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58章 亿点点建议
  第158章 亿点点建议
  “我们长影有保卫科,里面有不少都是退伍老兵,我小时候经常在那儿玩。射击、格斗什么的,都是在那儿学的。”
  战斗还未结束的时候,李子成就已经想好了说辞。
  毕竟他的表现许多人都看在眼里,感觉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要知道使用武器这件事,门槛还是很高的。
  给普通人一把枪,基本上都不太可能会用,甚至连握姿都不標准。
  可李子成不但会用枪,枪法还非常厉害,明显不是新手。
  而他给出的说辞,是经受得住调查的。
  李子成的小时候,恰好是特殊时期,大环境乱糟糟的,根本没有什么规矩可言。
  像他们这样的跑到保卫科去玩枪,一点都不奇怪。
  梁副师长也只是好奇了一下,倒是没有深究。
  中华地大物博,能人异士多一些不是应该的嘛。
  “不管怎么说,在你的指挥下,成功解救了总政歌舞团的同志们,这件事部队会给你请功的。”
  李子成不见任何喜色。
  “首长,这个功劳·能不能给李金钟同志?”
  梁副师长明白他的心思。
  “部队里赏罚分明,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不过你放心,李金钟那边的抚恤,部队会做好的。”
  “真的能做好吗?”
  李子成却紧紧咬住。
  “我听说,许多指战员们牺牲后的抚恤金,都不够偿还他们的欠帐。”
  这段时间剧组四处搜集素材,得知了许多令人无奈的故事。
  梁副师长脸色黯然,但是没有迴避。
  “这样的情况確实有,还不少。不过我们已经匯报上去了,放心吧,国家会妥善解决的。”
  李子成当然知道这件事会解决,也知道未来的指战员们的日子有多好。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当下,不想让李金钟成为留下遗憾的那一个。
  梁副师长知道他们为何而来,乾脆也不拐弯抹角。
  “你亲自参加过战斗,不知对部队有什么看法?没关係,畅所欲言,什么都可以说。
  儘量说问题,这样我们也能作为参考。”
  李子成心头一动,隱隱有些明悟。
  看来在战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估摸著现在全军上下已经在总结了剧组作为外来户,本来和这种事无关。
  但他亲自参与了战斗,表现的还非常不错,梁副师长估摸著是想让他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一说。
  毕竟兼听则明嘛。
  要说吗?
  废话。
  能有机会让国家的军事建设少走一些弯路,改正现有的问题,这种事必须当仁不让啊至於说的多了,会不会惹来麻烦?
  李子成並不在乎这个。
  “那我就说些自己的看法,也许不对,您多包涵。”
  梁副师长还怕他不敢说呢,见他这么痛快,眼神里闪过欣赏。
  “大胆地说,咱们的军队最提倡的就是群策群力。”
  其实他误会了。
  李子成不是不敢说,而是在思考要说什么。
  要说这个时期军队的问题,他能说上三天三夜。毕竟前世看过许多资料,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
  但他才到南疆不久,根本就没有深入部队,甚至连一线都没有去过。
  真实的战场什么样的,他也没有见到。
  总不能说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吧?
  那就不是勇於担当了。
  那是要被切片的。
  只能从自己经歷的、看到的方面下手。
  “我先说一说武器方面吧。”
  李子成很快找到了入手点。
  “首先,56半的火力严重不足,已经跟不上战爭的进程了。之前我们战斗时,手持56
  半的战士们被敌人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也是从这场战爭开始,我军淘汰了半自动步枪。
  梁副师长点点头。
  “你说的这个问题,下面的指战员们也都在反应。看来武器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了啊。”
  意见相合,李子成更进一步。
  “即便是56冲,其实也不大行。这种枪火力上虽然足够,但问题也很多。”
  他此时化身军迷,將ak系列步枪的缺点一一列举了出来。
  什么子弹口径太大,导致携弹量不足、精准度不高啊的问题;
  枪械射击过於简单,无法增加配套功能等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梁副师长还未如何,跟在旁边的记录员钢笔却快要冒烟了。
  “你说子弹口径太大不好?”
  梁副师长问了一个迷惑的问题。
  关於步枪子弹口径的变革,李子成还是能说上来一些的。
  “不知您有没有观察过,我们的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在战场上其实存在威力过剩的问题。也就是说,有效杀伤敌人,其实不需要这么大口径的子弹。”
  梁副师长陷入沉思。
  “你说的思路,是不是美军和北约的小口径计划?”
  国內大多数人是无法得知国外军事变革的,但像梁副师长这种中高级將领,必然是有途径可以获悉情报的。
  “是的。我感觉子弹口径即使小一些,应该也足够用了。”
  李子成没有罗列具体的数据,他的身份也不该知道这些。只从自身的感受来说,但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
  “子弹口径减小,携弹量就会提升,土兵的体能不会消耗过大。同时子弹口径减小,
  会减少枪械震动和枪口跳动幅度,增加射击精度。嗯,小同志,你的建议果然很好。”
  得到了梁副师长的夸讚,李子成看实高兴。
  虽然按照时间推算,81槓的面世应该无法改变,但能为未来我军的轻武器变革更早地提出思路,他也不柱穿越了一回,
  “对了,你说的枪械配套功能,是怎么回事?”
  梁副师长说起军事问题,那叫一个兴致勃勃,颇有刨根问底的架势。
  这也是李子成故意引导的部分。
  “56冲之类的步枪,前手掌握持的部分很难用上力,也是导致枪口跳动幅度过大的原因之一。我就在想,如果能够在枪管下方的护木上,增加个结构,必要的时候安装个握把,那射击起来是不是更平稳?”
  李子成说的东西,就是皮卡汀尼导轨。
  但这玩意儿还没有普及,国內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他说的模糊其辞,更像是他的奇思妙想。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配装瞄准镜以及可伸缩式枪托的问题。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和实例,但也听的梁副师长神采涟涟。
  因为这些建议,確確实实能解决许多指战员们在战斗中遇到的问题。
  他却不知道,李子成在这里故意做了引导。
  如果今天的谈话真的能传上去,说不定我国的步枪研发歷史上能少走一段弯路。
  95式枪族应该是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