著急开口,而是先隱嗨地看向巴老。
得到了巴老的点头后,他才有了定计。
虽然刊物发表和图书出版是两回事,收穫也不做图书出版,但巴老这根大腿,李子成是要牢牢抱住的。
他也怕关於图书出版巴老另有想法,所以才徵询老人家的意见。
既然老人家点头了,李子成也就没有了顾虑。
“人民文学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领头羊,《闯关东》能由人民文学出版,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作品的荣幸。”
李子成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有拉拉扯扯,也没有討价还价。
这年头也没啥好討价还价的,图书出版的规定简单透明,换成是谁都一样条款,换成哪家出版社也都是一样执行。
既然如此,卖严文景一个好,何乐而不为?
见他痛快答应了,严文景著实高兴坏了。
“哎呀,我原本还准备了很多说辞,结果全都没用上。”
他现在越看李子成,是越喜欢。
之前在研討会上见过,但廖寥数语,並没有多聊。
只是觉得李子成过份年轻了一些,就怕写出了《闯关东》后难以为继,变成了伤仲永。
更怕李子成早早的年少成名,万一滋生出傲气来,恐怕难以打交道。
没想到居然视钱財如粪土,都不问稿酬的,让人民文学出版社可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不过他是厚道人。
李子成越是如此,他越是不好意思占便宜。
“你可能还不知道,明年出版行业的规定要改了,国家准备执行印数稿酬制度。你看这样如何?咱们现在敲定了协议,我们出版社那边排版、矫正也需要时间,真正能够刊印发行,怎么地也得明年了。我这里做主,给你按印数稿酬结算,如何?”
他满以为这么说了之后,李子成肯定惊喜莫名。
谁知这个小年轻还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成,听您的就是。”
他又哪里知道,只要不换成版税,李子成压根就看不上这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