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拥军热潮
“东西三个院子拆除剩下的砖石,足够完成院墙的加固、加高了。”
绕著整个可园走了一圈,王世镶等人心中有了定计。
李子成最关心的院墙安全问题,他们也认为可以解决。
“到时先將院墙上面的部分拆除,將院墙垒高之后,再重新做回去。这件事,得找专业的文物工作者才能做。”
可园的围墙顶端,砖瓦雕饰的非常精美,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
这个是必须保存的。
“那这件事就拜託您几位了。”
怎么做传统建筑的修和保存,李子成完全不懂。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有钱,而且知人善任。
眼前这几位是当下中国最顶尖的古建筑专家,把宅子交到他们手里,绝对没错。
他的完全信任,让王世镶等人十分高兴。
“咱们提前说好,这么大的宅弄起来费用可不低,你要有心理准备。”
陈丛周是厚道人,给李子成打了预防针。
一听说又要大笔钱,李庚不免有些心疼。嘴唇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反正宅子是李子成买的,给他们俩养老的地儿。
这份孝心已经让他俩知足了。
至於说要多少钱两口子也知道李子成赚钱的速度,想过之后就不再担心了。
“钱的问题您几位不用担心,相应的劳务费我这里也不会差了。”
请动几位顶级古建筑专家,也不能让人家白干活。虽然王世镶等人没有开口,但李子成做人精明,把事情都说在了前头。
他痛快,几位专家也就放心了。
最终经过商量,可园的改造確定了初步的方案。
整个一圈的围墙全部加高,然后东面两个院子里的建筑全部推平。隔绝的院墙也拆除,两个院子合成一个宽散的大院,
至於后续怎么建设,就是李子成自己的事了。
西面的13號院拆除废旧建筑,保留具有歷史和文化建筑的房子。
考虑到將来李庚和贝聿成年纪大了之后的行动问题,李子成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给他们两口子盖的房子,最好和保留的建筑形成风格统一,而且以平房为主,这样进出方便、
不费腿脚。
11號院整体不动,改造的地方主要为將来铺设各种管线考虑。
另外几间臥室旁边的耳房改造成独立卫生间,到时候引进各种现代化卫浴设备,居住起来就会舒適很多。
两边议定,王世镶等人便回去进行筹划,大约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开始动工。
这个时间,更方便了李子成。
到时候他的口袋肯定十分宽裕,可以让几位古建筑专家放手施为。
“您二老没啥事,咱们一起吃个饭唄。”
面对李子成的邀请,汪曾琪和黄永鈺根本不给好脸色,
“算了吧,看著你气都气饱了。”
黄永鈺更是叨不休。
“你小子以后能不能拍点阳光灿烂的作品?我们年纪大,看不得这种太过於残酷的电影。”
不用挨收拾,李子成放下心来,胸脯拍的眶眶作响。
“您二位放心,下次一定。”
不过既然遇见,李子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如今电影上映,各方面都很关注。您二位是文化界的大佬,还请劳烦,写写评论文章,以壮声势。”
“这电影如今的光景,还需要我们两个老头子凑热闹?”
汪曾琪却看得明白。
《高山下的环》声势已成,恐怕要成为前所未有的杰作,最不缺的就是唱讚歌的人。
说是这么说,既然李子成提出了请求,两个老人家还是答应了下来。
因为前期的宣传做得非常好,又有文学作品前面开路,所以《高山下的环》一上映就成为了翻江倒海的巨龙,彻底引爆了所有的舆论场。
第二天一早,《人民日报》就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平凡英雄的荆棘冠冕,人民军队的生命礼讚》
【动乱时期已经过去,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坚定不移,也正在为之奋斗。但是请不要忘记,就在我们享受的安寧背后,还有无数的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为我们撑起了安全的屏障。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歷史也不会忘记他们—
《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不要让我们的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
文章中重点评论了电影中几个主要人物遭遇的困难和不公,面对一些负面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当然了,在文章的最后,还是以称讚为主。
【我们不怕出现问题,怕的是无视问题。通过《高山下的环》我们看到了揭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我们相信,我们的英雄一定可以消除后顾之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官方报纸都对电影进行了连篇累瀆的报导。
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评论员文章,將电影推到了夸张的高度。
相比於官方媒体的严肃,文学刊物则要热情洋溢的多。
恰好第二天发行的《十月》上,刊发了茅盾先生於病中口述的点评文章。
【《高山下的环》让素来高高在上的英雄重新回到了人民中间,与人民融为一体。他们的英雄事跡,他们的悲欢离合,更加让人民群眾感同身受。因为这就是发生在人民群眾当中的故事。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拍出好的电影,就不能脱离人民群眾,要从人民群眾的精神海洋中提取灵感,讲述人民群眾的心声】
文章一经发出,迅速被数不清的报刊转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而在这样的热潮当中,受益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人民军队。
长时间的沉寂之后,他们华丽的回归,向人民群眾证明了,他们依旧保存著始终不变的风采。
南疆的战事,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在短短时间全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拥军拥属的热潮。
看到这种局面,剧组上下全都宽心下来。
他们总算是完美的完成国家任务,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