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95.第95章 介公,糊涂啊!(求订阅)
  第95章 介公,糊涂啊!(求订阅)
  “介公..汤恩伯部抵达二战区至少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
  “从时间上考虑的话,可能会来不及呢,是否要求其前往晋南地区,寻找战机?”
  常凯申沉默不语。
  他侧头看向了不远处的一众幕僚们。
  仅仅是从其正在讨论的内容上面,便不难猜出。
  现如今。
  军委会及一众将官、参谋们关注的重点。
  还是淞沪一线。
  钱大均是个识趣的人,当即退到了一旁,默不作声。
  一名年轻护卫走近,小声道:“先生,陶德曼大使到了..”
  在萧瑟的秋风中。
  日军第十军的将领们以超出预想的速度攻击至苏州附近。
  尽管。
  陆军参谋本部下达了“将作战区域定为苏州-嘉兴一线以东”的指令。
  但,就如同此前拒绝执行国内命令一样。
  日本华中方面军的将领们,不仅仅要求继续进攻下去。
  还强硬的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对民国宣战。
  以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为首的老鬼子,甚至扬言要直接进攻民国的首都,金陵。
  这帮老鬼子们认为。
  从政治角度考量。
  若不立即宣战的话。
  他们这群日军在民国境内作战就没有所谓的名份。
  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笑话。
  从军事角度考量。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让对手喘息、乘胜追击乃是常识。
  更为重要的是。
  此时他们已经进逼民国首都而不去占领,日本国民会对日军的战斗力产生误解。
  之前。
  第五师团进攻山西失利、便在国内产生了轩然大波。
  随着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长筱原诚一郎少将的战死。
  这种质疑声越来越大。
  接着就是击毙筱原诚一郎的晋军名将楚云飞。
  公开声称香月清司是个能力不足劣等生。
  全世界的各大报社都刊登了这一次的采访。
  在日本军方看来。
  这不仅仅是对于日本军界的一次挑衅,更是对整个日本国民的挑衅!
  此时的日本国内。
  劣等生香月清司、无能的坂垣征四郎.已经成为了华北派遣军的代名词。
  华中派遣军的将领们自然不想深陷这样的舆论漩涡。
  这帮老鬼子们认为。
  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寺内寿一、香月清司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华北派遣军卯着一股劲。
  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忻口、娘子关。
  所求的,只是为了攻占太原、洗刷耻辱。
  关于日本国内是否扩大战争。
  日本军部和内阁之间一直都存在争论。
  如今,日军已经兵临民国首都。
  战争如何演变下去。
  成为了日本政界和军界的一大难题。
  就战争本身而言的话。
  华中方面军认为。
  一鼓作气打下去,三个月灭亡民国不是问题。
  内阁的这群老鬼子们认为。
  通过武力强行占领的地区,邮政、金融等行政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占领毫无意义。
  不宣战的情况下。
  连民国内的变节者都不敢在日本的庇护下成立傀儡政权。
  那么与民国的交战,还存在什么意义呢?
  实质上。
  这帮老鬼子们想的是不宣战。
  避免遭到国际谴责和贸易制裁。
  不承担发动战争的恶名。
  在这种的大前提之下,被占领国心甘情愿的臣服于他们的统治。
  不得不说这是会臆想的。
  当时的日本官方将其称之为:圆满解决事变。
  为此,他们开始探求实施另外一种手段。
  也就是通过第三方与常凯申代表的民国政府进行谈判。
  迫使常凯申领导的民国政府鉴于日军强大的军事实力,而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
  这个国家
  就是日本人选出来的德国国。
  日本人首先召见了德国驻日本大使迪克逊,表示愿意和民国政府谈判。
  德国、意呆利。
  这是在当时,双方仅有的-——共同友好关系国家。
  德国外交部同意了,表示愿意从中联系。
  但是又提醒驻民国大使陶德曼。
  目前我们并不想超过一个递信员的地位。
  此次,陶德曼,前来委员长官邸拜访。
  为的,就是谈判之事。
  常凯申脱下了身上的军装。
  换上了一身中山装。
  在外交部部长王亮畴,侍从室主任钱大均、翻译等人的陪同下。
  迈步走向了会客室。
  此时的会客室内,陶德曼一行人已经处在等待之中。
  “陶德曼先生”
  “敬爱的委员长先生..”
  陶德曼等人起身脱帽微微躬身,以表示尊敬。
  “请坐。”
  “请。”
  德国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与民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德国对华出售武器、派遣军事顾问协助军队建设。
  民国政府则是为其提供工业原料。
  其主要的贸易的原材料之一,便是制造穿甲弹的钨矿。
  德国十分缺乏这类的工业原材料。
  德国现在也面临着两难。
  支持民国、得罪日本,和德国国内的全球战略相违背。
  支持日本人,又会严重损害德国在华利益。
  此次的调停和会面。
  不欢而散。
  德国国希望:民国、日本参加反红反苏阵线。
  不愿意民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演变成为长期性的战争。
  日本的国策也不希望和中国进行长期战争。
  调停。
  本来是有一定的空间和机会的。
  然而。
  常凯申想的是利用这次调停,迟缓日军进攻南京的时间,利用这个机会把部队整顿补充一下。
  小日子方面。
  提出的要求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完全没有谈判的诚意。
  要求分裂一个新的华北政权、委派亲日首长。
  华北划定为非武装区。
  停止抗日政策,淞沪非武装区进一步扩大。
  nmg建立自治政府
  全部都是丧权辱国条约。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
  常凯申都不可能接受上述谈判条件。
  此时的他。
  对于即将在brussels召开的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充满期盼。
  他认为。
  此次会议上可以借助国际力量制止日本。
  此前的一切问题,便可以迎难而解。
  王亮畴在送别了陶德曼先生之后。
  再度返回会客室与常凯申密谈。
  在听闻常凯申寄托希望于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之时。
  极为惊讶。
  当即尝试说服常凯申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多时。
  王亮畴大怒,拂袖离去。
  空留下了一句-——介公,糊涂!
