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257章 有「爱」的文学大佬
  第257章 有“爱”的文学大佬
  “这李存保真不是个东西!”
  “回头我就给他写信,非得好好骂他一顿不可。”
  “我不写信,我直接去找他。他要是不把靳开来的结局改了,看我抽不抽他。”
  四周食客骂骂咧咧,找到了出气的对象,倒也散了。
  王硕、陈健功、冯龚等人目瞪口呆地看著李子成,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个人。
  当然了。
  最主要的是,李子成光辉伟岸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破灭了。
  这傢伙在做人方面,是真不当人啊!
  他们都开始为李存保可怜起来。
  李子成可没有任何心虚的模样。
  做过政客的人,脸皮厚是基本素质,甩锅是拿手好戏。
  他只注意到,那位最开始找上来的老先生还站在一旁,甚至还微微弯著腰,观察著端上来的醋溜肉片木须。
  那抽动鼻子的架势,仿佛下一秒就要动嘴品尝了。
  看著挺可爱的,李子成便发出了邀请。
  “老先生,相逢就是有缘,不如咱们以食会友,如何?”
  新奇的说法让老先生眉眼抖了抖。
  “小友也懂得吃?”
  李子成顺手为他拉开椅子。
  “人生第一事,吃饱万事足。只要懂了吃,人生起码能少去一半烦恼。”
  这话一出来,老先生登时鼓掌连连,
  “说的好!说的好!难得遇到同道中人,实在是畅快。”
  见他如此洒脱,显然不是凡人。
  “未曾请教老先生名讳,是我们做晚辈的不是。”
  在礼节上老先生倒是隨意的很,摆了摆手,淡淡地道:“我叫汪曾琪,閒云野鹤一枚,今日叻扰几位小友一顿美食。”
  他说的轻鬆,李子成、陈健功、梁佐三人呼啦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神色之中满是郑重,
  “哎哟,原来是汪先生当面。”
  王硕、叶晶、叶大英、冯龚就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找上李子成的老者,正是以好吃而闻名的作家汪曾琪老先生。
  他今天在家里刚刚看完了《高山下的环》,对书中靳开来的遭遇气的火冒三丈。实在无处发泄,便决定出来寻找美食慰藉。
  烤肉宛是他经常光临的地方,对这里的烤肉和荒爆散丹情有独钟。
  没曾想,刚刚走进来,还在寻找位子呢,就听到《高山下的环》作者李子成也在这里。
  那还了得?
  登时就上前来一顿火力输出。
  老先生写了一辈子的文章,大多平和温暖,趣味幽默,不大喜欢在文字中表述苦难。
  结果见著靳开来这种苦中之王的,所以才那么破防。
  等听了李子成的解释,也知道自己的做法过於唐突,老先生的气也就消的差不多了。
  待李子成邀请他共享美食,他是很心动的。
  他虽然常来烤肉宛,但也有好几样美食没有吃过。
  就比如这道醋溜肉片木须。
  老先生在特殊时期遭遇了困难,回来后经济方面颇为拮据,还要接济孩子,因此在吃的上面就只能苦中作乐。
  不过他到底是洒脱之人,没有因为陌生人的邀请就不好意思。
  施施然坐下来,也坦然了自己的名號。
  今日他人以善待我,日后我必报之桃李。
  反正知道了李子成的名號,不怕没机会回报。
  结果没想到几个小年轻反应这么大。
  汪曾祺虽然淡泊名利,但被如此尊重,心里还是高兴的。
  “今儿个咱们大傢伙都是吃客,美食麵前无大小,千万別拘谨。”
  李子成三人这才满怀激动地坐下来。
  王硕耐不住好奇,捅了捅李子成,小声问道:“这位—谁呀?”
  李子成对他的不学无术非常鄙视。
  “《沙家浜》没看过?《红岩》没看过?”
  “呀!”
  这一下不得了,几个不明就里的筒子终於知道碰到真神了。
  但凡是中国人,谁能听过《沙家浜》啊?
  甚至里面的每一句词都能倒背如流。
  “你那《伐木人》写的多好,读之令人心气昂扬。《高山下的环》好是好,就是太屈了。
  要是你亲自来写,该多好啊。”
  吃著美食,汪曾琪还在对小说的事耿耿於怀。
  可不能给老先生气出好列来,李子成赶紧找补。
  “您不知道,我最近一直忙著把这本小说拍成电影,实在是分身乏术。”
  听到《高山下的环》拍成电影了,汪曾琪登时关心起来。
  “拍的如何?不会也像小说这么气人吧?”
  “那哪儿能啊!”
  李子成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电影才不像小说那么悲痛,因为更悲痛。
  不过李子成说错了吗?
  没说错呀。
  更气人和气人,到底是两回事。
  即將出国,成为了李子成最大的底气。
  就算到时候老先生气爆了,总不能追到美国去削他吧?
  “汪老,您是烤肉宛的常客和餐餮,这里的美食有何说道,您给讲讲?”
  要说中国文坛谁的文章写的最好?
  这恐怕难以评断。
  但要说哪个文人最会吃?
  那非汪曾琪莫属。
  美食就美谈,能吃出不一样的境界来。
  不过汪曾琪却心境大变,摇头苦笑。
  “你们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更该奋勇搏浪之时,吃喝玩乐的事切莫贪恋。饮食不过小道,就算是再精通也无大益。”
  他这一生始终积极乐观,哪怕身陷困境也能苦中作乐。
  他出生於国家衰落之际,成长於风起云涌的时代,但一生所系却只在自得其乐。
  每每反思,也不禁殊为遗憾。
  更加不想年轻人学习自己,错过了这好不容易到来的新时代。
  老先生自我否定,李子成却不认同。
  “饮食可不是小道,更是关係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吃什么、怎么吃、吃的好不好,更是关係到国家富强的头等大事。更不要说煎炒烹炸之间,更融合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单单箇中滋味,儘是人生的酸甜苦辣。”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
  在座诸人尽皆停箸,为这句话所感,內心惊艷。
  汪曾琪更是翻江倒海,数十年的人生快速在记忆里流转。
  他赫然发觉,李子成仅仅只用了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一生的文思。
  这个年纪轻轻的小朋友,果然有些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