  很显然.失败了。
  不管是孔子渊、王亮畴。
  还是战场上的失利和困顿。
  都无法叫醒此时的常凯申。
  或许。
  什么时候被现实所化作的榔头重锤,常凯申才会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美梦,吧?
  阳泉城。
  此时已经成为了娘子关防御计划体系的一部分。
  前线的伤兵许多都堆积在了阳泉城之中。
  等待着救治和转运。
  战火临近,枪炮声不断。
  原本。
  这些还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老百姓们,
  现如今,也愿意配合起了保安团的工作。
  老弱妇孺向晋东南、晋西南、乃至陕西方向疏散。
  一些愿意留下并协助抗战的老百姓们。
  则是被辎重营营长刘树高编入了担架队、运输队之中。
  鲍府内。
  鲍永盛此时刚从太原城返回没有多久。
  作为阳泉地区的大商人,地头蛇。
  此次前往太原一趟之后,鲍永盛得到了新的消息。
  战争形势不乐观。
  并非二战区竭力宣传的大捷和胜利。
  山西地区,随时都有倾覆的风险。
  北面,小鬼子正在攻击忻口。
  东面,小鬼子已经打到了娘子关。
  距离阳泉城,已经没有多远了。
  想到这里。
  鲍永盛看向了正在府内忙前忙后的儿子。
  脸上带着欣慰。
  不得不说。
  鲍志山这个保安团团长,在此时做的还算合格,能力也算是提高了不少。
  在保安团和当地百姓的协助之下。
  阳泉地区的一些能够拆除的工业设备,已经按照原本的计划,向晋南地区的长治运输
  其麾下的保安团的士兵。
  此时也是十分配合辎重营、卫生队、担架队和野战医院。
  让他们打仗,或许他们不愿意去,但是承担一些非战斗工作,他们绝大多数还是乐意出力的。
  “父亲,您叫我?”
  鲍永盛面露微笑,点了点头:“不错。”
  鲍志山忙的满头大汗,匆忙上前:“父亲,有什么急事吗,前线又撤下来了一大批伤兵,还需要安置..”
  鲍永盛示意其稍安勿躁:“坐。”
  “嗯?”
  鲍志山有些疑惑:“您这是?”
  “我且问你,姜母一家人可曾派人送走?”
  “她们不愿意那我现在也没心里管这件事。”
  “楚长官给你安排了几件任务?”
  鲍志山此时一脸的骄傲:“交给我三件重任,我都已经完成了。”
  “疏散民众,目前老弱妇孺进山的进山,逃难的逃难。”
  “那些机械设备什么的、能运走的也都在路上。”
  “维持阳泉城中稳定..这点更不用说,有我们保安团.”
  察觉到了自己父亲那若有若无的笑容。
  鲍志山一脸严肃:“有358旅的人在,谁敢在这个时候闹事?”
  “他们的眼睛可是尖着呢。”
  “一些小鬼子想混进城里面也都被他们抓住,当场打死不说,还吊在了城墙上。”
  想起358旅战士们的手段。
  鲍志山对于城内的安全和稳定,是非常的自信。
  这些战士对于如何辨识日本人,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
  鲍永盛点了点头,接着道:“最近这两天、伤兵越来越多,前线形势不太乐观,这些当兵的,大概率是要守阳泉城的。”
  鲍志山不解,当即问道:“父亲,您这是?”
  “我这辈子,一共两儿一女,老大早夭,就你这么一个孩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没错,可伱毕竟也是我唯一的儿子。”
  “可是父亲.咱们家的基业就要在阳泉城中..”
  鲍永盛叹了口气:“基业没有了,还可以再挣,人要是没了,那就一切都没了。”
  “我听说阎长官要亲自来一趟阳泉城,日本人不可能一直占据着山西,阎长官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父亲,这也是我们鲍家的机会。”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这是军事机密..保安团里面就我一个人知道的..”
  鲍永盛愤然起身,猛的一拍桌子:“为了支持阎长官,我们捐赠出去了半数家资,他阎百川还要我们怎么样?”
  “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我战死了无所谓,他还想要让我的儿子也死在阳泉城吗,阎百川也太过分了一些!”
  鲍志山也不吭声。
  鲍永盛来回踱步,嘴中念念有词:“不行,我绝不答应,你现在就准备,今晚我就送你出城,保安团团长的位置不做也罢,换给别人当!”
  (本章完)